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从小佐领到摄政王 - 第276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鄂方要求中方不给除了鄂方之外的其他任何一个国家提供js支持, 这明显是不可能的事情。
    为了能够尽快结束谈判,中方也做出了让步,给了鄂方1个免js提供名额。
    意思是, 你说个国家名字出来,中方不给这个国家提供js支持。
    在阿灵阿等人看来,这纯属天方夜谭,什么提供js支持, 这从何说起?
    他们八旗子弟已经多到可以给野蛮人提供js支持了吗?
    他们虽然想不明白,但已经懂得闭嘴了。
    对德亨的退让,伊凡他们是松了一口气的,他们已经见识到了德亨的强硬态度,以及,他们自己也知道,这次谈判,对中方来说, 其实没有必要, 所谓的各种赔款等,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方法获得, 这对德亨来说,其实并不难。
    所以,伊凡从1个免供名额,增加到了5个。
    就这个名额的确定,伊凡和德亨两个人拉扯了一整天的功夫,最后确定到了2个。
    不过有限制说明。
    这2个名额, 是机动可变的。
    中方, 不得同时对鄂方“要求”的两个国家提供js支持, 这两个国家, 今年可能是s和g,明年可能是d和n,后年可能是e和f。
    就是说,这两个国家的名字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这其实变相的变现了那条“中方不得为非鄂方国家提供js支持”的条款。
    因为,鄂方总不能同时与超过两个国家开战吧?
    是个脑子的都不会让自己国家的均是陷入这样必杀的局面。
    但是对中方来说,这一条条款其实不存在。
    因为欧洲国家很多个啊,我不给这两个提供,可以给其他国家提供嘛,至于其他国家要做什么,可就不是我能控制的了。
    以及,中方离欧洲实在是太远了,这又不是飞机、高铁时代,基本上可以做到物理隔离了。要是有了新式武器,自是要先供给自家军队,在有了更优秀的更新换代品之前,自是要将自家的要捂的牢牢的,绝对不能以任何途径大批量泄露出去。
    那是资敌。
    若是资助,也得是淘汰掉的那些。
    一直以来,德亨虽然人在极北之地,但其实,他的眼睛一直放在东南沿海、岛屿、海峡,甚至是印度这是一个大航海时代而不是西伯利亚和鄂方。
    他在北方,是为了利用各种自然、政治、身份等便利条件,积蓄中国的航海力量,而不是和鄂罗斯掰手腕的。
    尚且不到掰手腕的时候。
    他可以和s结盟,曲折的提供一些声势、站台甚至是商贸上的一些资助,你要说为s提供武器,不大可能,这更像一个吊在驴子眼前的胡萝卜。
    所以,在当下来说,这条条款意义不大。
    但让现在还未弱冠的德亨想不到的是,他以后不仅会主宰自己的国家,还会主宰新时代的世界格局,他签订的条约,定下的规矩,被后世奉为准则,轻易不得改变。
    以至于在科技萌芽并飞速发展的一百多年以后,这条条款成为勒紧华夏对外战略的绳索,华夏国人为了解除这条条款,被动引发了席卷全世界的中、鄂大战。
    奠定了近代世界格局的基础。
    德亨给华夏奠基的血条实在太厚了。
    尽管在百多年后的中方,没有出现德亨这样惊艳历史的人物,但华夏人仍旧在世界战争中取得了全面的胜利,且,将动摇国本、在东西方之间反复横跳的反动分子等历史遗留问题,一举清洗掉,组建了大一统、不可撼动、以汉人政权为主导的、崭新的新中方。
    也算是福祸相依。
    德亨作为老祖宗,给华夏奠定了偌大的版图,子孙后代站在他的肩膀上,称霸全球,纵横无敌,无意间留下一两个麻烦,不但不让人遗憾生恨,反倒让人津津乐道。
    纵观华夏古今,享受如此待遇的,也就一个始皇帝了。
    德亨不知以后,他现在是轻松且暗自高兴的,除了终于完成谈判之外,他已经收到了关于卓克陀达的消息,知晓她现在和土尔扈特部的人在一起,并没有遇到所谓的去“请”她去圣彼得堡做客的鄂螺丝人。
    就像马奇他们猜测的一样,在西伯利亚总督加加林离开托博尔去圣彼得堡的第二天,卓克陀达就脱离了加加林留下的明为护卫实则监视的卫兵。
    她当然不会想到后续发展,她只是觉着时间宝贵,停留在托博尔太过浪费时间了,谁知道加加林会什么时候回来,以及,回来后能不能带来她想要的消息。
    该做的已经做了,留下几个等消息的人,她就带人离开了托博尔。
