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末:朕才是真命天子 - 第431章 拆分六部(三(补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31章 拆分六部(三(补更)
    等鲁锦讲完新朝的教育系统,众人都在沉默着思考消化,一些人琢磨着这套教学体系,突然发现鲁锦表现出来的学识,就跟这套法子教出来的一样。
    鲁锦平时展现出来的,对历史脉络极为熟悉,但对历朝一些小人物或事迹,比如一些有名望的大族,这种‘常识性’的东西,鲁锦又不太了解的样子,对儒家经典也知道一些,但都是些片段,并没有通读过四书五经,太符合他自己说的这套教育方式了.
    想到此处,陶安突然试探性的问道,“殿下以前读书时,是不是就是按照这套法子学的?”
    鲁锦闻言愣了下,没想到有人会问这个,但还是点了点头,“确实如此。”
    众人闻言顿时看向了鲁锦,陶安又好奇道,“那殿下大学时学的什么专业?”
    鲁锦当即道,“大学主修机械,就是你们说的机关术,后来读到机械学硕士,读完硕士后来又转修材料学博士去了,但是没毕业,我就回来了。”
    众人闻言顿时燃起熊熊的八卦之魂,陶安又问道,“听说殿下是从海外归来,难道蛮夷之国也有这样的学校,从小学到大学?”
    鲁锦立刻解释道,“当然没有,我是跟父母和师傅学的,我说的只是学习的流程,类比起来就是大学这样子。”
    冯国用也好奇道,“那殿下主修机关术,为何还对兵法如此精通?”
    鲁锦又说道,“我虽然没学过兵法,但我接受过军训,像是步操和练兵这种基础的东西我还是会的,而且我看过的杂书比较多,像是孙子兵法这种经典,我自然也读过。
    “另外我还算是比较喜欢军事,看过大量的军事类影片,可以说,我是见过打仗的,还有许多名将和经典战役的解析等等。”
    众人都被唬的一愣一愣的,陈遇也好奇问道,“殿下说的影片又是何物?”
    鲁锦踟蹰一下才道,“这个怎么跟你们解释呢,大概可以理解为一些神怪话本中,类似于‘观天镜’的东西,可以看到人的影像,还能听到人说话的声音。”
    众人都直接听傻了,一脸惊异的看向鲁锦。
    鲁锦当即道,“你们不用觉得是什么了不得的东西,公输秘典的物理一书中就有讲解,怎么制作影片,这东西其实就是一种记录的方式,你们所知道的记载方式,就是用笔写在纸上,而公输氏有办法把看到的景象和声音也记录下来,然后反复重放观看。
    “就比如我们今天开的这次会议,或是一场两军交战的场景,用机器录制成影片,数十年,乃至百年之后,我们都已死去,但后人还能看到我们现在的样子,听到我们说话的声音,并不是什么仙术或是妖法,谁学了都能学会。”
    “但还是令人难以置信,怪不得公输氏会自比鬼神。”秦从龙顿时感慨道。
    冯国用也追问道,“那殿下有没有把那些影片带回来?”
    “没有,都烧了,如此机密的东西,带不走的当然要毁掉,我连公输秘典的原本都没带回来,现在这一套还是我回来后凭着记忆默写出来的。”鲁锦顿时胡诌道。
    “那真是太可惜了。”冯国用忍不住惋惜道。
    “没什么可惜的,我的老师说过一句话,一切财物都只是身外之物,都可以抛弃,这些本来就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只有学到的学识才是你自己的,谁都不能把它夺走。
    “所以只要我还活着,只要公输秘典还能传下去,那些神奇的东西早晚能复现出来。”
    众人闻言这才点了点头。
    “好了,不说这些,关于教育部,谁还有什么要说的?”鲁锦又问道。
    陈遇闻言再次问道,“刚才殿下说,大学上面还有硕士和博士,那又是什么?读完了大学还要继续读吗?”
    鲁锦当即解释道,“不错,大学的专业课,只能算是本科,本科之上,若是对你所学的学问继续深入探究,就还有硕士和博士可以继续攻读,你们儒生不是也有五经博士吗?”
    “那新朝的大学也有这些硕士博士吗?”
