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末:朕才是真命天子 - 第459章 元廷中枢的危机
第459章 元廷中枢的危机
听到鲁锦的问话,冯国用立刻将陈友谅在武昌投奔的情况仔细说了一遍,主要是鲁锦当初开出来的那些条件,以及陈友谅的选择。
得知陈友谅选择带水师,张必先选择来枢密院做文官,而张定边这员猛将,准备去禁卫师当个先登团指挥的时候,鲁锦笑了笑说道。
“这样也好,如今他们兵将分离,孤身带着家眷前来,就算将来继续领兵,那也是咱们先组建好部队,再配齐训导官,只给他们指挥权,再加上家眷留在建康,量他们也翻不出什么浪来。”
冯国用闻言点了点头,不过还是迟疑的问道,“殿下真的要用这几个人?”
鲁锦当即道,“为什么不用,他们既然敢来投我,那我就敢用,不过却不能放在一起使用。
“我听说这三人还是义结金兰的拜把子兄弟,那就偏偏不能让他们放在一起抱团,张定边扔去二方面军带兵,陈友谅掌管海军去海外,张必先就留在中枢看着,我高官厚禄养着他们,他们若是不识趣敢在我手下作乱,那到时候收拾他们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
冯国用点了点头,看来鲁锦还是十分清醒的,对于这些原徐宋麾下的部将,就算要用也总得防着一手,可不能完全相信他们。
就在这时鲁锦又嘱咐道,“对了,那个张必先,他要是来了中枢,我会让他去你的总政做个佐官,让他处理文牍事物,总参和其他部门还是太过机密,暂时不宜让其接触。
“尤其是我们现在还在对付徐宋,这就更不能让他们知道了,所以他过去之后,你注意看着他点,要是你没时间,就找个手下的文吏盯着他,但也不要防的太紧,只需看住他即可。”
冯国用当即点头道,“殿下放心,臣都明白。”
“嗯,就这样吧,等他们来了再告诉我。”鲁锦嘱咐完了陈友谅的事,再次问道,“其他方向的战事如何了?”
冯国用看了看不远处的枢密院,当即道,“殿下,要不咱们去了枢密院再说,那边有地图。”
“也好。”
于是鲁锦就嘱咐侍卫把发电机送回家去,自己转身跟着冯国用去了枢密院的衙门,听取包毓、夏煜等人的汇报。
首先是山东方面,朱亮祖出征的时间是九月十五,足足比南线的江西和中原晚了半个月,主要是他们甲胄太少,多等的这半个月是在等甲胄补充,顺便往前线囤积粮草。
和南方错开半个月,也是为了错峰运输,不然同时为三条战线运粮,即便鲁锦手里有粮食,但码头和仓库的吞吐量有限,只能如此分流减轻压力。
朱亮祖他们在九月十二接收到最后一批盔甲,从八月到九月上旬,三个铁厂一共四十天的甲胄产量都给他们了,整个二方面军一共补充了三万五千件甲胄,三天分发到各部队进行换装,十五日当天才出发,如今已经出发两日了,目前还在行军,前线应该很快就会传来消息。
得知北线暂时还没有大的战事,鲁锦也没太放在心上,只是又询问了北方元军的将领是谁,掌管情报的包毓立刻说道。
“还是上次从徐州败逃回去的那几个人,知枢密院事雪雪为主帅,参议军事纳速剌丁为左副将,太尉月阔察儿为右副将,这个月阔察儿就是殿下那匹赤霄神驹原主人也速之父。
“还有个籍贯徐州的汉人官员石普,此人是元廷进士出身,上次跟脱脱一起打过徐州,目前是大名路总管,负责掩护山东元军的右翼,主要将领就这四人。
“而且他们的兵力并不算多,上次从徐州带回去的士卒本来就没多少,这次又从山东河北等地临时招募了一批,总共只有六七万人,还分别驻扎在运河沿线,也就东昌(聊城)、东平、大名(邯郸市大名县)、济南这四个地方的驻军多一点而已,其中济南只有几千兵力,大名府有一万余,剩下的四五万全在东平和东昌。
“不过负责前线指挥的是以太尉月阔察儿为主,上次打徐州,他儿子死在我军手中,这次有意前来寻仇,此战的元军主帅雪雪,目前反而在他们最后面的河间路,似乎是在四处募兵,准备在河间路组建第二道防线。
“他们应该是知道,只靠六七万粮草匮乏的兵力,根本挡不住我军的攻势,因此提前做好了防线失守的准备,所以才会在后面的河间布置二道防线。”
鲁锦看着地图,元末的河间路跟后世的河间可不一样,最北边甚至到了任丘,就连天津这个时候也属河间路管辖,鲁锦看完忍不住心中吐槽,好家伙,你这二道防线都划到哪去了,这不都到北京家门口了吗?
