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末:朕才是真命天子 - 第488章 游牧终结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88章 游牧终结论
    “罪臣,不,在下什么都愿意做,请陛下吩咐。”
    杨惠虽然不知道鲁锦要让他干什么,但只要能离开那座铁矿,不管干什么总要先试试。
    然而鲁锦却说道,“哦?什么都愿意做?话可别说的那么满,万一我让你做的事比挖矿还苦呢?”
    杨惠闻言抬起头,张了张嘴,却是一句话都没说出来,心道比挖矿还苦?那还是算了吧
    见他沉默不语,鲁锦又转头看向了纳哈出,不禁蹙起眉来,然后自顾自的说道,“纳哈出啊纳哈出,原本我看你是元初名臣木华黎之后,以为今后你或许能派上什么用场,这才留了你一命,但是世事无常,时局变化如此之快,我突然又觉得你好像没什么用了。
    “你被我俘获也有快两年了,这么长时间究竟是怎么想的,是想死还是想活,今日便做个了断吧。”
    纳哈出闻言顿时皱起了眉,他以为鲁锦这么长时间没杀他,还给他好吃好喝的关着,是想利用自己蒙古贵族的身份做什么,没想到今日鲁锦却说出这样的话。
    他不禁有些疑惑道,“我久在狱中,不知天下局势,可否问一下阁下现在打到了何处,元廷如今又是何光景?”
    “放肆,要称陛下,阁下也是你叫的?”就在这时,鲁锦还没说什么,侍立在旁的李定邦就厉声喝道。
    鲁锦摆了摆手示意无碍,他愿意怎么叫怎么叫,然后才说道,“就在上个月,三月中旬,我刚刚平定了中原,汴梁已经被我收复,且潼关目下也在我的手中,黄河以北的怀庆府也被我掌握,东面我已经全据山东,最北面打到了东昌路。
    “去岁秋冬一战,江西湖广也已被我平定,南方已无元军主力,剩余城池也是旦夕可下,现在只剩北伐最后一击,你们的大元就要没了。
    “而大都的元廷,现在手中无兵无粮,就连大都现在吃的粮草,也都是我派细作暗中供给的,若不是担心妥懽帖睦尔因为缺粮提前窜入草原,我现在就可以断了大都的粮草供给。
    “到时只需拖到今年秋冬,大都粮草断绝,人皆相食的时候,元廷自会窜入草原,那时我甚至不需要出一兵一卒,便可轻易收复燕云,将鞑子彻底赶去大漠。”
    纳哈出张了张嘴,没想到这才短短不到两年的时间,局势就已经如此天翻地覆,这元廷崩的也有点太快了吧。
    而旁边跪着的杨惠则是惊讶的说不出话来,八个月啊,八个月前鲁锦才刚打到婺州路和衢州路,这才不到八个月的时间,就已经平定湖广和中原,剑指燕云了,而且听鲁锦的意思,似乎收复燕云也不是什么难事。
    他顿时那叫一个悔啊,早知元廷如此不堪一击,早知鲁锦有收复燕云再造社稷之能,早知早知今日如此,他当初早就投降了,说不定都已经做到知府或是行省官员了,也不至于落到如今这般下场。
    杨惠悔的肠子都青了,只可惜这天下没卖后悔药的,思及至此,他也不禁为自己当初的决定哀叹起来。
    旁边的纳哈出则是愣了好半晌才缓过神来,然后又追问道,“那徐寿辉的伪宋呢?阁下平定了江西湖广,那徐寿辉去哪里了?”
    鲁锦当即道,“去岁五六月份,徐宋被湖广、江西、四川三省元军围攻,兵败国灭,其残部全投靠了我,徐寿辉本人也已经自去帝号,归顺于我。”
    “那中原的刘福通呢?”
    “今岁二月末,赶在汴梁战役之前,他也举兵归附了。”
    纳哈出顿时沉默下来,这么一算,中原和南方还真是基本被鲁锦平定了,真就只剩北伐最后一击,就可轻易收回燕云,更别提按鲁锦说的,他现在还掐着大都的粮草,这元廷还打个屁啊。
    想到此处,他顿时苦笑道,“那我确实没什么用了,这天下是阁下的了。”
    “嗯,不错,我也是这么想的。”鲁锦当即点头认同道。
    纳哈出听完再次沉默下来,他仔细想了想,却又反驳道,“不,虽然阁下能收回燕云,但云南尚未归附,凭我的身份,可以招抚云南的梁王。”
    鲁锦闻言却似笑非笑的反问道,“所以你是要归顺于我吗?”
