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从小佐领到摄政王 - 第307章
年前几日, 京中有名有姓人家,尽去雍王府和胤禵的郡王府参宴去了。
胤祺、胤祐两座同样宴客的府邸不说门可罗雀吧,也算寡淡无味了。
雍王府还好说, 本身就是一座亲王府,规制齐全,宴客那是有标有准,加之佐领门人都来帮忙, 来再多的客也装的下,宴的下,绝对不会出现抬高踩低的情况,来者都是客,都有一份待遇,十分的体面。
胤禵的郡王府就差些意思,虽然封王,但还是一座贝子府。
门人佐领也不多, 财务上, 也跟不上,整体上, 未免逼仄了些。
但好在底子在,这是一座皇子府,当年分府,划地盘建规制都是按照亲王去的,所以,中轴线上的大殿也是有里有面儿。
地方上是狭小了, 那也没问题, 让周围民居搬了就行了, 反正, 早晚要搬的。
此举,惹的旗人子弟怨声载道,就不足为外人道了,难道你还能拿到靖郡王耳朵边说去不成?
德亨晋升贝勒,按说也是要宴客的,他同样是一座国公府,为了体面,他也可以向胤禵学习,但没有。
大过年的,他不会如此造孽。
他以老公府太夫人已是弥留为借口,只宴请亲朋一日,在国公府正堂摆上几桌,夫妻同坐,不做拘束,吃喝赏乐一番,也就罢了。
国公府需改贝勒制,要等年后再定时间破土,德亨趁胤禛给宝儿取名字时候提了一嘴,胤禛很满意德亨事事找他拿主意的做派,跟他道,年后改建制先紧着胤禵那边,他这边,不急。
德亨也的确是不急,就应了。
宝儿最后取名一个“琏”字,永琏。
弘晖取的,胤禛定的。
宝儿终于有名字,但德亨还是宝儿宝儿的叫,上下就都跟着叫了。
年前各种大祭,祭天地,祭祖宗,天坛、地坛、太庙,都需要皇帝亲临祭祀。
实际上,康熙帝已经很多年没有亲祭了,都是点臣子去,今年也是一样,他点了胤禛代行天地祖宗大祭。
此圣命一出,整个京城小小沸腾了一下。
他们都以为,会是风头正盛的胤禵。
毕竟,今年大事,乃是西北平叛,准噶尔覆灭,胤禵是大将军王,他是代天子亲征,是大军之总裁,不管下头人立了多少、多大的军功,也全部都是他的。
若是代行天地大祭的话,也该是胤禵去,至少今年该是他去。
康熙帝也并未忘了他,带着众皇子皇孙去奉先殿祭祀时,让他走在最前面,“皇长子”胤祉都要靠后了。
今年大小祭祀以及元旦大典德亨都没有参加。
老公府的太夫人仙逝,他带着父母妻儿全家去老公府服丧,也向朝廷报了丁忧,康熙帝也批下来了。
倒是避开了这一场“热闹”。
对此,务尔登很是愧疚难安。
叶勤替他请旨回京尽孝,他收到京中圣旨后,立即回京,紧赶慢赶的赶到了,见了老母最后一面,送走了老人。
但对如今的德亨来说,这是一个压制,正该他风光无限之时,因为一场丧事,喜气顿失。
德亨本人还要守孝一年。
不仅是德亨的损失,更是他们这一支整一族的损失。
唉,那又如何呢,只能说,太不凑巧了。
德亨倒是觉着时机正好,族中青壮更新迭代,一些人退下了,一些人起来了,起来的这些人,跟谁交往,站的是谁的立场,都能在这场丧事中显露出来。
总不能,跟着享了他的荣光,做些吃里扒外的事吧?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一族一家,皆有分说,这次就可以趁机好好分说分说。
朝廷之上,开年第一件事,就是准备康熙帝登基六十年大典,以及庆贺康熙帝七十大寿,千叟宴。
两者合二为一,时间定在正月上旬,分两个批次。
第一批次,以八旗满洲、蒙古、汉军文武大臣官员,及致仕退斥人员,年六十五以上者六百八十人,宴于乾清宫前。
第二批次,以汉文武大臣官员及致仕退斥人员,年六十五以上者三百四十人,宴于乾清宫前。
皆命诸王、贝勒、贝子、公、及闲散宗室等授爵劝饮,分颁食品,所不同者,宴请汉人时,礼御制七言律诗一首,命与宴满汉大臣官员各作诗,纪其盛名,曰千叟宴诗。
要德亨说,这个千叟宴办早了,因为,元宵节前后,两广总督杨琳加急奏报,安南国、暹罗国、琉球国、缅甸国、吕宋国、爪哇国、马六甲国等南洋藩属,另有葡萄牙、西班牙、英吉利、法兰西、丹麦、瑞典等外洋之国,纷纷遣使来请,欲北上贺皇上万岁无疆。
若只是一两个小国等来贺也就罢了,可数一数,竟不下二十之数,且多有未曾听闻之国,皆来朝贡,那就不能等闲视之了。
这也是杨琳的想头,这等万邦来朝的场面,他报上去,岂不龙颜大悦?