于是他又问道,“元廷中枢是什么反应,他们还准备在河间继续节节抵抗,就没想着逃跑吗?”
包毓闻言当即蹙眉道,“这个暂时还不能确定,不过我已经按照殿下的吩咐,让情报局再卖一批五万石粮食去大都,用来吊住他们的胃口,顺便再隐晦的透露给他们一些消息,就说咱们这次不准备直捣大都,至于元廷会有什么反应,现在还不知道。
“不过依臣判断,就算元帝这次不跑,现在也肯定要做逃跑的准备了,主要是,元廷现在手里无兵无粮可用,即便这次咱们打完山东即止,可下次呢,他们还是无法抵挡,所以他不想死,或者被我们俘虏的话,就只能准备跑了。”
鲁锦闻言沉思片刻,还是点了点头,认可了包毓的这个判断,现在的情况和原历史的轨迹出现了巨大的变动。
主要是鲁锦连续抓住了几个有利的战略窗口,快速扩张,导致他比原历史的任何势力发展的都快,抢在郭子兴之前夺取了定远跟濠州,又抢在张士诚起事前占了江苏,接着又连续吞并江浙和安徽,这就让他现在成了各地军阀中势力最强大的一个。
原历史的朱重八,张士诚,陈友谅,都还没等发育起来就被鲁锦吞掉了,其实不仅义军这边如此,就连元军那边也一样。
像是元末后期独霸北方的李察罕,还有孛罗帖木儿等大军阀,此时同样也没发育起来,这就导致出现了一个诡异的局面。
元廷中枢在徐州之战主力尽丧之后,已经再也拿不出那么多中央直属的兵力了,就算想依靠军阀来抵挡鲁锦的大军,可连军阀这时候都没发育起来,李察罕和孛罗那点兵力,现在根本不是鲁锦的对手。
最关键的是,大都的粮食供应还被鲁锦给掐了,原历史上虽然朱元璋渡了江,可太湖周边的产粮区还在元廷臣子张士诚和方国珍手里,好歹还有他们给元廷输送粮食。
现在鲁锦也在给元廷输送粮食,但却对粮食的供给数量掐的很死,刚好够给大都那些权贵吊着命的,想凑出用来组建大军的军粮?那是真的做不到啊
所以现在的局面就成了,元廷自己无兵无粮,也没有可以倚重的军阀,等鲁锦这次打下了山东,就离大都没多远了,只要明年他再发起一轮进攻,元廷必定是挡不住的,那么就算他今年不跑,明年也铁定要跑路。
于是鲁锦就对包毓嘱咐道,“让情报局盯着大都的中枢,尤其是小铁锅和哈麻等人,注意他们有没有商量要往哪里跑,得到消息及时传回来。”
“是,我稍后就派人联系他们。”
鲁锦又说道,“还有,让大都的情报站选好人手,关键时刻可以随元帝撤退,继续跟在元廷中枢做卧底,为了以防万一,要提前做好准备,你亲自选一个可靠的人,事成后我有重赏。”
“是,这件事臣亲自安排。”包毓再次郑重的答应下来。
接着夏煜和詹鼎又汇报了南线的战事,廖永安的第一方面军在武昌耽搁了三天,十七日才继续向汉阳进攻,暂时还没消息,应该是还没打起来;
常遇春第九集团军主力十五日才抵达南昌,未作停留,当天就寻找船只搭建浮桥,大军于十六日渡过赣江,正在沿着清江逆流而上,直捣袁州路的宜春、萍乡,目前也在行军当中,暂时没什么消息。
其实到了此时,常遇春这一路已经从东西方向把江西行省拦腰斩断,江西元军的主力也已经在九江之战和余干之战消耗光了,剩下的就只剩慢慢扫荡了而已。
中原的四方面军,他们打完信阳之后,正在向着南阳前进,不过这边都是陆路,中间又没几座城池,所以一直在风餐露宿的行军,要打到南阳还需要一段时间,因此暂时也没什么消息。
鲁锦听完后又对夏煜问道,“中原方向,李察罕和王保保可有什么动静吗?”
