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末:朕才是真命天子 - 第462章 战斗的尾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62章 战斗的尾声
    之前廖永安曾跟陈友谅说,鲁锦学识广博,让他早点过来在鲁锦身边能学到不少东西。
    当时陈友谅还不太信,以为是鲁锦的属下在吹嘘自家主公,鲁锦打仗发展军队是厉害,战略眼光也很独到,这他承认,可若说鲁锦有什么经天纬地的才学,他却嗤之以鼻,再厉害也不过是个反贼头子而已,能有多少学问?
    可直到今天当面和鲁锦接触了之后,陈友谅才发现廖永安并没有说谎。
    鲁锦给他们三人大致讲了下海外地理,以及黎洲的由来,还有去黎洲的目的,甚至连负责此次航行的主使汪大渊的履历也介绍了一遍,三人这才知道为何要造这么艘船远渡重洋。
    等介绍完情况,鲁锦又说道,“若能取回黎洲粮种,则对我中国百姓大有裨益,也能让这天下早日从战乱中恢复元气,因此这黎洲必须要去。
    “现在这艘船已经大致造好,就差一些零碎还没有安装,等全部安装完毕,我就准备让汪先生先出海一趟,主要是训练一下水手,让大伙熟悉熟悉这条船的运作,若无问题,明年五月便要正式出航。
    “这次航行本来没计划带上你,但此船乃今后海军主力船型,你若能跟着去一趟黎洲,一来能长长见识,二来能长长经验,你若不愿意去也可以留下来督造新船,你觉得如何?”
    陈友谅这才明白事情的来龙去脉,想了想才道,“臣当然愿意出海长长见识,毕竟我虽擅长水师,可却从未见过大海,更何况船上还有汪先生这样的航海大才掌舵,安全应是无虑,只是不知殿下所说,今年先出海一趟,是准备去何处?”
    鲁锦当即道,“我想让汪先生跑一趟爪哇,听他说,他上次从爪哇回国时,还在那里见到了元廷远征爪哇时遗留的汉人老卒,生活颇为凄惨,我想资助扶持他们,用他们帮我在爪哇打下一颗钉子。”
    陈友谅闻言眼珠转了转,不明白鲁锦跑这么远联系爪哇的元军残部干什么,在爪哇打下一颗钉子,那便是对爪哇有所图谋了呗,可是爪哇如此偏僻蛮荒之地,又能有什么吸引鲁锦的呢?
    他想不明白,那不如直接干脆跑一趟,于是便问道,“那殿下打算什么时候让汪先生出航,什么时候能够回来?”
    鲁锦当即说道,“此次出航爪哇,一是去爪哇办事,二是新船试航,这艘船设计时,预估航速能达到福船的三倍,可究竟能不能跑那么快,不亲自跑一趟谁也不好说。
    “我问过那些跑南洋的海商,从泉州港出发到爪哇,通常要68到70天左右,来回一趟就需要五个月上下,但如果这艘船真能跑出三倍的航速,那去一趟就只需22日左右,来回一趟,加上在爪哇停留,一共只需三个月。
    “这艘船预计十月上旬就能整备完毕,中旬出海,如果不出意外,明年二月就能回来,正好可以避开台风季,二月份回来休整两三个月,重新补给之后,五月就要再次远渡黎洲,去爪哇一趟时间倒是不长,只是无法留在家中过年了”
    陈友谅闻言连忙道,“殿下不必说了,臣愿意去,领军作战哪还有什么过不过节的说法,再说若非殿下收留我们,元军四处围剿之下,我们兄弟能不能活到下个冬至都还难说,又岂能因为过节而耽误了殿下的使命呢?”
