[清穿]从小佐领到摄政王 - 第426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进了永定门, 就是进入南城了。
    一走进南城,入目就见香火缭绕,不知道的, 还以为进入了哪家寺庙呢。
    永定门内,各种寺庙众多,最大的祭祀场所,就是天坛和先农坛, 围绕着这两大皇家祭祀场所,建了很多诸如药王庙、清化寺、娘娘庙、月老庙等,供百姓们上香祈福。
    这会子,娘娘庙和月老庙香火最盛,杨士庭吓唬王尧,道:“你可得跟紧了我,要是被哪家抢去做了上门女婿,我可没脸去救你啊。”
    王尧撇撇嘴, 道:“他们也得抓得住我才行。”
    杨士庭忍俊不禁, 笑道:“是了,你打小就跟个猴儿似的, 不管是抢东西还是跑路,都没人比得过你的。”
    王尧随口道:“还是有一个人能比的过我的。”
    杨士庭:“……你是说,赵知仪?”
    王尧随着他走,看着沿街的景致,点头,道:“她现在应该长成大姑娘了, 不知道还能不能再见了。”
    杨士庭觑他一眼, 闲谈般问道:“你很想见她吗?”
    王尧莫名其妙看他一眼, 道:“她也算是旧识, 谈不上想不想见吧。好像我想见就能见的到一般。”
    赵知仪是小福和赵香艾的女儿,两口子当年奔着德亨去了庙屯,留下长子赵知新在京给纳喇氏养。在庙屯,两人生下了次女赵知仪。
    后来德亨回京指婚、大婚,去福山时候,就将赵知新一起带走,阖家在福山团圆。
    所以,赵知仪虽生在庙屯,但她长在福山,具体来说,是长在总督府和福山学院。
    像她这样大的孩子,除了家里和学校,还能去哪里?
    所以,她与年龄大了四岁但入学晚的王尧,成了同班同学。
    王尧是黄河决堤,逃灾被人口买卖卖去福山的,他虽然年龄上大了四岁,但和赵知仪站在一起,体格子上看起来更像弟弟。
    因为王尧功课优秀,没少受赵知仪贿赂威胁,贿赂给她做作业,威胁他不要告老师,告家长。
    嗯,赵知仪赵大小姐功课不咋地,但拳头挺硬,背景更硬,除了一天比一天出色的王尧,在学校都是没人敢惹躲着走的存在。
    而王尧之所以不怕她,靠的是在灾民里拼出来的狠劲儿。王尧小时候就是个狼崽子,落到杨士庭手里磨了很多年才磨出个样子出来。
    其实跟赵知仪相处一下就会知道,这只是一个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小丫头罢了,跟她平等交往,就很好搞定。
    王尧替赵知仪做文化课,赵知仪不爱吃的零食饭食就都进了王尧的肚子,两人算是很拿的出手的革命友情了。
    然后就是德亨回京,小福和赵香艾也带着儿女随着锦绣回京,自此七年,两人就断了联系了。
    七年里,除了肚子饿的时候,王尧基本想不起来赵知仪,只是到了京城,童年玩伴的影子就突然活了过来。
    也是新奇。
    杨士庭笑道:“她如今随王妃在南海子为万国会做准备工作,你要是想见,等考完试,去南海子行宫就能见到了。”
    王尧诧异道:“我以为她成亲了?她今年都及笄了吧,怎么没被指婚吗?”
    赵知仪是旗女,以她的身份,她可以参加大选,也可以参加小选。但看在定王面子上,她不是入宫为妃,就是做哪个王爷的嫡福晋吧。
    杨士庭:……
    他还以为青梅竹马多么情深呢,看来是他想多了。
    王尧看着街上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脸上满是刘姥姥进大观园的稀奇,惊叹道:“京里人发型种类真多。”
    是很多,都是这几年、尤其是近几个月才多起来的。
    雍正朝之前,具体来说,是康熙年间万国会之前,北京城内外都是统一的金钱鼠尾头。
    万国会之后,许多南洋民人入京,他们的发型就是头发全剃,然后留一寸长的发茬,说是这种发型在海上不容易得病。
    没有头发,就不容易长寄生虫、头皮闷痘和细菌感染,留一寸长发茬,是为了防晒,保护头皮。
    然后就到了雍正朝,海运更加发达,一些沿海诸岛比如海南岛,男子就流行头顶留长度不过耳的短发,脑后留长发,编辫子。
    留这种发型的基本上都是不出海的读书人和富家翁,因为天高皇帝远,他们留了短头发,既没有违抗朝廷的剃头令,也留了头发。
    属于折中的“偷奸耍滑”。
    然后就是庙屯、西伯利亚、漠北蒙古那边来的,他们有的在头顶留发,有的在脑侧留发,有的在脑后留发,其余全部剃光,留下的头发编辫子。
    但也很有一部分人,留全发,然后在头顶扎短马尾,或者发髻。