夏煜当即道,“暂时还没有,不过前几日打下信阳后,俞将军从俘虏口中得到一个情报,说李思齐在信阳被攻陷之前,曾派人去向李察罕求援,所以李察罕应该很快就会得知信阳的情况,但是他会不会来,会派多少人来,这就不清楚了。”
鲁锦闻言当即吩咐道,“传令廖永忠的第六集团军,让他们大张旗鼓的向大名路前进,同时还要派哨骑沿着黄河北岸四处搜索,要多打旗帜。
“他们不是有一个骑兵团吗,把这个骑兵团全撒出去,给汴梁路的李察罕营造一种,我山东军团随时有可能南下黄河进攻汴梁的声势,牵制住他,让他无法动用全力去应对中原的四方面军。
“这场仗虽然打的大,又是分多路进攻,但各路之间也要打出配合来,立即给廖永忠传令,同时通发朱亮祖,让他们知道枢密院的决定。”
“是。”夏煜立刻答应下来。
安排好这一切,嘱咐几人继续紧盯着前线战报,然后鲁锦就不管了,该做的都做了,如今也只能等着前线的消息而已。
接下来几日,鲁锦依然过着每天教半天课,半天处理军政的日子,在讲完物理和化学的入门课程后,因为许多实验器材都找不到的原因,鲁锦也只能挑着给他们讲,实在不行就只能讲纯理论,然后又开始向实用方向,带着学生攻关。
连着教了两天的几何,对数,螺纹,机床原理,还有蒸汽机原理之后,鲁锦就开始给学生们分组,让他们负责不同项目的技术攻关。
先在秦淮河沿岸找个地方,建立一个水力机加工车间,然后使用手搓的车床母机,先车几根精度较高的黄铜丝杆出来,有了丝杆就可以继续升级成精度更高的铸铁车床,再加上测量用的卡尺和千分尺,他就能左脚踩右脚,不断提高机床的精度,等造出精度更高的水力镗床之后,再去制造蒸汽机。
与此同时,就在九月二十日这天,陈友谅一行人也终于乘船来到了建康的龙湾码头,当众人见到码头边停靠着一艘造型独特,浑身白漆,桅杆快要杵到天上的巨舰时,三人都忍不住发出一声惊叹。
“好大的船,好高的桅杆!”陈友谅看着那直戳天际的桅杆,忍不住仰头惊叹道。
张必先和张定边则是喜道,“大哥,看来你选对了,这样的巨舰,又是正在造的新船,一定是楚王殿下为水师建造,楚王如此重视水师,看来大哥今后必得重用!”
陈友谅闻言却道,“能不能受重用还不好说,不过这船的确好看,这船型我也从未见过,看来那位楚王的确有些本事,也对水师颇为重视,总之咱们先进城去会会他再说。”
“嗯,不过等下见到了那位楚王,你也不要太桀骜了,以前私下里骂人家的那些话,可千万别表露出来,不然恐惹人记恨,毕竟人家现在待咱们不薄。”临登岸前,张必先再次拉住陈友谅两人低声嘱咐道。
陈友谅点点头,“我又不傻,放心吧。”
说话间,三人就上了建康的码头,有随行护送的圣武军士卒立刻遣人入城通报。
而在城中的鲁锦这边,他刚从学校下课回来,就听到侍卫前来报告,说陈友谅来了,于是便直接去了中枢,让侍卫带他们过来,同时又让人给陈友谅一行人安排住处。
说起来,虽然朱重八和张士诚都在鲁锦的手下,但其实他还没亲自见过张士诚,只见过朱重八,这次鲁锦倒要看看,陈友谅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