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诸天,躺赢证道 - 第318章 伏金公,栓意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18章 伏金公,栓意马
    却说这西凉国都城之外,有一山,山中有落胎泉,曰解阳山。
    往年,这解阳山上荒芜,雾霭毒障遍布,只有一条人人常走,直通落胎泉的小路。
    不过在约莫十年前,有两位仙姑降驾于此,施展无上妙法,化去满山毒障,乃立一净土。
    “怪哉怪哉,小僧观这落胎泉地脉水系,似是和那子母河同出一源矣。”
    弥勒菩萨随着周承登山,目运法眼照见十方,心中疑惑不定。
    那子母河,分明邪水,孕生婴儿也是鬼婴,为何会和这落胎泉水系勾连?
    “菩萨慧眼,这落胎泉和子母河,本就同出一源。”
    说话间,周承轻点半空,日月星斗恍若倒转,映照上古岁月。
    遂古之初,自李老君开辟以来,太阳星原贞有十,高悬九霄之上。
    倏然间,画面一转,便看到十日乱地,被羿善开弓,射落九乌坠地,只存金乌一星,乃太阳之真火也。
    今天地有九处汤泉,俱是众乌所化,那九阳泉,曰:香冷泉、伴山泉、温泉、东合泉、潢山泉、孝安泉、广汾泉、汤泉以及濯垢泉。
    看到这里,弥勒菩萨自然心有所悟:“初始真人的意思……这落胎泉和子母河,乃是九大阳泉其二?”
    “错了,这落胎泉,本名便叫香冷泉,至阳转阴,方为冷泉。盖因上古时期,此处建一国度,曰:那劫国。有国中抱胎妇人,饮此山中泉,竟无痛而落子,故此扬名。”
    “而后此国中诸贵妇大妻闻言,便常遣人取水,以此让家中妾室无子。”
    “婴魂未诞而殒,本就怨念滔天,时间一长,这积攒的怨气和那香冷泉极阳转阴之气交媾,故此生了这子母河。”
    “若饮子母河中水,便是鬼婴转世,可再续一命。”
    “岁月变迁,世事时移,便有了如今的西凉女国,子母泉水之下,若生女婴则收养,若生男婴则溺死,或作为货物,卖予通天河彼岸。”
    “我那两位故人在此山上,便是为了渡尽这泉水中,千百年积淀的万万怨气。”
    听闻周承讲述完前因后果之后,弥勒菩萨神色肃然,合十道:“真人的两位故人,当为大功德矣。”
    说话间,周承和弥勒菩萨,便臻至山中胜景,氤氲法华缭绕净土。
    “落胎泉已干,勿要再……嗯?”
    一道清冷声音,自那法华净土中响彻,似是在警告来人。
    不过话音不曾落下,便注意到了周承。
    咻!
    灿然华光流转,朵朵白莲地上生,万般璎珞天上垂。
    便看一麻衣女子浮现而出,容颜惊世,长发盘髻,只插树枝一根作簪。
    “你……气息怎变化如此之大?”
    虞韵惊疑不定的看着周承,她发现自己能看穿周承的境界了。
    这简直就是一个不可能的事情。
    帝者领域,一旦踏足就是踏足,不存在被斩落的可能。
    就算杀死帝者,若不动用无上法力抹掉岁月痕迹,照样也有复活的可能。
    而周承更是帝者之上在升华,于祭道领域中修成无限,按照周承自己所说,超脱之下无敌。
    “到了我这个层次,境界已经如同虚妄,如今的我照样勘破大衍五十,大道三千。”
    虞韵不着痕迹的点了点头,而后看向跟在周承身侧的这位僧人。
    “这位是?”
    见状,弥勒菩萨连忙自觉,向前合十介绍:“小僧弥勒,乃追随初始真人,求一个佛道。”
    “弥勒?那不是东来佛祖吗?”
    虞韵看向周承,在周承所在世界中,有弥勒佛祖的传说和经文。
    “小,小僧是东来佛祖?”
