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从小佐领到摄政王 - 第271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弘晖稍作歇息, 就和德亨说起他离开后京中发生的事情。
    第一个,就是胤禛下定决心,开始夺嫡了。
    这也是弘晖跟德亨说的, 自己来恰克图,并不(只)是因为德亨逗引的,是他自己想来,他是来给自己和父亲胤禛镀金来了。
    德亨听了之后, 先是一愣,继而笑了起来,道:“我早想着,会有这么一天的。”
    弘晖忍了忍,终究忍不住笑道:“我阿玛也说,你这劳苦功高的,以后肯定受不了委屈,让你居于人下, 他也不忍心, 就勉强争一争吧。”
    其实胤禛还跟儿子说了一句话,但凡德亨是个皇子或者皇孙, 真没他们这些皇阿哥什么事儿了,就德亨这脾气,这能为,要是最后不顺他的意,这紫禁城的天,指不定哪天就破了。
    德亨跟他们家这样亲近, 如同骨血, 不可分割, 等新帝一上位, 为了巩固自己的皇权宝座稳定,对德亨,不是打压,就是削权。
    德亨会愿意?
    就算德亨自己愿意,他雍亲王也不会愿意啊。
    凭什么!
    我养的儿子,我自己护都来不及,要你来打压?!
    这气,胤禛可忍不下。
    正好,胤禩因为“毙鹰事件”倒了,朝中出现了胤祉一家独大的局面,且下面逐渐长成的小弟弟们也开始蠢蠢欲动,这个时候,正是浑水摸鱼的好时机。
    而且,在胤禛看来,胤祉那边属于是书生造反,十年不成,顶在前头抗雷,还是可以的。
    胤禩已经被圈禁了两次了,除非康熙帝自己坚持一定要立他为太子,否则,他已经难成大事。
    德亨听了弘晖的话,失笑道:“那可真是委屈他老人家了。”
    言不由衷,真是让您给玩明白了,四大爷。
    不过,对胤禛终于开始参与夺嫡,德亨是很唏嘘的。
    德亨自己知道胤禛是最后的胜利者,但据他自己所知,一直到去年他回京,发生胤禩的“毙鹰事件”之前,胤禛都是没有参与夺嫡的。
    如果胤禛真有意,他一定会先透露给德亨知道,因为,德亨现在掌兵,是他最大、且不能或缺的助力,德亨还和康熙帝感情很好,爷儿两个联手,更容易搞定康熙帝,为他最后获胜潜移默化的添砖加瓦。
    但胤禛没提,就是他无意于此。
    没错,在那之前,对夺嫡大宝,胤禛虽然没有表现的避之不及这样夸张,但其实并不热衷,可有可无,云淡风轻,就是他的态度。
    他或许在某些时刻也犹豫过,是不是要搏一把,毕竟是皇子嘛,养母和生母都给了他相当不错的身世,皇子排名也很靠前。
    但表现在现实中,他是清静无为,无意于此的。
    他每天不是吃斋念佛,就是侍弄他圆明园里的三分地,更像是避世,是不想掺和进老爹、兄弟和朝堂八旗派系复杂且要命的关系中去。
    这么多年过去,太子都废了六七年了,康熙帝也明白了这个儿子的心意谁都不知道他能活到现在啊,他要是突然嘎嘣一下死了,胤禛没有势力,没有准备,最后只能成为宗室亲王,无缘大位。
    如此,这个四儿子,就是真的不想用他老爹的命换自己上位了。
    所以,像是侍弄汤药、生病的时候卧榻伺候这样的差事,就愿意交给这个四儿子。
    因为信任嘛,这个儿子不会因为想要皇位就药死他。
    虽然这个信任,也是摇摆不定,时有时无的。
    在德亨这样的、逐渐向政治动物转变的人看来,这无疑是很高明的手段。
    因为胤禛表现的这样出世,既可以保存自己的实力,也是爱惜自己的羽毛。
    毕竟,不做不错,别人就抓不到他的把柄。
    就不会像是胤禩一样,落下“毙鹰事件”这样要命的污点。
    你已经将皇父气的两次骂你“低贱”、“无端生事”、“不怀好意”这样的话了,等以后再立太子或者继承大统,朝臣们那边说不过去啊。
    康熙帝又不是没儿子了,为什么一定要立一个满身污点的人做新皇帝,咱们也是很挑的。
    这个时候,胤禛站出来,一亮相,哟,这位四王爷真不赖,光风霁月的。
    德亨问弘晖:“王爷既然有此打算,皇上那里知道了吗?”
    弘晖皱了皱脸,道:“我不知道,也没敢去问阿玛,但应该是不知道吧,阿玛平时表现如常,既没有拉帮结派,也没有和哪个朝臣、哪个王公走的很近。”
    德亨:“王爷一定有自己的打算,咱们就不要管他了,坐好自己的事情,不添乱就行了。”
    弘晖皱眉:“不管了?”
