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末:朕才是真命天子 - 第471章 南洋局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71章 南洋局势
    听到他们带足了木炭,鲁锦这才点了点头,然后再次问道,“兵器甲胄呢?”
    “也带了,铁甲有四千副,刀矛骨朵,弓箭等兵器一万件,还有零散的矛头五千把,插上杆子就能用,都放在最下层压舱,就算是上船搜查也不一定能发现。”汪大渊再次汇报道。
    鲁锦满意的点头,然后又把随船的几名军官叫了过来,这里面有当初参加过崇明水战,被方国珍包围后主动自沉战船的赵羽和刘刚,还有原情报局,江北真州情报站的站长李彬和其下属,这几人并不隶属于远望号,而是鲁锦准备派到南洋抢地盘的特派员。
    等几人凑过来之后,鲁锦这才拿着地图说道,“你们这次的任务,是想办法在南洋控制一块地盘,开采石油,顺便托人寻找古塔胶,主要目标地点有三个,要么是渤泥国(加里曼丹岛)的文莱湾,要么是三佛齐国(苏门答腊岛)的巨港,要么是满者伯夷国(爪哇岛)的雅加达、三宝垄、泗港。
    “你们去的时候先不要声张,不要暴露中国官府的身份,就说是中国来的商贾,你们三人的身份都是汉隆商行的掌柜,到了地方之后先以做生意的名头上岸,买卖一些商货,然后趁机探查当地有多少汉人,这些汉人以什么行业谋生,还有他们信什么宗教。
    “另外还要找当地人询问一下南洋最近的局势,听说那边也不太平,但这正是我们的机会。
    “去的时候看哪里情况更合适,回程的时候再选落脚点,若是当地土著官府比较强势,那你们就不要主动出头,先以商行的名义行事,暗中聚集当地的汉人。
    “若是当地的官府管辖不及,汉人又比较多,你们就直接大张旗鼓的招募士卒,占领城池,还有,信天方教的汉人不可倚重,小心他们坏事,记住了吗?”
    “记住了。”几人连忙点了点头,接着情报局出身的李彬小心的看了眼周围的人,尤其是沈氏来的那两个船把头,然后凑近了上前小声说道。
    “殿下,臣听沈氏那两个去过爪哇的船把头说,爪哇的满者伯夷国正在跟三佛齐国打仗,三佛齐目前很是弱势,难以招架,而且三佛齐的巨港汉人比较多,可是那里的石油却没多少。
    “殿下在地图上标注的,最好采的石油是在渤泥国的文莱湾,和苏禄国的塔拉湾附近,并不是汉人最多的巨港,这样的话,我们应该以占地盘为先,还是以采油为先?”
    鲁锦闻言看了他一眼,再次问道,“你自己是怎么想的?”
    李彬当即分析道,“目前三佛齐被满者伯夷攻打,其官府肯定最为弱势,再加上巨港的汉人最多,若是以巨港为据点,便可直接占领城池。
    “而我们只需坐山观虎斗,等着满者伯夷和三佛齐打个两败俱伤,我们便可渔翁得利,不管是吞并三佛齐,还是两个一起打,都能在南洋占下一大片地,但是这样就无法开采太多石油了。
    “若是以采油为先,那自然是选文莱更为合适,听说文莱港也有不少汉人,但文莱可是渤泥国的都城,他们的王城所在,我们自然不能在其王城眼皮子底下圈地盘,只能以商行的名义行事,这样石油是采到了,可是巨港那边的城池和港口就只能放弃了,这也太可惜了。”
    “所以你的想法是先去巨港,以占地盘为主?”鲁锦皱眉看着他问道。
    “这是当然,殿下说石油都在地下千尺深,那些土人又抢不走,我们什么时候去采都可以,但占地盘的机会可不多。”李彬说完便看着鲁锦等着答复。
    鲁锦想了想才摇头道,“不,你本末倒置了,我们占南洋的地盘是为了什么?不还是为了石油吗?所以还是应该以采油为先。”
    李彬闻言顿时有些无语,但紧接着就听鲁锦说道,“不过你说的也对,占地盘的机会更加难得,先在南洋找到一块稳固的立足点,再慢慢采油也不迟。
    “你很有战略眼光,只做个情报站长有些可惜了,这样,你先在南洋干着,南洋各处的情报站都归你指挥,今后直接向我汇报情况,这次就先到巨港建立据点,你做第一任巨港总督,然后搞清楚南洋的局势,写一封南洋局势的报告,让汪先生回程的时候带给我。
    “但是其他地方的情报站也要一并建立,一并以汉隆商行的名义在当地开设商馆,尤其是吕宋岛的马尼拉,这是汪先生他们两年后回来的地方,必须在此处做好补给和接应的准备。
    “我给你们两万两银子,当作商行的本钱,用来在当地买房置地,招募人手,但是钱财过手可得记好帐本。”
    李彬闻言顿时大喜,连忙不住的点头。
    鲁锦继续嘱咐道,“你为巨港总督,负责巨港的民政,同时担任总参情报局南洋情报司的掌司,刘刚为巨港指挥使,负责训练指挥陆军,赵羽为水师指挥,负责建立南洋水师。
    “你们今年到了之后,先从当地买一艘船用着,把水师的架子搭起来,明年我再派人带一支舰队过去,给你们补充船只,你们三人要齐心合力把南洋经营好,若是能将南洋的土地纳入我中国版图,你们三人全都有爵位赏赐,至于是伯爵侯爵还是国公,就看你们能搞回来多少土地了,明白了吗?”