    弥勒菩萨一怔,不确定的看着身旁的初始真人。
    “韵儿,你又泄露天机。”
    周承看似斥责虞韵,实则也在给这句话做一个背书。
    弥勒菩萨闻言,道:“还请真人指点,以传小僧真法,若小僧未来当得作佛,愿奉真人为佛师矣。”
    周承遂笑道:“菩萨着相了。”
    弥勒闻言浑身呆立当场,双眼再度清明,泛起佛光:“多谢真人点化,否则小僧心中明镜将染尘矣。”
    “心中明镜?心中何曾有明镜。”
    “所谓佛道,不过一个悟字。”
    “故我无经传给菩萨,唯有一句话,修佛道,乃悟禅机矣。不立文字,不传经文,见心即佛,觉悟为佛。”
    “至于如何悟得禅机,菩萨不若去这西凉女国走一走,在这牛贺洲上转一转,或有所悟。”
    周承的声音也不宏大,如当初老君说法之时一般,其声不宏,其意不伟,却另含禅机。
    弥勒菩萨闻言,法华大放,喃喃轻语:“心中何曾有明镜?”
    良久之后,弥勒菩萨这才回过神来,向着周承躬身行礼,而后奉送佛经三卷。
    “真人点化之恩,小僧不敢忘,愿深入平凡,感悟禅机,不负真人所期。”
    目送弥勒真人远去之后,周承的目光这才看向虞韵:“你气息为何不对?”
    虞韵闻言,无奈道:“还不是怨你那同命契约,太微华那蠢货犯病,连带着我也倒霉。”
    “她,嗯!?谁给她套的箍?”周承面色微沉。
    楼观道内,太微华端坐水榭之内,一袭白裙流仙,神色端庄。
    不过在太微华额头上,有一精美配饰,恍若万千微星交织,此时正在熠熠生辉,使得她眉头紧蹙,似是承受痛苦。
    “自己修的法,怨不得旁人。”
    虞韵将来龙去脉讲清楚了。
    太微华和她不同,她本身就已经臻至道祖层次,算是踏入了帝境领域。
    放在这一界,也是仅次于混元道果的旁门大神通者。
    而太微华便差很多,以她这般修为,放在这一界也不过就是一炼就法力,明晰因果的天人。
    故此,太微华便欲修这一界的法,按照周承所言,这一界的无极大道,已经算是和周承同一个层次的存在。
    不过此界修行法甚多,太微华打听一番之后,便听闻了金丹大道的莫大名头。
    而后太微华便开始求道访圣,最后遇到老母明君,得传金丹正道。
    按照那老母所言,太微华心性太差,心猿难伏,故传了太微华一个紧箍法。言明此法之厉害,但凡心随幡动,必叫其痛不欲生。
    “我当时正在寻自身的机缘,就感觉一阵头痛难捱,自是那同命发作。”
    虞韵有些无奈,将自己的经历也讲述给周承。
    在沿着同命找到太微华的时候,太微华被这紧箍法折腾的不轻,正在求那老母明君,收了这神通。
    那老母也没办法,这紧箍法乃心猿法,化焦虑心、郁结心、烦躁心、恼怒心等诸心为箍,自己心不净,这箍儿便摘不下来。
    当然,也是没有取巧的办法。
    老母也说只要修那无情道,当成无缺天心,再无情牢欲网的牵绊,可太微华便是被折腾的要死,也不愿修。
    “当时我将见那老母明君之时,看到这蠢物凄惨,还产生些许摩擦,不过那老母也算和善,不曾与我计较,反指点我这香冷泉所在,能压心火,助这蠢物收伏心猿。”
    虞韵一句一个蠢货,显然是对太微华异常不满。
    看不清楚自己的能耐,还追求劳什子金丹大道,给自己整得凄凄惨惨,还连累她。
    周承哑然,摇了摇头:“走吧,去看看她。”
    水榭之中,入定的太微华并不曾察觉到有人到来。
    太微华心性无定,起心动念间常引心猿发作,故这数年以来,多是入定,进入忘我之态。
    “金丹道确是正法,韵儿也可修一修。”
    面对周承的调笑,虞韵摇了摇头:“待我日后证得混元,走到路尽,再说吧。”
    所谓混元道果,便是与道同在,悟得万般玄妙,走到道之尽头。
    至于无极大道,乃是立足道之外,方称无极大道。
    这人世间明确的无极道果,便只有两位。
    一位乃是玉皇大天尊历经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十二万九千六百年,方证无极混元大道。
    另一位乃是灵山世尊,在过去作佛,在今世涅槃,渡十恒河沙劫数,方证无上正等正觉。
    这两个境界都是一个意思,就是叫法不同。
    至于三清,乃是天道圣人三身矣,最初之始,远超祭道领域、混元道果,便是超脱者,也不一定能全知一切概念世界,所有太始之境。
    周承见状,也不在废话什么,翻手掏出两枚锦囊:“此是伯阳先生所赠,送给你和太微华的机缘。”
    虞韵目光望向那两枚锦囊,其中一枚上有凤篆曰韵,另一个则是华。
    “嗡!”
