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从小佐领到摄政王 - 第360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像当年弘晖亲带萨日格去钮祜禄府上拜访阿灵阿一样, 允祥亲带李卫来国公府拜访德亨。
    说明来意后,德亨顿时明白了雍正帝的心思。
    德亨哂笑,说实话, 他心里是松了一口气的。
    不得不说,雍正帝是了解德亨品性的,德亨的确不在意新盐政是不是在他手里施行。
    他只是希望新盐政顺利实施后,从南洋群岛到西伯利亚, 从虾夷岛到哈萨克,这片辽阔土地上的所有老百姓、也就是雍正帝口里的小民,能吃的起盐,能真正得到实惠。
    让芳冰带李卫去大书房见人,德亨在小花园里招待允祥。
    小花园里新移栽了几株牡丹,表面枝叶被修理的稀稀拉拉的,和泥土连接处的主干却结实有力,一看就是在蓄力生长。
    允祥笑赞道:“这几株牡丹长的好, 再过一个月就能打骨朵了。”
    德亨笑道:“这是岳兴阿送来给萨萨的, 萨萨随意让在府里找个地方栽下去,我想着这里栽几株牡丹也挺好, 就让移栽在这里了。送来的时候还是枝叶繁茂的,栽下去就给修理成这样了,我都怕是不是让我们府上花匠给侍弄死了。”
    允祥笑道:“哎,这花匠是个高手,新移栽的花木,需要将侧枝多余的枝叶都给修剪掉, 只留主干上的得用的就行了, 这样新栽下去的根系才能有多余力气扎根, 等根扎劳实了, 就能重新长出新的枝叶,这花木,才算是移栽成活了。”
    指着牡丹主干给他看:“你摸摸这主干,触感饱满结实,就是已经重新扎根了。”
    德亨摸了一下,没啥感觉,只笑道:“十三叔也懂花木,真是博学多才。”
    允祥摇手,不在意道:“你要是种上十多年的地,你也能一眼就看出来是活是死,这跟是不是博学多才没关系。”
    德亨随口问道:“皇上旧枝修剪的怎么样了?”
    允祥:……
    刚才都是无心之语,他只是纯然的说如何移栽花木,听在德亨耳中,就现学现用了。
    允祥突然有些失落,他与德亨,与以前,终究是不同了。
    允祥忽略心中不适,道:“说是除弊,哪有那么容易,慢慢来吧。”
    德亨:“嗯……皇上才登基,可以慢慢修理他们,不急。”
    允祥:“……”
    允祥找了一个轻松的话题,道:“前儿内阁收到地方上好几本‘孝义贞洁’奏章,题奏旌奖的,皇上笑言,若是让你看到了,定会嗤之以鼻。”
    德亨挑眉:“不会又是哪个女子拒奸而死的吧?”
    允祥:“……是,都是守正拒奸,被刃殒命。”
    德亨惊奇道:“都是拒奸?就没有守孝义、守大节的?女子贞洁这么好做文章的吗?”
    允祥有些磕巴,道:“……女子…是小义,世间哪来那么多的大义。”
    德亨笑道:“也是。”
    允祥故作轻松道:“旌表回文已经发出去了,想来不久街头巷里就会多几座贞节牌坊了。”
    德亨问道:“之前淮安县拒奸而死的那位小姐,案子可有眉目了?”
    允祥:“已经有了,查明的确是拒奸而死,殊为贞烈。”
    德亨:“可有过程?”
    允祥看他一眼,道:“查明,是那位书生循着小姐笑声偷入后院,欲图谋不轨,搏斗间那位小姐不敌,好在小姐丫鬟很快叫来得力奴仆,那书生虽最终未能得逞,那小姐确是夜里吊死在了闺阁房梁上。”
    德亨:“在院子里搏斗?不敌?她没跑吗?”
    允祥叹道:“……断足,如何跑的。”
    德亨:……
    德亨笑道:“看来,这世间多的是披着儒衣的豺狼,皇上应该立做典型,加以训斥才是。”
    允祥:“立做典型?”
    德亨:“是啊,趁机打压一下读书人的气焰。皇上不是说,‘致治之要首在风化’,若是天下读书人都是这等风气,要这等读书人考出来的官吏去教化百姓,那可真正是,青天白日豺狼当道。”
    允祥:……
    德亨还在道:“听说这女子祖上也是做官的,父兄亦是当地乡绅,祖父还曾是学政?呵,这样的读书之家,居然给自家女儿断足,让其有危险不得逃命,只得任由禽兽欺辱。这样的读书人家,竟是连禽兽都不如了。”
    德亨建议道:“不如您再盘查一番,看要立贞节牌坊的这几户人家,死的女子,是否是断足,然后就可以以此做文章了。”
    “呵呵,一巴掌狠狠扇在那帮子吃饱了饭就大肆妄言挑事的读书人脸上,看他们还有没有脸妄议时政。”
    允祥:……
    “十三叔,您怎么不说话,是不是渴了?是我的错,您来了这会子居然连茶都没喝上一杯。”德亨忙引着允祥去亭子喝茶。
    允祥忙道:“我不是渴了,不用费心……你说是不是奇了,昨儿内务府郎中押送送来了正月和二月两月的淮河关税银,居然比往年多了整整三倍!”