    纳哈出并不正面回答,而是道,“我只是想证明自己的价值。”
    鲁锦点点头站起身来,走到书桌前踱步道,“梁王可能被招抚,但梁王被招抚有点不可能。
    “再说就算你招抚了梁王又能如何,我要的是编户齐民的云南,而不是遍地土司的云南,就算梁王投降了,可还有个大理的段氏呢。
    “段氏绝对不会轻易投降的,或许段氏愿意称臣纳贡,但他绝对舍不得放弃当大理的土皇帝,更不会容许我往大理派流官,所以怎么办?还是得打!
    “既然云南一定要打,那打一个和打两个有什么区别?我并不指望能够招抚梁王,所以对我来说,你还是没什么用。”
    纳哈出闻言也不禁赞同鲁锦的分析,招抚梁王无非是想省去一次讨伐,但既然一定要出兵,那招不招抚好像也没什么意义了,所以他又没利用价值了
    但他还不服气,再次说道,“那北伐之后呢,辽阳行省阁下要不要,那里是我祖上木华黎世袭的封地,我在辽阳还是能说上些话的,能招抚那里的女真和蒙古诸部。”
    “放屁,什么你家世袭的封地,你和木华黎算是什么东西,那是我大唐的黑水都护府,大汉的辽东郡,几百年前汉唐在世的时候,你们草原诸部不过是给汉人牧马的奴隶罢了!”鲁锦立刻纠正道。
    纳哈出闻言眼中顿时露出一抹怒色,可想到鲁锦如今即将北伐灭亡大元,他还是压着怒气说道,“无论千百年前如何,阁下都不能否认那里现在还是大元的辽阳行省,更不能否认我家在辽阳的威望。”
    这番对话,顿时让旁边趴着的杨惠羞愧不已,两眼含泪,恨不得在地上找个地缝钻进去。
    鲁锦不把木华黎放在眼中,更豪言辽阳是汉唐故土,而他杨惠明明也是个汉人,当初见鲁锦的第一面,却狂言让鲁锦向大都的胡虏负荆请罪,两相比较,高下立判,他杨惠真是给汉人丢脸啊,怪不得鲁锦瞧不上他,就这种行为,说一句数典忘祖也不为过,真是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听了纳哈出的话,鲁锦当即点点头说道,“你家在辽阳的威望和影响,这我确实承认,甚至在刚抓到你的时候,我还想过利用你的身份招抚辽阳诸部,但此一时彼一时,现在我改主意了。”
    纳哈出闻言顿时疑惑的看向鲁锦,鲁锦则是继续说道,“倘使元廷被我直接覆灭,那么漠北和辽阳的残余势力,没了元廷中枢的指挥,也不过是一盘散沙,或抚或打,我都可以派人任意施为。
    “而派你去招抚辽阳诸部,或许起初能为我省下一些麻烦,但你也说了,你家在辽阳的威望巨大,如果被你整合了辽阳诸部,你又降而复叛,那我岂不是放虎归山,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你如何保证你的忠心?又拿什么让我相信你呢?
    “既然你不能取得我的信任,我对你又不放心,那还是干脆不用的好,就算经略辽阳开始要难一些,我也认了。”
    纳哈出闻言张了张嘴,他还真没什么办法能让鲁锦相信他,现在的情况,木华黎家族在辽阳的威望,反而成了鲁锦最忌惮的东西,一把不受控制的剑,那还不如不用呢。
    纳哈出想了想,当即又说道,“就算不让我去辽东,可是元廷灭亡之后,漠北的那些东道诸王一定会失去控制,阁下是管不住他们的,只有我们蒙古人才能压制他们。
    “蒙汉各有习俗,山脉便是分界,你们终究控制不了草原,就像我们终究无法控制中原一样,不如阁下把我放回去,大元灭亡之后,由我来为阁下掌控草原,成为中原的藩篱,压制草原诸部,如何?”