    “当然有,不过那就是偏学术一些的内容了,本科之上,就不是师傅教你了,得要你自己钻研探索,提出新的东西,相当于你们儒生的开宗立派,提出新的学说,且要得到别人和老师的认可,才可升为硕士,博士。
    “读到硕博之后,可以报考科工两院的职务,也可以留在大学中任教,做大学教师,将来升为大学教授,乃至于校长,然后继续为朝廷培养新的人才,当然也可以去考公从政。”
    众人了然的点了点头,这时汪广洋也再次说道。
    “若是按照殿下的要求,重新编写一套从小学到高中的教材,甚至还有大学各类学科的教材,要精通那么多事物,还要编写出让全天下都认可的教材,这是个很大工程啊,不亚于修一套史书,可能会需要很多人手。”
    “确实如此。”鲁锦当即道,“今年九月不是还要办一次科举吗,到时候可以再选一批学识渊博之人,专门去教育部编书。
    “另外大学的专业课,也可以从民间征集相关书籍,然后由教育部整理编写成教材,还有征辟民间在野的人才,你们有什么认识的大才,也可以向我举荐。
    “数学和自然科学方面,我会让孟智方来主持,根据公输秘典来编写,然后我亲自审批,这样人手应该就够用了。”
    众人这才点了点头,鲁锦这时突然又说道。
    “说起编教材,还有三件事,刚才差点忘了说。”
    陈遇问道,“殿下所说的是什么事?”
    鲁锦当即道,“配合编写教材的,还要推广拼音,也就是声韵,韵书那些东西,另外还有推广白话文,现有的文字也需要进行简化,以此来降低学习难度,让更多人都能学的会,学的快。”
    众人闻言顿时皱起了眉头,鲁锦说的简单,可是这三件事每一件丢出去,都是能引起朝堂乃至社会大讨论的事情。
    李善长当即道,“韵书臣还能理解,各朝基本都有编写韵书,可殿下说的推广白话文和文字简化又是何意,为何一定要这样做?”
    鲁锦立刻解释道,“推广白话文,是为了给推广科学教育做配套的,公输家的学问和儒家经典不同,用词务求精准,严谨,必须没有任何歧义,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冰就是冷的,火就是热的,不容任何人质疑,而用文言文,是做不到这些的,只能用白话文。
    “就像你们的儒家经典,一句话能有好多种解释,为了怎么解释经书,甚至还出现好多儒门学派,互相之间能打出狗脑子,而这在公输氏的学问里,只会在不确定的新领域才会出现,一旦确定下来,获得大家的共识,那就是天地至理,不容任何人质疑!”
    众人闻言顿时眉头皱的更深了。
    鲁锦则是继续解释道。
    “我举个例子,比如论语中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你们都是这么学的吧?”
    众人当即点了点头,鲁锦又问道,“谁说一下这句话的解释?”
    汪广洋立刻道,“此句出自《论语·泰伯》,意思是‘可以让百姓遵从圣人的指引,不需要让百姓知道为什么’。”
    鲁锦又问道,“那为什么不让百姓知道为什么呢?”
    “因为圣人之道艰深难懂,百姓不易知晓,只需要知道这么做是对的就行了。”
    然而鲁锦这时却说道,“这是你们学的论语,可是我的老师却给我讲过这句话的五种不同的解释。”
    “.五种?”汪广洋顿时愣住,心中生出一种不祥的预感
    “没错,一种便是刚才说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第二种,‘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第三种,‘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第四种,‘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第五种,‘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此言一出,在场的儒生顿时炸开了锅。
    “这这这这.圣人经典,怎能如此解读?!”
    “这说法倒是新鲜,我倒是觉得这第二三种,可能更符合圣人的本意。”
    “荒谬!”
    “有什么荒谬的,细细想来,这五种解释居然都能解释的通,想出这五种解释的才是真大儒啊。”
    “什么真大儒,分明是歪理!”
    鲁锦就这么默默的看着他们,一群人差点都打起来了,所以怕什么儒家,光一个新朝的儒学经典的释经权,就够那些儒家门派互相打一辈子的,想联合起来反抗鲁锦?那也太高看他们了。
    一个断句和标点符号,轻松拿捏这帮大儒。
    啪啪啪————
    眼看众人争论起来没完,鲁锦当即拍了拍手,“好了,肃静!
    “我今天不是来听你们上经筵课的,我也不想知道这句话究竟怎么解释,我举这个例子只是想向你们证明,传统文言的歧义太多,不够严谨。
    “就拿刚才这句话来说,哪怕是按你们学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如果当初孔夫子说的是白话文,哪还会有这么多歧义让你们争论?如果他说的是白话文,那圣人的道理还会那么艰深,让百姓看不懂,学不会吗?这句话本身就是推广白话文的意义!”
    众人闻言顿时闭了嘴.
    鲁锦则是继续说道,“我再举几个例子,公输秘典的物理一书中,关于爆炸的定义,是这么说的,‘在有限的空间内,急速的燃烧产生爆炸’,请问这句话用文言怎么写,才能表达的精准且无歧义?
    “还有物理光学一篇中,光在同一种均匀的介质内,呈直线传播,这句话用文言该如何写?
    “物理电学一篇中说,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会产生电流,这是人造雷电最基本的原理,如果你表达的不够精准,学生就听不懂,学不会,那就造不出发电机,你连电都发不出来,又何谈掌控利用雷电之力呢?