    三人闻言顿时振奋的拱手道,“多谢殿下器重,臣等一定不负殿下重望。”
    鲁锦点点头又说道,“那些兵甲肯定用不完,注意不要一次把兵甲都拿出去,还有选军官时一定要慎重,不可信的不要。
    “还有你赵羽,你负责南洋水师,等给你补充完船队后,可以尝试劫掠行经南洋的色目人商船,最终目标是要把色目商人赶出南洋去,让他们以后再也不敢来南洋经商贸易,只许中国商贾从南洋出去,不许色目商贾从南洋进来。
    “另外劫掠外藩商船所得,三成分给船上的士卒水手,三成交给总督府,用于财政开支,剩下四成先攒着,到时候押解到京师,你们的赏赐我另有安排,肯定少不了你们的,明白了吗?”
    “明白!殿下放心,我一定尽快把水师建成。”赵羽顿时兴奋的答应下来,这允许劫掠外藩商船那可太好了,正好可以拿来练兵,而且肯定还有不少的赏赐。
    等交代完三人之后,鲁锦才又对汪大渊说道,“焕章先生此次的任务就是新船试航,要测试船上的各种设备,而且沿途每天都要记航行日志,只要天气允许,每天都要测一次经纬度,还有不同时间的月距,各个港口的精确坐标,与我给你的海图做对照,看看是否准确,这样明年去黎洲的时候也更有把握。”
    汪大渊笑了笑说道,“这可是性命攸关之事,臣又怎么可能不放在心上,殿下放心,南洋臣也去过几次了,这次也一定能平安回来。”
    “嗯,我对你有信心。”鲁锦当即拍了拍他的肩膀。
    就在这时,鲁锦的亲卫李定邦突然捧着一个木匣子和小型日晷跑来说道,“殿下,正午快到了。”
    “对表。”
    汪大渊闻言当即让人取来船上的两台航海钟,鲁锦这也留了一台,三台航海钟一起对着日晷调成中午十二点,这样便取得了南京的精度坐标,汪大渊那两台留在船上测量精度,鲁锦这边也可以计算汪大渊出海了几天。
    等对完时间之后,鲁锦才将自己那副墨镜交给了汪大渊,“这个留着望日的时候用。”
    “多谢殿下,船上也准备的差不多了,那臣就登船了。”
    鲁锦点点头,“去吧,等你们从爪哇回来,去黎洲之前,我再带你们去祭天。”
    “是,殿下保重。”
    “先生保重。”
    众人一一给鲁锦行礼道别,这才登上船只,汪大渊最后一个上船,上船后立刻命令起锚升帆,再加上有几艘小船拖曳,费了半天劲总算是把这个近四千吨的大家伙拖入长江主航道。
    远望号是一艘四桅帆船,前面三根主桅用的都是西式软帆,只有靠近船尾的第四根桅杆用的是中式硬帆,别看只有这么一副硬帆,却能起到大用,比如在长江这种‘狭窄水道’,或者船只进港时,又或者走阿留申群岛,行径恶劣海况的时候,只升一副硬帆便可以更好的操控船只。
    因为中式硬帆可以八面来风,侧风,甚至逆风都能用得上,而西式软帆面积大,顺风的时候可以全部展开,以获得最大航速。
    于是众人就见到远望号只挂着一副硬帆驶离了龙湾码头,逐渐消失在众人的视野中,一直等远望号看不见了,鲁锦才带着众人回去。
    别看刚才鲁锦嘱咐他们这么多,其实这次除了给远望号试航训练外,鲁锦并没指望李彬他们能在南洋搞出什么名堂,主要是他现在并不清楚南洋的局势,所以没法对症下药。