    德亨点头:“不管。要我们做什么,怎么做,王爷会给指示的,咱们听话照办就行了。有时候,不添乱,就是在帮忙了。”
    弘晖似懂非懂,点点头,道:“我听你的。”
    德亨:“你还没说呢,王爷怎么又不让你来,最后又让你来了?”
    说到这个,弘晖压低了声音,在德亨耳边道:“就在今年过年时候,皇上突然中风了,差点没抢回来。”
    德亨瞪大了眼睛,用口型问道:“真的?”
    弘晖点点头,道:“这次实在凶险。其实一直到出京北巡前,皇上身体一直都没大好,阿玛也是怕真有什么大变,就没让我随谈判团出发。他的意思,是让我在京,随时待命。但因为之前他跟皇上提过,想让我进谈判团历练的事情,这次北巡,皇上就点了我和其他几个皇孙随行,阿玛留在京里主事。”
    说着,更加压低了声音,在德亨耳边道:“我陛见、候命时,发现皇上多让赵昌、李玉等贴身伺候的念折子,写字的手,也时不时发抖……”
    德亨皱眉:“……这是,都影响日常批折子了?”
    弘晖叹气,道:“说不好。也不定以后还能不能好了。”
    德亨:“这是生怕外人以为他身体有变,所以硬撑着北巡呢。”
    弘晖点头,道:“也是为了稳定朝局。有荣宪姑姑和恪靖姑姑亲手照料,希望他老人家回京时,能更好一些吧。”
    德亨点头,道:“希望如此。”
    德亨也明白,在归化城,可能更利于康熙帝养病,因为在紫禁城和畅春园,要防范儿子和朝臣们发现端倪,引起波折。
    在归化城就不一样了,身边都是信任的人,伺候自己的是亲女儿,归化城还有温泉汤子让他疗养身体。
    身心放松,不疑神疑鬼的,身体自然就会恢复的更快更好。
    德亨问道:“你说皇上是知道我到了恰克图了,才让你来的,那皇上有没有话让你带给我?”
    弘晖点头,又摇头,道:“皇上只说让我来替他看看恰克图到底什么样儿了,让我看着你别闹的太僵硬了,还说你到处得罪人,让他很难办,有很多朝臣对你有意见。”
    德亨似笑非笑,挑眉问道:“哦,是谁对我有意见?”
    弘晖看了他一眼,顺了顺他两根跑到胸前的小细辫子,挤眼调侃道:“真漂亮。”
    德亨白他一眼,扯过自己头发随意向后一甩,道:“别打岔,快说。”
    弘晖撇嘴:“真无趣,夸你呢。”
    德亨瞪眼,弘晖只好道:“好吧,好吧。朝臣们说你,无视祖宗规矩,迁了很多汉人奴隶去黑龙江屯垦;还说你占了虾夷岛,出产丰盛,进贡却少;还说你手握好几条海运航线,卖的西洋货却是价格昂贵,敛财无度……”
    德亨冷笑:“他们怎么不直接说,让小爷伺候他们逍遥快活?”
    弘晖笑道:“皇上也是这么骂他们的,衍潢更是寻了由头,教训了他们几回,他们明面上是不说了,指不定背后怎么败坏你名声呢。皇上就是知道人言可畏,才让我劝着你,软和些。不过,我看你这要生吃了他们的样子,估计你也不会听的,我劝了也是白劝。”
    谁知道,德亨沉默半晌,道:“罢了,且给他们些好处。”
    弘晖惊讶:“你竟然怕了他们?”
    德亨哼声道:“要让犬不吠,扔个肉骨头是最管用的。王爷既然已有意,就不能和这些人闹的太难看了,徒惹麻烦,不值当。”
    弘晖:“……阿玛要是知道你愿意为了他吃亏……”
    德亨接口嘟囔道:“他肯定不会感动的。”
    弘晖忍笑道:“不,他会暗自在心里感动,记着你的好处,然后加倍宠你。”
    说到胤禛的脾气,兄弟两个都笑了起来。
    笑了一会子,德亨继续道:“不过,也不能太便宜了他们,我要记账,然后交给王爷,让他自己看着用。”
    弘晖点头,同时也放下心来:
    他就知道德亨不是个吃亏的主儿,有了记账,以后肯定会再讨回来的。
    不是从这里讨,就是从那里讨。
    一个都跑不掉。
    说完京里的事情,弘晖问德亨:“你这里到底是怎么回事,我怎么看着外头比京城赶庙会还热闹?不是说恰克图是边城?怎么会有这么多人?”
    德亨笑道:“这不鄂罗斯那边总是拖着不谈判,我日子过的无聊,就办了个那达慕大会,原本是只办三天的,谁知道人越来越多,只好继续办下去了。”
    弘晖笑道:“我在库伦待了一天修整,也听了一耳朵,说是许多库伦的牧民们去参加什么那达慕大会,还奇怪哪里举办的呢,原来是你这里。”
    德亨笑道:“你别说,有了意外之喜……”
    “战马!”弘晖异口同声道。
    不过,弘晖有疑虑:“恰克图并不是不通消息的,你肆意收拢战马的事情,让皇上知道了,好吗?”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