    “这就是推广白话文的意义!”
    这次众人终于点了点头,但是陶安却继续皱着眉问道。
    “殿下推广白话文的用意,臣是明白了,但是臣还有个疑问。
    “臣不怀疑公输氏有能制造雷电之法,可是如此逆天的仙法,臣听殿下的意思,是要放到学校里,传授给寻常的学生?”
    “对啊。”鲁锦当即点了点头,“不传授给学生,谁给朝廷干活,你指望让我自己去造电报机吗?”
    汪广洋立刻问道,“电报机是何物?”
    “电报机,顾名思义,就是用雷电传输塘报的一种机械,可以万里传信,瞬息而至。
    “我举个例子,比如将来在建康和大都之间拉一条电报线,居庸关外的圣武军哨骑发现元虏残部正在集结大军,准备叩关,这个时候哨骑立刻到大都的邮电局,往建康的朝廷这里发了封电报,一盏茶的时间,咱们就看到了边关有警的消息,这个时候元虏的大军还在百里之外呢。
    “那么我们就可以立刻从建康,给居庸关附近的圣武军驻军发去电报,命令他们去居庸关支援,又是一盏茶的功夫,大都附近所有的驻军就都收到了枢密院的命令,等元虏的大军赶到关下时,我们的增援也早就到关城上了。
    “甚至我们还可以利用时间差,提前派一支奇兵去埋伏在元虏的必经之路上,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或是派出两支奇兵,迂回穿插到元虏的背后,配合守关的将士打他一个前后夹击,将来犯之敌全部歼灭在关城之下,一个也别想活着回去!
    “如此军国重器,你们说要不要造?”
    众人顿时听的目瞪口呆,冯国用当即追问道,“殿下,真有这种万里传信,瞬息而至的神器?”
    “有啊,我不是说了,电报机。”鲁锦肯定道。
    “若是真有,那当然要造!有了这电报机,便可保边关无忧了,胡人再也别想寇掠我国疆土!”冯国用顿时激动一拍大腿说道。
    李善长这时突然问了一句,“那这什么电报机,造一个从建康到大都的,不知需要多少钱粮?”
    众人闻言也纷纷看向鲁锦,只希望这逆天的神器不要太贵。
    鲁锦想了想才说道,“有线电报这东西,电报机是最不值钱的,贵的是中间那根电线,我之前算过,从建康到大都,有两千二百里左右,拉一根电报线,大概需要一千贯铜钱,也就是差不多七千斤好铜,换算成银子的话,一千两银子差不多就够用了。”
    有线电报只需直径0.5毫米的镀锡铜线,裸线就行,不用包什么橡胶,镀了锡也不会生锈,一公里的铜线重量,差不多是六斤半,北京到南京,1100公里左右,所以是不到七千斤铜。
    也不用觉得拉铜线有多难,因为不需要很长,只要做到200米一根就行,中间用继电器连接,50米立一根木头电线杆,四根电线杆加一个继电器中继就行。
    其实电线还不是最贵的,相比起来,可能电线杆更贵,因为从南京到北京,这一千公里可能需要两万根木头电线杆.
    但好处是,一套电线杆上面可以架设好几条电报线,这样就能把成本分摊下来了。
    至于电源,可以用手摇发电机,或者铅酸蓄电池,每十公里在电线杆上放一个电池箱,一千公里也只需一百个电池,在沿线的内卫军,每个县成立一个通讯连,负责巡视线路,更换电池,负责日常维护就行。
    众人顿时面面相觑,他们都已经做好这神器的造价贵上天的准备了,结果鲁锦来个这.一千两
    一千两对于普通人来说,或许是一笔巨款,但是对于朝廷来说,那就是九牛一毛好吧,一千两建一个战略价值极高的基础设施,怎么看都值啊!
    李善长也惊讶道,“这么逆天的神器,造价竟然如此便宜?!”
    “便宜吗?还好吧,其实我只是算了需要多少铜料的材料钱,还没算加工的工本费和施工的安装费用呢,只是需要大概七千斤铜而已。
    “至于电报线的费用,你们可以这么算,差不多每一百里,需要三百斤铜,一千里就是三千斤铜,以后就别再问我报价了,就按照这个距离折算就行。
    “还有,其实建这条电报线,朝廷是不用钱的,甚至还能赚钱。”鲁锦当即说道。
    “这还能赚钱?怎么赚钱?”众人闻言顿时面面相觑。
    鲁锦这才解释道。
    “我的想法是,以民养军,反正都是要建设线路,那拉一根是拉,拉两根也是拉,不就是一千两一条线吗,干脆直接拉三根,一条军用线路给枢密院专门用来传递军情,一条给政务院传输政令,最后一条留作民用。
    “在建康到大都沿线各城开设邮电局,向民间开放收费电报业务,我举个例子,比如将来迁都到燕京去了。”鲁锦突然看向陈遇说道。
    “就比如中行先生,老家就是这建康的对吧。”
    “正是。”陈遇当即点了点头。
    “那假如将来迁都后,你去燕京做官,非常想念家人,或是有什么事要跟家里交代,可是写一封家书派人送回建康的话,即便是走运河漕运,至少也需要18天的时间。
    “但现在有了电报,你只需到燕京当地的邮电局,给建康的邮电局发一封电报,写明收信地址,你上午发完,最迟下午就能送到你建康的家人手中,如此便捷的通讯方式,朝发夕至,帮你送这封信,收你二三十文钱,你愿不愿意用电报?”