    灿烂霞光缭绕,虞韵打开锦囊,便见一枚金丹浮现出来。
    那金丹,灿灿生辉,丹成九转,十恒河沙般的星海寰宇层层迭迭,在其中若微尘般明灭不定,正所谓无量须弥纳芥子,亿万宇宙烩金丹。
    “这金丹……有些意思。”
    周承眉心天眼张开,顿时便洞察了这金丹的真谛。
    这丹不是让吃的,而是让悟的。
    虞韵也目生重瞳,照破虚妄,认真观摩这丹中诸世,心中似有所悟。
    “伯阳先生大德。”
    虞韵感慨一声,伸手屈指勾上周承的腰带,便要往里走。
    “你这……华儿在入定,你这般,不是扰她心猿,你也跟着受苦。”
    “那如何?我自是受得住,她受不住是她的事,谁让你当时怕我欺辱她,契成同命?”
    ……
    一番荒唐过后,周承重新盘坐。
    此番荒唐,自有意马作祟,二神推波助澜,欲要迷周承本心,让其沉沦。
    就连虞韵都察觉出周承心境有变,似有沉迷鏖战的意思。
    “真不知晓你们所修的金丹道,究竟是清心道,还是纵欲道。”
    “自是清心道,不过是识欲不愿作缚,鼓动意马而已。”
    周承笑着说道:“你且去照顾一番太微华吧,此番受苦不轻。”
    “哼,活该。”
    虞韵银牙暗咬,一番荒唐,那太微华心猿动的厉害,使得她都影响极大,变得脆弱,连连道饶。
    目送虞韵离去,周承长吐一口气,盘膝而坐,神入肺腑。
    煌煌心火已是焚了数年,只见此处光灿灿,圆坨坨,恍若有一枚金丹在熠熠生辉。
    若是细看,则能看到,那岂是什么金丹,分明是一无字金书。
    这便是周承的金公之相,乃太始也,既是无字之书,又是包涵亿万玄妙之书。
    “焚心数载,今日金公出炉矣。”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日日烈火焚心,当有今日金公出世。
    周承自修行之始,最不缺的便是这精诚毅力,故此降这金公,整个过程无甚变故,不过水磨工夫尔。
    外界,周承张口一吐,金光闪过,便见一卷金策浮现,当曰太始天书矣。
    嗡!
    紧接着,又是一点太初神华映照,两者升腾,演化初始天书。
    “如此,合该栓意马!”
    周承心念一动,再入肾府,只见此地神台高筑,清气升而浊气降,整合降本流末,阴阳和合之意。
    咻!
    黑白两炁闪过,瞬间便消失在原地,躲避周承的目光。
    不过还是被周承看清楚了自己的意马之相,乃是一阴一阳两个鱼儿,既是符合意马那阴阳和合欲望根的本相,又呈现先天五太中那太极之相。
    “太初、太始、太极……莫非我剩下的木母、黄婆两神,乃太素和太易?”
    “不可能,岂太易之相?太易之相为无。”
    周承沉思片刻,便摇了摇头。
    想太多亦是无用,待过了意马关,再去看那木母便是。
    说话间,周承抬手一伸,直接探入那清浊之气中,轻而易举的便攥住了两条黑白鱼儿。
    伏意马,就得要一个快字。
    意马一旦开始作乱,时间拖得越长,便越容易沉迷其中。
    “鱼儿鱼儿,还不归位?”
    周承元神熠熠生辉,一手捧初始天书,另一手禁锢着那意马双鱼。
    “嗡!”
    黑白二鱼交融,化一阴阳图,嗡嗡旋转,引动万般欲念,千般祸根。
    周承元神哈哈大笑,而后一掌拍出,生生将这阴阳图打碎,重新化作两条衔尾鱼儿。
    这次,周承直接放开了两只鱼儿,不过相比于此前,这鱼儿重视不跑,化作两道根源之炁,落在元神脑后缓缓旋转,呈一阴阳轮。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