    德亨笑着接下这个新话题,道:“中间拦截的少了,收到朝廷手里的自然就多了……”
    留李卫自己在德亨府上滞留,允祥告辞离开,有些郁郁的走在大街上,轿夫抬着轿子跟在后面。
    一阵又急又快的铃声从拐角处胡同里传来,不待允祥反应,从胡同拐角处倏地冲出一辆自行车,风车电掣般朝着允祥冲过来。
    街上其他行人见到后都慌忙躲避,唯有允祥,一错脚,先避让了正面冲势,一脚抬起,就要从侧面踹向骑自行车的少年。
    躲?
    他十三爷走在大街上,从来就没有躲一说。
    在这内城,从来都是别人躲他,他何曾躲过别人?
    在战场上杀敌,在围场上打猎,敌人、猎物冲到眼前了,要躲开吗?
    他要是敢躲开,先帝的巴掌就该扇过来了!
    所以,冷静应对,反杀回去才是正确的做法。
    但允祥脚才抬高,刚开始蓄力,就被一双手猛然拉到一边,允祥被迫顺势后退了一步,让那骑自行车的少年从他身边擦过去。
    时机已逝。
    允祥冷喝道:“将那恶少年给爷拿下!”
    轿夫听令,放下轿子就去追那少年,但那少年早跑没影了。
    允祥:“去步兵衙门报案,务必要将这恶少年给爷找出来。”
    仆从应下。
    这个时候,允祥才转头,看向拉自己的人:“亮工?”
    拉允祥,阻碍了他那一脚的人正是年羹尧。
    新帝登基,为了平衡新旧势力,雍正帝特允年羹尧回京为先帝送陵,年羹尧安排好四川事务后,于几日前回到京城。
    雍正帝对年羹尧十分信任,并委以军国大事,年羹尧本人能力上也对得起这份信任,已经是养心殿常客。
    年羹尧先关心允祥:“您方才没受到冲撞吧?刚才事态紧急,臣情急出手,还望见谅。”不管是语气还是话语都十分的谦恭。
    允祥心道,你要是没拉我那一下,倒霉的绝对是那个骑车的少年,面上和煦道:“无妨,你也是好心。你怎么在这里?”
    年羹尧见允祥上下确实没磕碰道,就道:“臣府邸就在附近,趁着今日皇上没有宣召,去做些采买。”
    年羹尧因为年贵妃,也是因为他在征准噶尔时立下的功绩,被新帝赐封三等公,赏世职。如今年府已经是国公府,一应规制都要提升,他说去做采买,可不是去买菜买文房四宝这么简单。
    允祥点头,给他介绍道:“朝阳门内老君堂那边有一所很大的应制店,你可以去那里瞧瞧。”
    从“应制”这两个字上,就可以知道,这家大店,专门做府邸改制生意的,从国公府变作贝勒府,从郡王府变作贝子府,所需所求,一家店都给你包圆了。
    老君堂就在朝阳门内,紧靠朝阳门大街,所以,这里面做的更多的,是木制家具生意。
    支持定做,保证保工保料,和内务府一个工艺水平的。
    年羹尧道:“原本就是去那里看看的。”
    这家应制店,别人不知道幕后主家是谁,他是知道的。这是弘晖和德亨两个合力开的店。
    听说,他的外甥,八阿哥弘晟出生后,为表庆贺,弘晖阿哥还特地送了这家店的半成股份做贺礼,说是哥哥送给弟弟的“奶粉钱”。
    合着早夭七阿哥那一份,已经三岁的八阿哥手上,有这家店一成的股份。
    一成股份的“奶粉钱”啊,弘晖阿哥做事真有意思。
    听说这家店生意很好,银子赚的哗哗的,想着肥水不流外人田,他这个做舅舅的,也来添一份。
    毕竟,从谁手里采买不是买呢?
    也是亲眼看看如今这京城的变化,今日兴致高,他就自己带着家仆出门了。
    不得不说,这个时候的年羹尧还是小心谨慎的,给自家府邸改头换面是老老实实出银子买的,而不是自恃功高后,骄横跋扈等着人往府上送。
    原本以为允祥会对那个不知道是谁家的少年大发雷霆,并发一堆牢骚的,但允祥似乎有心事,只是让人去步兵衙门报案了事。
    陪着兴致不高的允祥走了一截路,在大路口,允祥向西,年羹尧继续向南,两人分开。
    目送允祥的背影离开,想着遇见允祥的地方,年羹尧猜测,这位一飞冲天的十三王,应是从定王府邸出来的。
    镶黄旗这一片,能让十三王亲自去拜访的,一个是潜邸雍王府,另一个,就是定王所居国公府了。
    若是雍王府,十三王不会走北小街。
    十三王去定王府邸上做什么去了?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