    “当然愿意,若是派一人回建康送这封信,光是路上的餐旅费,又何止二三十文钱,派人跑一趟下来,一天的饭钱恐怕都不止二三十文,而且还没有电报那么快捷。”陈遇当即说道。
    鲁锦顿时摊手道,“这就是邮电局的民用付费电报业务,只要是电报沿线的城池,都可以用这条电报线传信,邮电局收取一些费用,百姓也能更加方便,朝廷用不了多久,靠收送信的电报费,就能把建设成本收回来,之后除去日常的维护成本,剩下就都是赚的了。”
    众人互相对视一眼,好家伙,还真能赚钱,自家这位主公真是绝了,这也能让他想出赚钱的法子.
    李善长又问道,“那这种电报线,除了建康到大都,到其他地方也能修吧?”
    “当然,你只要有钱,想修到哪里都可以,再从建康拉一根线到四川,到湖广,到广州,到兰州,到甘肃,到沈阳,到高丽,朝廷坐镇中枢,随时都可以联络四方,政令和军情都能瞬息而至!”
    众人顿时被鲁锦描述的那场景听的两眼放光!神器啊!
    陈遇又道,“那岂不是还要在全国各地设立邮电局?这得赚多少电报费.”
    众人好似被提醒了一般,冯国用当即问道,“殿下,电报这军国重器,还有邮电局,将来要交给哪个部来管理?”
    还不等鲁锦说话,秦从龙就率先说道,“这邮电局主要是对民间开放送信业务,我看应该放到政务院的部门里,枢密院还是别掺和了吧。”
    好家伙,这是见到能赚钱了,都开始抢业务了.
    “咳咳。”李善长当即咳了两声,提醒众人道,“听殿下安排。”
    鲁锦这才道,“本来我是打算放到后面拆分工部的时候再说的,既然你们现在问了,那就现在说吧。
    “我是打算将工部修桥铺路的工作,从工部分离出来,再加上全国驿道的修建和驿站的运营,还有这电报线路的建设和维护,全国邮电局的运营,全部放到一起组建一个新部,就叫交通邮电部。
    “反正都是修路和送信的邮递业务,不如都放到一起,还方便管理,你们以为如何?”
    众人闻言顿时点了点头,秦从龙也捋着胡子道,“如此安排甚好,合情合理,这交通部的名字取得也好,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桃源记中的名句啊。”
    陶安这时却再次说道,“殿下,臣还有个问题。”
    “你说。”
    “这电报机既然是如此重要的军国利器,要不要把教电学的课程放到大学里面教,如果在初高中里面教,会不会把这机密泄露出去?”
    众人闻言顿时又看向鲁锦,是啊,这么重要的东西,怎么能随便什么阿猫阿狗都能来学。
    鲁锦却当即说道。
    “等全国的电报网建成,可能会有几万里,你是准备让一群大学出来的进士,去这几万里电报线上每天巡视,检修,维护,让这一群进士,去电报局里坐班,每天帮百姓发电报是吗?”
    “这”众人闻言顿时就明白,这技术是捂不住了。
    鲁锦又说道,“我再给你们举个例子,燧人氏发现了人工取火的方法,但他却不教百姓火的使用方式,于是百姓不知火为何物,胡乱使用,然后把自己烧死了。
    “公输氏发现了人工发电的方法,却不教给百姓电的使用方式,于是百姓不知电为何物,胡乱使用,然后把自己电死了。
    “这发电与生火一样,火用的好了,可以拿来煮饭冶铁,电用的好了,可以万里传信,但用不好了,那是一样会致人死命的,你就算不教给百姓发电之法,起码也要告诉百姓电应该如何使用吧?”
    陶安顿时惭愧道,“臣明白了,是臣愚钝了,多谢殿下教诲。”
    鲁锦不在意的摆摆手道,“好了,不说这个了,说回白话文和简化汉字,谁还有要问的?”
    汪广洋顿时举手道,“殿下,白话文我们知道了,这字为何又要简化?”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