    鲁锦顿时欣慰的拍了拍他的肩膀,“哈哈哈哈,我果然没看错人,陈将军果是个勇于任事之人,那你就准备一下,我听说你带来的还有妻儿家眷,我先让人给你们安顿下来,然后你再跟汪先生去督造船只,遴选人手,准备出航。”
    “是,臣一定不辱使命!”陈友谅当即抱拳答应道。
    当日鲁锦便派人给陈友谅、张定边三人在城里安排了住处,陈友谅获赐一套两进的院子,张定边和张必先暂时住在一个院子里,两家距离也不远。
    之后鲁锦又派侍卫给他们采买了被褥家具等日常用品,还雇人给他们做了大扫除,又让侍卫送上猪羊鸡鸭等酒肉,甚至直接让中枢给他们三人先发了两个月的禄米和月俸,让他们马上就能过日子,就连官服和丝绸布匹也给赏赐了不少。
    鲁锦当然知道陈友谅手里肯定还有不少金银,但陈友谅的是陈友谅的,他给不给那就是他的态度问题了,鲁锦尽量做到自己能做和该做的,如果这样陈友谅还忘恩负义,那将来杀了他也不算亏心,到时别人也说不出什么。
    当天晚上,陈友谅在家中摆酒,把从咸宁带过来的心腹都叫到家中大吃大喝了一顿,说一下今后的安排,这才让他们各自去休息。
    宴席结束,三兄弟又聚在一起说话,陈友谅的妻子阇氏给三人送上茶水,这才说道,“那位楚王殿下倒是对官人不错,居然给了这么多赏赐,就连被褥日用这些小事,他都派专人安排,将家中收拾的井井有条,可见对官人的器重,官人可要好生为殿下效力才是。”
    陈友谅却吐槽道,“你一个妇道人家懂些什么,这不过是邀买人心的手段罢了,人家给咱这些,还不是希望咱能给他卖命的。”
    阇氏当即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官人既已投了楚王,还吃了人家送来的禄米,难道不该为殿下效命吗?”
    陈友谅懒得跟她掰扯,便说道,“我下个月或是冬月就要出远门,可能要明年二三月才能回来,等下我再给你拿些金银,你好好照顾善儿和理儿,知道没有?”
    阇氏顿时愣住,“这么快就要出远门?”
    陈友谅当即笑道,“你刚刚不是还说要我给那位楚王效命吗,他给咱这么些东西,自然不是白给的,当然不会让咱闲着,不过你也不用担心,必先和定边暂时都会留在建康,你若遇到难事,去寻他们俩便是。”
    阇氏这才点头道,“奴家一定照顾好两位小公子。”言罢这才离去。
    陈友谅原本有四个妻子,但是前三个都意外死了,只有这个阇氏活了下来,而且陈善和陈理都非她亲生,因此阇氏对两个孩子来说应该是后妈。
    不过阇氏却是这四个妻子中最漂亮的一个,原历史上陈友谅死后,陈善被俘斩杀,陈理被流放高丽,陈友谅的这个老婆阇氏也被老朱收入房中,纳为妃子,还给老朱又生了个儿子,名朱梓,封号谭王。
    等阇氏离开后,三兄弟又说起了白日在鲁锦那里的见闻,鲁锦说徐寿辉已死的谣言是余阙放出去的,目的是离间徐宋各部,好将他们逐个击破,可他们三人却不太信,因为这条离间计,不仅元军能从中获益,就现在的局势而言,显然是鲁锦获得的利益更大。
    可余阙现在又已经死了,死无对证,他们也没有证据,所以也不能干什么。
    但这件事却给三人提了个醒,就今天的接触来看,鲁锦的确是个博闻强识,有胆识,有学问,还懂工匠技巧,又能造火器还能造战舰,最关键的是,鲁锦还阴险狡诈,诡计百出,绝对不像表面上看起来的那么仁善,不是个好相与之辈,今后在鲁锦手下做事,一定要倍加小心。
    确定了如今的处境之后,三人这才各自回家休息,第二天一早,三人便又去中枢向鲁锦报告,鲁锦也让人各自领着他们去办事。
    张定边去张温的禁卫二师实习,张必先去枢密院,陈友谅去了船厂找汪大渊去看那艘船只。