    其实现在南洋最好占领的地方,就是巨港和文莱。
    东南亚,不算中南半岛和吕宋这一圈,只算苏门答腊岛、爪哇岛、加里曼丹岛这三个地方,元末这个时候一共有四个国家。
    其中三佛齐的领土,最早涵盖现在的马来西亚,苏门答腊,还有爪哇,几乎完全控制了马六甲海峡,之后爪哇岛上新出现了一个满者伯夷国,把三佛齐打的节节败退,现在已经将三佛齐彻底赶出了爪哇岛,而且这两个国家都是信印度教和佛教的国家,暂时还没有大规模变绿。
    三佛齐国力空虚,历史上大概是在1390年前后,距离鲁锦这个时候也就不到四十年的时间,就彻底被满者伯夷国打残,几乎亡国,紧接着苏门答腊岛就陷入了混乱之中,满者伯夷国也未能立刻掌控苏门答腊的局势。
    于是在1390年前后,巨港的汉人聚居区为了自保,就推举了从大明来的广东人梁道明,当巨港的领主,以此抵抗满者伯夷国的进攻,梁道明也在军事抵抗中在当地获得了巨大的威望,不过也有说推举他为新三佛齐国王的,但那不重要。
    1405年的时候,朱棣遣使招抚梁道明,梁道明很是高兴,就跑去大明朝拜,然后把巨港的防务交给了同为广东人的施进卿,也就是后来大明的首任巨港宣慰使。
    当时施进卿还只是梁道明的一个副手,不过之后梁道明回广东老家了一段时间,巨港的权力就逐渐落到了施进卿的手里,这货是个天方教教徒,跟郑和属于教友关系,二人后来又联手击败了盘踞在马六甲的‘海盗’陈祖义,不过这事究竟是真是假就不好说了。
    难保不会是因为两人之间的关系,故意排挤陈祖义的势力,而且陈祖义被抓到大明处死后,施进卿独掌巨港大权,也加快了苏门答腊岛的绿化速度。
    也就是说,现在的巨港几乎处于无政府管辖的状态,只要提前布局插手,在当地派驻官员和军队,抵挡住满者伯夷国的进攻,完全可以将苏门答腊岛不费吹灰之力的收入版图,毕竟三佛齐自己都已经半死不活了,也挺不了几年了。
    而在北面的加里曼丹岛上也有两个国家,以现在的文莱为中心,占据该岛西南部的,就是渤泥国,渤泥国是个佛教国家,从宋朝开始就是中国的属国,不过现在混的也不咋地,正在遭受该岛西北部的苏禄苏丹国入侵。
    苏禄苏丹国是个天方教国家,跟渤泥国可谓水火不容,一直在岛上强制推行绿化,打的渤泥国苦不堪言。
    但是渤泥国运气不好,正好赶上中国这边是元朝的蒙古人掌权,蒙古人又亲近色目,泉州港还都是一群蒲姓色目商人,这帮色目海商走南洋的时候,基本都是去有共同信仰的苏禄国做生意,而渤泥国的文莱这边几乎没什么商贾。
    没有商贾就收不到税,收不到税就没钱,没钱就打不过苏禄国。
    反观苏禄国,靠着大元治下的泉州色目商贾,靠收商税获得了大笔财力,这才有实力持续发动对渤泥国的进攻。
    不过这个局势可能很快就要反过来了,等鲁锦收拾完福建的色目商贾,鼓励汉人海商去文莱贸易,渤泥国和苏禄国的国力就得反过来。
    中国对东南亚的影响力就是如此巨大,国内的一点点变动,都能影响东南亚小国的盛衰兴亡,只要搞清了这其中的关系,想要收拾他们还是很容易的。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