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从小佐领到摄政王 - 第123章
下晌, 德隆回简王府,将康熙帝的命令说给母亲听,父亲雅尔江阿去了承德, 不在府中。
春日是牲畜换毛的季节,尤其是漠北广阔草原、戈壁之上,西北阴山、祁连山下、阿尔泰草原,东北长白山下各种品类的耐酷寒的大尾巴长毛山羊, 它们冬日成功抵御严酷的风雪寒冻,靠的就是它们身上贴着皮肤生长的又长又暖的羊毛细绒,用这层细密柔软的羊毛细绒织出来的羊绒布,价比黄金,出产及低,是专供皇帝皇后太后的御用之物。
羊身上的这层细羊绒蓄了一冬,在春日天气回暖后,对羊来说就是负累了, 需得“脱掉”, 才能适应越发暖热的天气。
所以,春日是羊绒、尤其是品质上乘的黄金羊绒最佳获取季节, 今年一整年承德承办的羊毛织品数量和品质如何,就看这一春羊绒具体获得情况了。
也正是因此,每年春日,都是蒙古各部族竞争最激烈的季节,一个处理不好,就会引起部族矛盾, 若是严重了, 引发一场战争也不是没有可能。
所以, 每到草原梳绒的春日, 雅尔江阿和衍潢必须得有一个在承德坐镇,去年是衍潢,今年是雅尔江阿。
就在上个月,雅尔江阿刚过完元宵节,就和入京觐见的蒙古王公们一路向北,他回承德主持今春羊毛收购事务,蒙古王公们回草原部族主持梳毛收毛等事宜。
一把小小的羊毛,将蒙古和满清联系的更紧密了,这种紧密合作,在稳定性上,不好说是不是取代并超过了满蒙公主、贵女联姻,但目前来看,一切都是向好的。
京城这边简王府,仍旧是德隆主事,叔叔亲族们辅佐,与以前没有什么两样。
表面上看似是没两样,叔叔亲族们也都支持他,但他作为主事者,到底不能整日蒙眼生活在亲族的羽翼下不出府,所以,其中到底有了什么不同,只有德隆自己能够体会。
德隆回府后,将今天的事情跟母亲和叔叔们仔细说了一遍,并决定今晚就住四贝勒府去。
说完后,叔叔们去外院给他点人,德隆在内宅继续安抚母亲。
德隆道:“这与我来说是个难得的机会,是以,这次春围,我势必要夺得头魁,拿回属于我的荣耀。”
简王妃瓜尔佳氏心下酸楚,一面吩咐侍女内侍们给儿子收拾衣物等,一面故作无事轻松笑道:“你阿玛以前也随驾春围秋闱,我听他说过,其中辛苦,非同一般,有人为了逃避随驾出行,谎报体弱、生病、家中有白事脱不开身者比比皆是,足可见艰难。你心里可要先有数儿,早做打算才好。”
德隆安慰母亲道:“额娘说的儿子都记下了,儿子如今正是有使不完劲儿的年纪,不怕辛苦,皇上命十三阿哥教我等准备行装、出行规矩等,路上也定亏不了儿子。额娘放心。”
瓜尔佳氏极力微笑:“十三阿哥是常年伴驾皇上的,有他教你们,我没有什么不放心的。”
只是握着德隆的手确是不自主的紧了又紧。
她怎么能不担心。
当年德隆身中数刀,流血过多,差点就救不回来,最后虽然伤口愈合,但太医说若是以后养不好,恐会留□□弱的毛病。
这两年德隆性子收敛的与以前判若两人,也不变着法子想着跑出府玩耍去了,就老老实实的待在府中听太医的话养身体,跟着谙达练武淬炼身体,总算能让太医说一句痊愈。
这才安稳没多久,就要去随驾春围,瓜尔佳氏怎么能不担心呢?
但作为母亲,瓜尔佳氏不能阻止儿子。
德隆是嫡长子,他已经十五岁了,且他心气儿高,不甘心以后只做一个闲散宗室,他总要出府去建功立业另谋生路的。
在旁听着的弟弟阿尔塔和尔谦羡慕极了,此时阿尔塔就忍不住开口央求道:“额娘,儿子能跟着大哥一起去吗?儿子也不怕辛苦,儿子保证不给大哥添麻烦,就乖乖的跟着去长长见识,额娘……额娘……”
瓜尔佳氏脸顿时耷拉下来,德隆忙跟弟弟们道:“你们还没马高呢,等你们能自己上马了,大哥先带你们去城外打猎,让你们先练练手怎么样?”
