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从小佐领到摄政王 - 第242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盖州驻军至千总, 隶属辽阳总兵管辖,在德亨等一行用完早膳,开始登船出发的时候, 辽阳总兵派遣人来向德亨请安,说因为不能擅离职守,只得遣人来请安,待得德亨到了辽阳, 他再竭力款待云云。
    德亨只当是寻常请安,只说知道了。
    这人叩首退下,然后去给傅尔丹请安。
    原来,这人是瓜尔佳氏家人,出身盛京凤凰城这一支,如今见着族长了,自来见礼。
    这人名叫黑子的前营游击见完礼,也没离开, 就加入了傅尔丹的队伍, 跟德亨等一起同行。
    其实辽东湾和渤海什么样,德亨脑子里是有记忆的, 此行走一趟,也不过是将脑中记忆和当下相应照罢了。
    映照的结果就是,现在的辽东湾和渤海沿线,荒凉,但清澈。
    荒凉是肯定的,缘于顺治朝海禁和迁海政策, 渤海湾海岸线几乎十室九空, 康熙帝朝虽然开了海禁, 但百姓恢复生息不是那么容易的。
    而且, 康熙帝将盛京当做自己的老家,严禁汉人到达辽东土地,这里地广人稀,有荒凉之态,也就是必然现象了。
    清澈的原因也很简单,辽河没有被化工污染,近海的水,自然就清澈。
    德亨自己所带随行人员不多,只有二十人,他们在制图、绘画、测量、记录等方面都是经过特殊训练,德亨带着他们,就是做自己的眼睛和手的。是以,等沿着海岸线走了一圈之后,德亨心下有了计较,就不再多留,当即启程北上。
    经过一天的集合,辽河口大小船只不是一般的多,德亨只潦草见了几个商贾头子,就带着一起北上去盛京。
    在三岔河驶入浑河河道,沿着浑河河道,可直入盛京。
    一路不停歇,加上前几天下了几场雨,河道宽且深,没有瘀阻,是以,在五月五前一天,德亨一行就到达了盛京。
    奉天将军嵩祝,早就得到消息,在盛京城门口恭迎了。
    只是,嵩祝以为德亨是骑马或者坐车而来,可是没有想到,他是乘舟而来。若是今晚再等不到德亨,嵩祝折子已经写好,打算明天一早就发往热河了。
    好在,德亨总算到了。
    对德亨能延误祈福时间,嵩祝是可以理解的,少年人,初次出京,被花花世界迷了眼睛,走不动道也是有的。
    不过,您老是不是太过不讲究了,随从里面,怎么还有破衣烂衫赤脚挑担的?
    德亨见嵩祝犹疑的看着自己身后郑尽心一行二三十人,就笑着解释了一句,道:“这些都是盖州驻军,因为我乘舟而来,他们就临时充当护卫,正是有了他们,我才‘如约而至’。”说到最后四个字,德亨还颇为俏皮的跟嵩祝眨眼睛。
    嵩祝,算是自己人吧。
    赫舍里氏,镶白旗满洲,太子倒台后,一部分赫舍里氏族人,就归了各旗旗主,所以,这个嵩祝,算是胤禛的人。
    与德亨只差半天,德亨出发后,胤禛得到消息,即刻派遣王府奴才来嵩祝这里,所以,嵩祝知道德亨是谁。
    此时听德亨介绍,之前一个让他头疼的问题,似乎有了计较。
    嵩祝安排德亨住盛京皇宫祈福斋戒宫苑,德亨要在这里斋戒一晚,明日正日子,举行一些列祭天、祭地、祭祖宗的仪式,然后再跪经。
    这些礼仪方面,自有盛京礼部安排,德亨只要听赞仪的照做就行了。
    德亨住的院落,一切都是按照德亨在京城的喜好布置的,乍一看,德亨还以为自己没出京呢。
    让以为可以领略盛京风俗的德亨觉着挺没意思的。
    嵩祝见郑尽心一行居然也跟着德亨住进了斋宫外的围房,诧异于德亨对郑尽心的看重,就问道:“小主子似是对郑把总十分宠信。”
    德亨笑问道:“你也知道郑尽心?”
    嵩祝笑道:“略知一二。小主子向有才名,能对郑把总另眼相待,想来郑把总确有过人之处。”
    德亨点头笑道:“郑尽心的确有才,他不仅会带兵练兵当然,是水师他还擅海上经营之道,在日本、山东、闽越以及南洋诸岛都有涉猎,亦懂造船之术,是个难得的人才。”
    嵩祝听的眼睛一亮,他只猜测郑尽心可用,可没想到,他居然会这么多,简直像是为他盛京量身定做的一般。
    德亨笑问道:“将军问这些做什么?您对郑尽心有意思?”
    嵩祝如实道:“小主子有所不知,锦州、铁山等皆为沿海边镇,我盛京皆铁骑,无水师,沿海海防,实不能周全。”
    其实是一点头绪都没有。
    德亨笑了起来:“你的意思是?”这老头儿,莫不是要从他手里抢人吧?