    “不,那没用。”鲁锦摇了摇头,在纳哈出疑惑的目光中,鲁锦再次说道。
    “就算你肯为天朝的臣子,一辈子忠心耿耿,为中原藩篱草原,可等你死了呢?你能保证草原不会再出现一个叫做某某汗的马匪,率部南下入寇中原吗?你不能!”
    纳哈出却反问道,“可除了这样,阁下难道还有其他的办法?”
    鲁锦这时跺着步子仰头叹道,“从秦汉和匈奴,到大唐和突厥,前宋和金辽,草原和中原,游牧和农耕,这一对冤家已经斗的够久了,几千年了,该停下来了。
    “我说我要在草原筑城、驻军、屯垦,将草原纳入版图,把牧民编户齐民,一劳永逸的解决农牧之争,你信不信?”
    “嗤——我当然不信,阁下当我没读过史书吗,即便强如汉唐,到了草原也不过打了就走,都无法直接统治,时间最近的金辽,也施行南北两院制,草原行草原之法,中原行中原之法。
    “阁下一味生搬硬套,强行在草原推行屯垦,这与大元在中原放牧有何区别,最终也不过是如大元一样,勉强占据一时,时间久了早晚还要退回来。”
    “呵,原来你还知道你们蒙古人做了什么,我以为你们不知道呢。”鲁锦出言讥讽了一句,然后又道。
    “你还是太愚钝了,看不懂这其中的关键,元廷无法同时统御草原和中原,不代表中原的汉人做不到,你有没有想过,这可能是你们蒙古人的问题?
    “你们蒙古人不过是一群未开化的蛮夷,披着人皮穿着衣裳的野兽,又哪里懂得治国,别说中原的汉人你们管不好,就连草原的牧民,你们管好过吗?”
    听到鲁锦如此侮辱蒙古,纳哈出顿时瞪着一双眼睛死死盯着鲁锦。
    鲁锦却好似视若无睹,故意走到他面前说道,“不用拿那副吃人的眼神看着我,我说的是事实,尤其是你这样的蒙古贵族,你们何时管过底层牧民的死活?
    “你们占据中原之前,草原牧民过的有多惨,占据中原之后,过的还是一个鸟样,无非是调南方的粮食去草原救济一下,但这和以前南下劫掠有何区别?就这也叫治国吗?”
    纳哈出闻言强行压住怒气,但又不得不承认鲁锦说的是对的,于是又问道,“难道在草原推行屯垦,就能改变草原的现状?”
    “当然,我不知道你有没有放过牧,但你肯定见过农耕,耕种之家,如果是上好的水田,一两亩便可养活一人,一户百姓最多需要十亩便可生存,如果有五十亩,不仅能生存,还能过的较为富裕,即便是旱田,五亩地养活一个人也足够用了。
    “而草原的牧民呢?一户人家最少需要放牧五十只羊,两头牛,三四匹马,才能满足一家人最基本的生存,而且过的十分贫苦,这么多牲畜,最少需要二百亩草场才能养得活,而相同的土地如果用来农耕,足够养活四户,甚至十户人口,这就是汉人为什么比你们人多的原因。
    “这里面最关键的,还不止是相同的土地能养活多少人口,而在于储蓄,耕种田亩可以储备粮食,一户人家五十亩土地足够积攒过冬的粮食,应对一般的天灾。
    “而游牧却无法储蓄,你们喝的是乳,吃的是酪,一到冬天牲畜没了草料,就得大批冻死饿死,牲畜死了,乳酪便没了着落,人也会跟着饿死,那不想饿死怎么办?
    “当然是南下劫掠汉人了,只有汉人积攒的有粮食,我要是饿的快死的牧民,我也去抢,反正不抢早晚要饿死,抢了或许会战死,但也有可能抢到粮食财货,那我就能活下来,是不是这个道理?”