    就像她来的悄无声息,走的也悄无声息。
    离开托博尔后,她有两个意向,一个是沿着鄂螺丝的商路去和月兰会和,另一个是继续向西,沿着鄂螺丝的另一条商路去土尔扈特部。
    她向南走了好几天,都没有做好要向哪个方向的决定,最后,她向天抛了一根树枝,树枝细的那一头,指向了土尔扈特。
    于是,她就在岔路口,按照地图指示,带人去了土尔扈特方向,然后,在中途,遇到了土尔扈特部骑兵拿着她资助的几十只火枪和鄂螺丝士兵杀的难解难分。
    土尔扈特骑兵胜在英勇彪悍和人数多,败在武器,鄂螺丝兵胜在人手一只火枪,但人数少,心中决战之意并没有那么强,所以,才勉强达成了一个土尔扈特略胜一筹的局面。
    有了卓克陀达的加入,土尔扈特很快就攻下了奥伦堡,守卫住了自己牧场防线。
    土尔扈特汗国是个游牧民族,汗王打仗还是蒙古人那一套,只打,不守。
    卓克陀达觉着这样不好,她跟土尔扈特汗王建议,如果没有足够的人守城的话,那就不要停下,继续向北攻打,让鄂螺丝人疲于奔命。
    至于粮草和枪支,她会和勒不什的庄敏郡主求助,看能为土尔扈特骑兵争取来多少资助……
    这就是德亨收到的关于卓克陀达的最新消息,其实,卓克陀达一直保持联系的是月兰,而不是德亨,德亨行踪不定,联系他太难了。
    但是,卓克陀达知道月兰在准噶尔,一举一动被人看着,有准噶尔汗,有当地驻兵,还有一些其他的官员,她做出的任何举动都受到关注,在某些敏感问题方面可能决断不会自由。
    而在这方面,德亨就不一样了,德亨是一言堂,只要他愿意资助土尔扈特人,不管枪还是粮草,只是一句话的事情。
    加之她知道德亨现在可能就在恰克图,所以,她试探着送了消息给德亨。
    然而,让德亨扼腕的是,卓克陀达这封信来的晚了,他才刚和俄罗斯签订了不向s和土尔扈特汗国提供js资助的协议,卓克陀达那里,他恐怕帮不上忙了。
    不过,可以打时间差嘛,刚签订了协约,他怎么知道土尔扈特那里发生了什么事情。
    德亨知道衍潢和傅尔丹带领兵马在月兰那里,他派遣最快的马和信使以最快的速度去和衍潢联系,说明自己这里的难处,然后让衍潢抓住时机,在彼得皇帝收到新条约要求中方停止之前,全力资助土尔扈特汗国。
    土尔扈特汗国隶属于鄂螺丝,如果支持土尔扈特汗国独立,脱离鄂螺丝,那对中方而言,绝对是利大于弊。
    至少,用土尔扈特汗国牵制准噶尔和哈萨克是足够了。
    伊凡实在没有想到,他刚带着《恰克图条约》回到圣彼得堡,向彼得皇帝复命,听到的第一个消息是远在准噶尔的五千远征军全面失联,以及,托博尔斯克被围城了。
    被叛乱的土尔扈特汗国围城了。
    他们哪里来的胆量和武器,居然将鄂螺丝远征军都打败了?
    加加林总督在听到托博尔被围城之后,一口气没上来,晕厥过去,被放血后,倒是睁开了眼睛,确是躺床上起不来了。
    加加林已经老了。
    他在三十年前中鄂签订《泥布楚条约》时候,就已经是西伯利亚总督了,现在,他垂垂老矣,原本想从卓克陀达那里捞一笔就退休的,现在好了,这好处是捞到了卓克陀达的确给的很多也要将他送入坟墓了。
    伊凡在圣彼得堡的椅子还没坐热,就要奉彼得皇帝的命令,去托博尔和土尔扈特军队中的中方将领做交涉,要求他们停止资助土尔扈特汗国攻打鄂螺丝。
    一阵巨大的眩晕袭来,伊凡觉着,他陷入了一个巨大的阴谋,但是,他又无处说理去。
    中方很大,有很多的大公和官员,德亨只是其中最强最有权力(伊凡以为的)的一个,但并不是唯一一个。
    与中方签订的条约,可能还在送往他们国家皇帝案头的路上,德亨自己签订的条约他自己知道内容,但其他人不知道啊,那么,这一段时间发生的事情,可以不算中方故意违背条约。
    因为不知情,所以不能怪罪。
    但伊凡总有一种被困住无处可逃、被暗地里一双看不见的大手操控的感觉。
    这感觉让人抓狂,却无法解除。
    不说伊凡去到托博尔后,如何和带兵的策棱以及傅尔丹做交涉,只说德亨,条约签订完成后,他将兵马留在恰克图,然后和弘晖以及阿灵阿他们一起,去归化城圣见。
    今年北巡,康熙帝基本上待在归化城的恪靖公主府,巡班的蒙古王公也都是到公主府来朝见。
    德亨和弘晖到达归化城时,已经是八月中旬了,他们再不回来,康熙帝就要起驾回热河,然后回畅春园了。
    康熙帝看着到手的《恰克图条约》,良久,良久,笑对胤祉、胤禵他们道:“后生可畏啊,对比一下二十八年的《泥布楚条约》,天壤之别,索额图该死!”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