等杨琳奏报送至康熙帝案头,康熙帝果然龙颜大悦,立即招来现任步军统领兼任理藩院尚书隆科多,要他筹备万邦来朝贺事宜。
事情虽然交给了隆科多去办,但康熙帝还召了养病在家的阿灵阿来问计。
前些年阿灵阿病了一场,眼看药石无效,从虾夷岛赶回来的阿尔松阿带来了日本国和朝鲜国的名医,也不知道是哪一条对了症,反正阿灵阿的命是抢回来了,只是整日里还是病恹恹的,不是一步三喘,就是时不时咯一口血,看着让人揪心的很。
无法,康熙帝只得留着他议政大臣的虚衔,理藩院尚书职位另让人坐。
在康熙帝看来,隆科多做步军统领做的甚和朕心,做理藩院尚书,差些火候,所以,他召来阿灵阿问计,如何将这万国来朝国宴办的有声色。
阿灵阿不愧是老理藩院尚书了,他提出了第一点,万国来朝,语言沟通这一块要如何处理。
语言沟通是大事,当年,为了能更好的处理中鄂问题,康熙帝还特地下旨,让马奇筹办鄂罗斯学馆,学习鄂罗斯语言,以期能将鄂罗斯文翻译成清文,然后书面函复对方,以达到准确沟通的目的。
如今中鄂已经建交多年,鄂罗斯人甚至还在朝阳门内建了一座东正教堂,专门处理中鄂事务,其中好处,康熙帝已经尝过了。
如今,又有他国来朝拜,语言方面,的确是重中之重的大事。
这也很好处理,康熙帝道:“德亨不是在京吗,和外邦沟通,交给他就罢了。”
阿灵阿摇头,道:“恕老臣直言,如今京中多变,雍王府风头过甚,非长久之兆,为平衡计,端平贝勒,还是安心守孝为上。”
康熙帝不语。
这是不高兴了。
阿灵阿心突突的,但他坚持。
出头的椽子先烂,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儿子已经绑在德亨这条大船上下不来了,为了儿子,也是为了钮祜禄一族,趁着康熙帝还看重他,阿灵阿必须将德亨这把火给烧稳了。
雍亲王和靖郡王已经暗中斗起来了,为了不让雍王府过于一边倒,压的靖郡王府狗急跳墙,阿灵阿都打算找德亨说道说道了,可巧,老公府的太夫人没了,可不是老天爷都在帮忙?
那位太夫人真是知道疼儿孙的,没的太是时候了,端平贝勒哎,您就安生在家守孝吧。
避避风头。
良久,康熙帝问道:“你既有此虑,可有解决办法?”
阿灵阿心下先松了一分,提议道:“端平贝勒之女弟,从小跟在其兄身侧学习洋文,其兄不在京之时,俄罗斯学馆也多仰仗她经营打理,昔年臣等有洋文之上的难处,也多赖她帮忙文译。皇上可召她前来,考校一二,若果真得用,可特简征用之。”
一个无爵无位的宗室女子,她出来帮忙培训几个洋文弟子,再接待一下外国使臣,不碍大局,无涉立场,真的再合适不过了。
康熙帝也明白了阿灵阿的意图,沉吟问道:“德亨的胞妹,可是叫……”
阿灵阿忙提醒道:“萨日格,那位二格格名唤萨日格。”
“对,朕依稀记得,就是叫萨日格的,前些年,老四家的常带进宫来给太后请安的。”康熙帝也想起来了。
“你既如此推崇她,朕就传她来考校考校。”
老公府的丧事刚办妥当呢,整个国公府都静悄悄的在家守孝歇息,突然就有乾清宫的太监在四福晋带领下上门亲传旨,都赶快开中门摆香案接旨同时,心里犯嘀咕:他们家大爷这几日都老实在府上,也没干什么呀,怎么就突然来圣旨了?
结果,天使一开口,圣旨是给萨日格的。
众人更加疑惑了。
等宣旨完毕,众人那就更是疑惑加迷茫了。
理藩院顾问,这是个啥差事?
萨日格双手捧着圣旨,也是蒙圈的,眼睛一个劲儿看德亨,让他给她个解答。
德亨向她摊手,这真不关他的事儿,他也是才知道的。
纳喇氏走到四福晋身侧,眼巴巴看着她。
四福晋唇角挂着庄重有礼的笑容,拍了拍她的手,让她安心,然后对萨日格道:“好孩子,快去将圣旨奉给祖宗,然后随我进宫,去…给皇上谢恩。”说着,给同来的依尔哈使了个眼色。
依尔哈忙去拉着萨日格朝宗祠方向去。
四福晋和纳喇氏招待天使,等萨日格换了一身新衣出来,她就带着她,随天使进宫,去拜见康熙帝,谢恩。
等人一走,纳喇氏就问德亨:“到底怎么回事。”
德亨:“依尔哈说的,说阿灵阿推荐萨日格做理藩院顾问,代领理藩院,迎接万国来使。”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