    旁边坐着的汪大渊不禁点了点头,而趴跪在旁边的杨惠,闻言却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这游牧农耕之争的症结,终于被鲁锦给说透了。
    就连纳哈出也不禁诧异的看了鲁锦一眼,他没想到鲁锦居然如此了解牧民的生活,更没想到鲁锦会同情那些牧民,与牧民共情,说出要南下抢劫汉人的话。
    鲁锦则是继续说道,“所以错的不是蒙古,就算没有你们蒙古,往前也有匈奴,突厥,无非和你们名字不同而已。
    “真正错的是游牧,是你们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只要不废除游牧,改成屯垦,随便一场寒冬大雪下来,牛羊冻毙无数,我让你去代管草原,你就有办法压制那些饥饿难耐,想要南下劫掠求活的牧民吗?
    “不解决草原牧民的生存问题,你是拦不住他们的,就算你能拦住,可你死了之后,还有谁能拦住那些饥饿的牧民呢?”
    纳哈出闻言终于忍不住点了点头。
    鲁锦则是继续说道,“至于你说我在草原推行屯垦必定失败,这是不对的,这个世上只有文明取代野蛮,先进取代落后。
    “你们蒙古人在中原推行放牧,原本能养十户人的土地,改成放牧之后只能养一户人,那么这块土地上原本的另外九户人就会饿死,他们如果不想饿死,自然要想办法将你们赶走,用落后强行取代先进,用野蛮强行取代文明,必然会遭反噬,这就是元廷失败的原因。
    “而我在草原推行屯垦则正好相反,原本只能养一户人的土地,改成耕种后能养十户人,就算有个别死硬分子不愿意更改生活习惯,依旧守着落后的生产方式,那他们也必然是失败的。
    “因为他们继续游牧只能养一个兵,而我却能养十个兵,这十个兵不愿意再过游牧那种朝不保夕的日子,他们也想富裕,也想有存粮,都不用我驱使,他们自己就会拿起武器和那些守旧的死硬分子作战。
    “这就是先进取代落后,这就是天道,也是草原唯一的出路,你现在还觉得我会失败吗?”
    纳哈出这次摇了摇头,终于是承认鲁锦的观点了,但他还是反驳道。
    “可就算是在草原推行屯垦,也很艰难,你们汉人占据了最肥沃的土地,而我们只有荒漠和草原,再加上牧民天生就不擅长耕种,即便播撒了种子也长不出几粒粮食。
    “甚至就连铁器农具,只要你们中原出现一个大国,就必定会对草原禁运铁器,牧民连农具都没有,又如何进行耕种?你说的倒是好听,可想干成这件事却难如登天。”
    鲁锦却摆手道,“不要跟我在这怨天尤人,怨这怨那,那只能说明你们懒!
    “汉人占据的土地也不是生来就如此肥沃的,而是靠耕种和积肥逐渐改良的,即便如此,中原也有干旱和洪水这样的天灾,但我们汉人足够勤劳,有洪水我们就去修堤坝,有干旱我们就去挖渠引水。
    “而不是像你这样只会抱怨,更不会像你们一样,有了天灾就去抢劫他人过活,你们也同样可以想办法解决这样那样的问题,除非你承认你们蒙古人就是天生的贱种,是披着人皮的野兽,是听不懂人话的蛮夷。
    “否则为什么汉人会的东西,你们却学不会?难道你们没长手脚和耳朵吗?
    “不会耕种,我可以派人去教;没有农具,我可以通商卖给你们,但要买卖公平,你们牧民自己没钱,一个个穷的像鬼一样,我凭什么卖给你铁器?老子又不欠你们的。
    “至于土地的问题,种不出粮食那就种草,即便是种草,也比你们游牧强得多,你见过苜蓿吗?”
    “当然见过,那是世上最好的草,能养出最肥的牲畜。”
    “人工种植的苜蓿草场,一亩地可以收干草两三千斤,鲜草一万多斤,至少可以养十只羊,而天然的草场放牧,一只羊就需要两亩地,这是二十倍的差距!