    全发在福山很常见,甚至在东洋、南洋、马六甲等诸多岛屿都很常见,只要不去□□、越这种有监察御史的地区,只要不登岸,谁都管不着你什么发型。
    当年佟佳氏打着端惠公主的名号出海去马六甲,曾有佟佳氏提出强制剃发的建议,当夜就被人丢进了海里。
    在海上,他们有自己的王,他们的王以前留什么发型,他们就留什么发型,其他人都管不着。
    到了天盛朝,这些“海外”的民人纷纷登岸,随着外国使臣来京参加万国会。
    他们已经做好了被强制剃头的打算,但入京之后,完全没有听到要剃头的动静,他们也就这样了。
    留一个好看的发型,能掩盖面貌上的缺点,彰显五官的优点,留头发可比剃头好看多了,嘻嘻。
    果然,还是他们的王当家做主日子过的舒服。
    男子发型种类多样,女子发型和服饰那就更是百花齐放了。
    大袖旗袍,对襟褙子撒花百褶裙,金步摇,钿子头,飞天髻、灵蛇髻、元宝髻、堕马髻……只要你想的出的花样,都可以梳出来,大方的走出去。
    若是引的众女模仿追捧,还会成为五聚阁的座上宾哦,五聚阁的新头饰和新衣裳,先让你穿了出来做“模特儿”,若是卖的好,还会给分红呢。
    在近来一段时间,女子梳妆,已经不是深宅大院的太太奶奶小姐们的专属了,它走入了千家万巷,成为大姑娘小媳妇也可以效仿的美。
    杨士庭道:“这里是南城,看着花样多些,进了内城,就是以剃发居多了。”
    王尧挠了挠自己已经长出头发的青头皮,捋了下脑后留了拳头大小头发却只能辫三个骨节的小辫儿,问道:“那我这样的是不是很奇怪?”
    杨士庭忍笑道:“没,你跟定王一个发型,没人会觉着奇怪。”
    王尧松口气,又得意道:“哇,我居然跟殿下留了同一个头啊,真是缘分。”
    杨士庭拍他一记:“缘分个球球,定王是嫌丑罢了,你看着吧,那什么剃头令,早晚得废。”
    王尧为难:“那不会留长发吧?我觉着剃光头挺省事儿的。”洗脸的时候顺便呼噜一下头,多么方便啊。
    杨士庭:……
    德亨正陪弘晖在五聚阁二楼近距离看风景呢,因有监察御史上奏,说京城近来多“奇装异服”,问皇帝要不要治理一下。
    弘晖好奇,就拉着德亨出来看个究竟。
    弘晖原本想上四楼观看,但德亨认为四楼太高了,没有什么好看的,就在二楼要了一个带露台的包厢,近距离观看这南城的繁华市景。
    德亨倚靠在栏杆上,笑吟吟看着对面街上一个梳可爱元宝髻、身穿宋时形制襦裙、脚蹬两寸高跟缎带小皮鞋的小姑娘,一手掐腰一手挥舞着锦鲤戏莲花团扇,指着丫鬟展开的一副泛了黄的古画,跟衣铺掌柜理论道:
    “你就说,我穿这一身,是不是画上的衣裳吧!”
    掌柜的不敢得罪这位姑奶奶,只得不住哀求道:“您这是独一份儿的,咱们要是打板做了出来,卖不出,小老儿岂不是要亏死了?”
    小姑娘财大气粗挥一挥团扇道:“亏了算我的,赚了算你的总行了吧。”
    啊这!
    掌柜的犹豫了。
    德亨朝着小姑娘扔下一个花生米,正好砸在小姑娘鲜嫩的裙摆上。
    “谁?!谁不长眼敢调戏本姑娘!!”小姑娘顿时跟个炸了毛的猫咪一般横眉冷对开始撸袖子了。
    德亨又扔下一个花生米砸她裙摆上,小姑娘抬头眯眼,用团扇遮着日光望向对面二楼,德亨跟她挥手,放开喉咙打招呼道:“淑慧格格,又做新衣裳穿了?”
    这声音一出,顿时吸引了不知道多少人的视线。
    一旁的弘晖摇头,德亨真是爱玩儿,这打招呼的方式,跟个浪荡子一般。
    爱新觉罗淑慧,平郡王讷尔苏和福晋曹如玉的女儿,算起来辈分,要管德亨叫一声叔祖的。
    淑慧没看清楚人脸迎着日光,但她认出了声音来,顿时生气跳脚大喊道:“定王殿下,你居然调戏你孙女儿,真是太不知羞了!!”
    德亨哈哈大笑:“那你上来打我呀。”
    淑慧:“你下来!”
    德亨:“你上来。”
    “你下来!”
    “你上来。”
    嘿我这暴脾气,淑慧抬脚就朝五聚阁走,因为对着日光看久了眼前发白发花,走路没注意,撞到一个人身上。
    正在卷画的丫鬟惊呼一声:“格格。”
    淑慧被扶了一下,没有摔倒,对方道歉道:“对不住,是在下不是,挡了姑娘的道儿了。”
    丫鬟跑过来,一把将他推开…咦,没推开?
    再推一下,还是没动。
    丫鬟瞪眼,这人忙后退两步,欲再道歉,淑慧看他一眼,先是被他清朗温润的气质、再被他的年轻给吸引的多看了两眼,然后甩下两个字:“无妨”,就朝五聚阁跑去。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