    而鲁锦这边,他依然每天忙着上课和处理军政。
    远望号出航方面,人手现在就应该准备起来了,他从方国珍送来的那些水师里面,让人挑选了五十名有航海经验的水手和舵手,又从白广泰的水师里面抽调有炮术经验的中层军官。
    然后再把建康这一批五百名炮术班学习成绩最差的三百人,直接调给了远望号,今后在船上做实习炮手,虽然现在没炮,但也要跟着出海练经验。
    这次去爪哇,主要有三件事要办,第一是利用元廷远征爪哇遗留的残军,将他们武装起来,最好让他们在当地打下一块地盘,尤其是爪哇的油田。
    第二是开采石油,但这需要打井,于是鲁锦又让人从定远的盐场找了几个当初凿盐井的工匠,还让他们带上全套的凿井工具,这次也要随船出发。
    第三是找东南亚的古塔胶,东南亚虽然没有原生橡胶,但是却有一种名为古塔胶的特产,这东西也是天然高分子聚合物,如果说橡胶是有弹性的天然胶质材料,那么古塔胶的特性其实更像中国的杜仲胶,常温下的特性更像塑料,具有良好的热塑性,加热后可以变软,方便塑形,常温下又很坚硬。
    西方曾经用这玩意包裹跨洋电缆,将其沉在海底,用来铺设跨大西洋海底电报,但他们为了获取古塔胶滥砍滥伐,直接把这种树给砍灭绝了,导致后来人类失去了一种天然塑料.
    当地土著也会使用这种古塔胶制作刀柄之类的工具,所以应该不难寻找,鲁锦虽然现在也用不上这东西,但可以先让人寻找,然后尝试育苗移栽,如果搞成了,说不定南洋今后又能多出一种不亚于橡胶的经济作物。
    只有搞活了南洋的经济,今后才好方便直接控制,到时南洋遍地胶园、油棕,却只有中国有工业实力进行处理,他们便只能依附于中国,如果敢叛乱,就算不直接出兵征讨,起码也能多一张经济制裁的底牌,也算是鲁锦为后人做的战略布局吧。
    交代完了组建船上人手的事情,鲁锦自己这边的理综班也没闲着,教完基础的物理化学知识后,鲁锦又给他们恶补了几天数学和几何,然后给他们讲什么是渐开线齿轮,齿轮传动的原理,以及螺纹和螺母的结构。
    接着就画了原理示意图出来,让他们设计一台由齿轮和齿条控制的匀速进给车床母机,等把这玩意做出来,就可以车出一根标准的黄铜螺纹丝杆,有了螺纹丝杆,再制造更精确的车床便不是问题了。
    与此同时,秦淮河边的小型水力机械加工作坊也开工了,将来这台工业母机做好之后,就可以先放到这里使用,也方便理综班学员在城里实操,省的还得到当涂来回跑。
    就在鲁锦这边带着学生搞工业母机,汪大渊和陈友谅装修海船,召集船员的时候,前线的战事也在持续进行,并在各个方向都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常遇春于九月十六抵达南昌后,立即沿着清江和渝水逆流而上,挥师西进,攻向袁州路的宜春。
    九月十八,第九集团军前锋攻破富州(丰城),继续向清江挺进,二十一日攻克清江,并分出一路偏师,由胡大海率领,去攻打新淦州(新干)。
    而常遇春则是带着九集团军主力继续攻打新渝州(新余),二十四日攻破分宜,二十七日攻克袁州路首府宜春,此时江西已经被他横切成了两半,扫平江西也只剩时间问题了。
    由于江西元军主力早在余干就被打的全军覆没,之后向江西内部进军时,常遇春几乎都没有遇到正经的抵抗,于是在十月初一,九集团军正式攻克萍乡,抵达了此战预定的终点。
    自九月初一,圣武军分多路出兵以来,常遇春这一路历时31天,第一个完成战略目标,攻克萍乡,将圣武军的刀锋指向了长沙的后腰,到时只要和荆襄从南北两面同时夹击长沙,就能把长沙捅个对穿!