    “养牛就更加夸张,天然草场放牧一头牛至少需要34亩地,一百亩也只能养三头牛,而人工耕种的苜蓿草场,一亩地就能养一头牛,你游牧养三头牛的草场,改成耕种之后能养一百头牛,这可是三十多倍的差距。
    “即便种不出粮食,就按你原来游牧养一户人需要200亩草场来算,最多只能放牧50只羊,一两头牛;而改成耕种苜蓿人工草场之后,同样是200亩,收获的牧草却能养一千只羊,近百头牛。
    “你有了这一千只羊,几十头牛,将它们卖给商贾换成钱,什么样的农具买不来?什么样的衣裳买不到?什么样的华服美宅造不出?曾经朝不保夕的贫苦牧民,一样可以变得富裕,又岂是一句‘种不出粮食’就可以搪塞过去的。”
    纳哈出听了鲁锦给他算的这笔帐,顿时惊奇道,“把放牧改成耕种牧草,真能养出那么多牛羊?!”
    鲁锦闻言当即转过身来,用手指戳了戳他的胸口,鄙视道,“你和其他那些蒙古贵族一样没有良心,你们从来就不关心普通牧民的死活,就算你们占了中原,那些牧民的生活也没有任何好转,反而比以前过的更惨。
    “你们伙同那些色目商贾疯狂剥削,榨干他们的每一文钱,然后再把他们变成驱口奴隶,又何时想过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子民,去认真治理,去想尽办法带他们致富?没有,一天都没有!
    “你身为一个蒙古人,还是蒙古贵族高官,一亩地能种多少斤草,能养多少头牛羊,这种话居然能从你的嘴里问出来,你有良心吗?你在乎过那些牧民吗?”
    纳哈出顿时被鲁锦问沉默了,他沉默好半晌才终于说了一句,“或许你真的更适合当皇帝,当草原的大汗,这样也许牧民就能过的更好些吧。”
    “哦,还算你有点眼光。”鲁锦看了他一眼,见他眼神空洞,若有所思的模样,看来自己的话真被他听进去了,也不枉自己一番苦口婆心。
    鲁锦突然又对他问道,“你说如果我当了草原的大汗,应该取个什么汗名?”
    纳哈出突然回过神来,诧异的看了看鲁锦,见他一脸认真的模样,不似说笑,仔细想了想才说道。
    “我知道你们汉人有天可汗的说法,成吉思汗也有大海、天赐、强大之意,与天可汗差不多,但成吉思汗这个名字在草原意义非凡,你若叫这个汗号,估计没人认你,你又是汉人,估计会称天可汗吧?”
    鲁锦却摇了摇头说道,“没有一点新意,我若做了草原的大汗,那汗号一定会是乌兰巴托汗。”
    “乌兰巴托?红色的英雄汗?”纳哈出惊讶的看向鲁锦,随即又点了点头,“也对,你是红巾军出身,称乌兰巴托汗倒也合理。”
    鲁锦回到书桌后的座位上不再说话,该说的都说了,接下来就看纳哈出如何选择了。
    只见他站在原地沉思半晌,才再次开口问道,“一定要在草原推行屯垦吗?”
    鲁锦盯着他认真说道,“这是草原的唯一出路,不然草原和中原就只会继续打下去,而且时间并不向着你们。
    “你应该能看出我是个什么样的人,只要有我在一天,中原只会越来越强,若我活着不能让草原改变,那么在我死之前,一定会把草原的蒙古人杀光,不留后患!
    “要么你们改种地和定牧,要么死,没有其他选择!”
    “杀光,杀光!”
    就在这时,坐在一旁玩玩具的公输钽,突然举着一把积木拼成的短剑,从榻上站了起来,另一只手还拿着那辆木头小汽车,这小子在学鲁锦说话.
    鲁锦和纳哈出闻声几乎同时看过去,两人心中却出现了不同的想法。
    鲁锦看着儿子面露笑容,心道老子后继有人了,而纳哈出却只觉得一股彻骨的寒意从脚底板直冲天灵盖。
    是啊,鲁锦还有儿子,即便鲁锦死了,将来鲁锦建立的新朝也有继任者,如果这个继任者也被教的跟鲁锦态度一样,那他们蒙古人若不改变,恐怕就真的只剩死路一条了。
    公输钽见鲁锦看向他,当即举着两个小胳膊喊道,“爹爹抱。”
    “好,爹爹抱你。”鲁锦立刻上前将儿子抱过来,然后才再次看向纳哈出。
    纳哈出见状终于做出决定,“如果要在草原推行屯垦,我能帮你做什么?”
    这家伙终于开窍了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