    嵩祝道:“近月海盗频发,奴才实在担忧我盛京沿海百姓安危,便想将锦州以南、铁山两岸两处海防,交由山东水师巡哨。”
    锦州都已经到了辽河出海口了,铁山,就是铁山岛,在旅顺口西面,和山东水师,就隔了一个渤海海峡。
    嵩祝这是打算,将整个盛京的海防都交给山东水师了啊。
    德亨听的不是一般的无语,看着嵩祝那眼神,让嵩祝老脸一红,急急辩解道:“非是不能,实在无力。”
    他满洲,是马背上得天下,这什么水师什么海船,实在是不擅长。
    这老匹夫,一看就年纪不小了,只想享福,不想建功立业,也是寻常,德亨就不跟他计较了,只问道:“如今,你这是又另有打算了?”
    嵩祝点头如捣蒜,道:“是,奴才听您说起郑尽心的才华,就想着,何不将盛京海防巡哨之务交给他……”
    德亨截口道:“他只是个把总,你看到他和他手下那二三十个人了吗?这还是好的,留在盖州那些人,饭都吃不上,还得自己出海打渔裹腹呢,寒碜的很。”
    嵩祝犹犹豫豫道:“他既是您的人,不该混的这么惨吧?”
    德亨摇头叹息:“我也以为自己有些薄面呢,可眼见为实,他们混的就是这么惨呐。”
    嵩祝听出来了,德亨这是在为郑尽心打抱不平呢。
    嵩祝拍案怒道:“盖州千总居然如此苛待手下兵卒,是何道理,待老夫差人训斥与他,让他尽快为郑把总补齐缺失军备……”
    嵩祝唾沫星子都快喷德亨脸上去了,德亨躲了他一下,道:“你也不用这么激动,你就算给他和他手底下的人都穿上黄马褂,他也只是一个把总,做不了巡哨的差事。”
    嵩祝忙道:“他既负责我盛京海防,自然不能只是一个把总,不如将他升做千总,比照山东水师兵制,挑兵建营,这样,他直接受奴才管辖,奴才必不会亏待了他。您看如何?”
    德亨奇了怪了:“你这又是为何?倒有些上赶着的意思。你当水师是那么好建的?钱粮呢?巡哨船呢?还有挑路上兵下水训练,那旱鸭子是说下水就能下水的?”
    嵩祝笑呵呵来了一句:“听说,主子在朝堂主张开海运,造海船?”
    听话听音儿,只这一句德亨就立即明白了,嵩祝这老头儿,这是在向胤禛表忠心呢。
    哦,主子在朝堂上和一帮朝臣们吵的风风火火的要开海运,建海军,你身为底下奴才,却将自己管辖海防让给别省了?
    你莫不是打你主子的脸?
    正确做法,当然是主子在朝堂披荆斩棘,奴才在地方上摇旗呐喊了。
    其实嵩祝将盛京海防交与山东水师的奏折已经写好了,只不过还没发出去,就收到了京中消息,当天晚上,他就将那本奏折给烧了。
    盛京海防的事情,到现在仍旧没着落就是了。
    这可真是官场老油条啊,不过:“你这想法,跟我说没用,具体的,还得你题奏折本给内阁,让皇上裁决。”德亨道。
    嵩祝道:“自是如此,只是,您需将郑尽心借奴才几天,奴才也好有凭据具本题奏。”
    德亨笑道:“这个好说,我跪经这几天,郑尽心就交给你了。”
    嵩祝行礼道谢:“谢小主子恩赏。”
    德亨摆手:“这些都好说,无需客气,还有事儿吗?”
    解决一件困扰许久的难题,嵩祝一身喜气,道:“奴才给主子和主子福晋以及宫中娘娘备了一些薄礼,只是不知道是否合主子的心意,还要请您掌眼。”
    这就是送京礼了。
    德亨对这些不感兴趣,但也不能拂了嵩祝的心意,这是规矩。
    就道:“我年轻,于这些上不甚懂,不过,我手下的芳冰是四阿玛专给我的,他时常随我侍奉阿玛,王府大小主子喜好他都知道,就让他代我吧。”
    嵩祝略略有些失望,但看德亨的年纪,和他这精致无双的小公子做派,恐怕平日里也只是憨吃憨玩的,都是长辈们哄着供着他,还不到他学着孝敬长辈的时候,也就不在意了。
    又道:“奴才还给小主子备了些薄礼,您瞅瞅,是否还能入您法眼?”长辈们的喜好不知道,你自己的喜好总知道吧?
    德亨笑道:“让陶牛牛替我去看吧。”说着小小打了个一个哈欠。
    嵩祝忙起身道:“是奴才搅扰了,这就安排您安置。”
    德亨不好意思笑笑,道:“让您见笑了,连日疲惫,恐不能与您畅谈了。”
    嵩祝连连道:“不敢,不敢……”
    心下却是对德亨礼遇他的态度很受用。
    等嵩祝一走,德亨一蹦三尺高,朝空气锤了几拳,激动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在盖州时候,德亨就发现,从海上来的郑尽心一行人,与陆地上的绿营驻军格格不入,郑尽心入的应该是水师,而不是绿营。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