    于是刚刚打下了萍乡的常遇春,见麾下士卒还有余力,便快船往建康送信,询问鲁锦要不要一鼓作气,继续进军攻打湘潭和长沙,把湖广也一战收入囊中。
    鲁锦收到消息后,立刻给他写了一封亲笔信,警告他不要贪功冒进,打长沙必须南北两路同时进攻,不能孤军深入。
    现在圣武军的优势很明显,等打完这一仗,湖广就没什么强敌可以抗衡他们了,明明稳扎稳打就能扫平南方,为什么要这个时候冒险?万一你的第九集团军折在长沙,不仅湖广无法收入囊中,说不定就连刚打下来的江西也得再吐出来,赔本的生意鲁锦可不会干。
    但为了不打击常遇春的积极性,鲁锦还说,如果第九集团军还有余力,可以让常遇春把部队带到萍乡集结,并向北面的湘潭,南面的衡山和衡阳派出斥候,侦察湖南的情况,然后等着自己的消息。
    到时如果廖永安打完湖北,第一方面军同样还有余力的话,就可以继续加把劲,两军同时南北夹击把长沙干下来!
    常遇春收到消息后,虽然心有不甘,但也只能按鲁锦的命令,让大军在萍乡集结,同时向湖南派出大量斥候侦察情况。
    与此同时,北面的廖永安这一路可谓打的最是艰难。
    他们一战下九江,二战下武昌,先击败九江的江西元军主力,再击败武昌的苗军主力,接下来又去打汉阳,可打汉阳同样不容易。
    汉阳距离安陆和荆门很近,荆襄就在汉阳的西北方,而安陆和荆门现在又是答失八都鲁和勃罗帖木儿的老巢,这父子俩麾下率领的四川元军主力有七万余人,就算留出一部分驻防荆襄,至少也能拿出五万人用来对付廖永安的第一方面军,因此不可小觑。
    汉阳西南边的江陵、宜都,这里也有一伙湖广元军主力,是湖广行省平章阿思兰,还有其部将兀都蛮、黄秃伦歹、以及威顺王宽彻普化率领的四万湖广元军,同样不可小觑。
    于是就在廖永安进攻汉阳之时,阿思兰的湖广元军,和答失八都鲁的四川元军,就同时从一南一北夹击了过来,这两伙敌军皆骁勇善战的敌军主力,加起来足有九万之众,跟廖永安的兵力旗鼓相当,不分伯仲。
    于是廖永安此时也遇到了一个和101当时打锦州时相同的问题,他只准备了一桌饭,现在却来了两桌客人,这个饭该怎么吃?
    无论是阿思兰的四万湖广元军,还是答失八都鲁的五万四川元军,如果单独跟廖永安的第一方面军对上,他都有信心战而胜之,可现在这两伙敌军却一起来了.
    廖永安立刻召集将领开会,最后商量出了几条意见。
    一,利用圣武军攻坚能力强的特点,趁敌军主力未到之前,先把汉阳打下来再说,打下了汉阳,他们便不再是无根浮萍,便有城可依,能在这里站住脚。
    哪怕自己打不过阿思兰和答失八都鲁,自己几万大军聚在汉阳城下背城列阵,打守城战,他也有信心将元军击退,这样就算不能继续向西进攻,可至少能保住汉阳以东刚刚打下来的这些战果不会丢失,同时还能牵扯住荆襄的元军主力,为四方面军从中原进攻荆襄创造机会,这是保底思路。
    二,集中两个水师团主力,沿着汉水逆流而上,阻断潜江到沔阳一线的汉水水道,利用己方的水师优势,分割敌人,让阿思兰和答失八都鲁不能会师一处。
    三,先将敌军分割成两半,然后派少量部队阻击其中一路,集中主力对付另一路,将敌军逐个击破!
    对敌思路敲定之后,很快这场决定了两湖归属的旷世大战就爆发了起来,同时这场豫湘赣战役也逐渐步入了尾声,若是打赢了这两股元军主力,那整个南方就再无能和圣武军抗衡的对手!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