瓜尔佳氏不满道:“你就惯着他们吧,整日书不好好读,武不好好练,还想去打猎,看再叫猎物把你们给叼走了,你们就老实了。”
阿尔塔噘嘴不乐,永谦看看大哥,看看失望的二哥,再看看厉害的嫡额娘,也低下头,不敢说话了。
德隆笑着打圆场,对瓜尔佳氏保证道:“不等他们拉开硬弓,我是不会带他们出去玩儿的。”
瓜尔佳氏哼笑出声,在两个小儿子脑门上一人点了一下。
阿尔塔和尔谦顿时哀嚎起来,他们知道大哥说的都是真的。
别看德隆自己读书不行,但他督促弟弟们读书习武可是尽职尽责的很,有时候还要比师傅们更严厉几分。
长兄如父,阿玛不在家的日子,德隆大哥就是他们的兄和父,两个年长的弟弟被他给管的服服帖帖的。
阿尔塔手臂腿脚不灵便,德隆就要他换手拉弓挥刀,腿脚跑不快、跑不稳,上下马一定要利索稳当,总之,就是不能因为伤残就放弃自己,消沉度日了。
要让别人高看一眼,先要让自己高看自己,别人可以认为你有残疾,但自己不能认为自己有残疾。
这是德隆从康熙帝那里学来的。
七阿哥胤祐天生腿脚有残疾,也没见皇上让七阿哥不去南书房读书,不去校场练习骑射武艺。征噶尔丹的时候,也没让他待在京中享福,而是将他带去战场,如同其他完好的皇子一般领旗作战。
七阿哥胤祐能做到,德隆自己和弟弟阿尔塔也一定能做到。
在听了德隆的打算和理由之后,雅尔江阿是惊喜的,他没有想到,儿子遭受这样几乎灭顶的一遭后,不仅没有消沉,反倒懂事成长了。
这也是他接下来两年不在京中时,仍旧坚持将王府交给嫡长主理的最大原因。
因为康熙帝的旨意,德隆以后与世子位无缘,更加与亲王爵位无缘,作为父亲,他得趁三子长成承爵之前,尽快将德隆给扶起来。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德隆能有如此心智,就算以后他脱离了王府,想必过的也不会太差。
这是他这个父亲能为儿子做的所有了。
安抚好弟弟们,跟母亲告辞,德隆带着大包小包的出了内宅,来到前院。
前院,叔叔实格和敬顺已经在等着了,德亨见叔叔们都穿戴整齐,深吸一口气,躬身道:“有劳两位叔叔送侄儿去贝勒府。”
刚过弱冠之年,前年封镇国公的敬顺拍着大侄子的肩膀笑道:“一家人说什么客气话,要不是皇上让十三阿哥带你,南苑春围七叔是一定要跟你去的。”
德隆笑道:“七叔也才跟皇上西巡过一次,等日后多去几次,侄儿再跟您请教。”
“好家伙,点起你七叔来了哈哈哈哈。”敬顺跟五哥实格们笑道。
实格看了看天色,道:“咱们这就走吧,还得回府呢,再犯了宵禁,呵。”
托合齐又要有事儿了。
敬顺忙道:“走走,人已经点好了,都是懂规矩的老手,定能护你周全。”
德隆:“多谢两位叔叔……”
到了四贝勒府,德隆带叔叔们去见胤禛,胤禛让高无庸带德隆去找弘晖和德亨,自己留实格和敬顺说话。
还没有封爵的弟弟被雅尔江阿带去承德历练去了,已经封爵的,被他安入朝中当差,随康熙帝调遣。
雅布给雅尔江阿留下的弟弟妹妹们实在是多,若是不听话,有够闹心的,但若是听话,可真是一笔不少的财富。
雅尔江阿的好几个妹妹被封了郡主嫁给了蒙古台吉,这让雅尔江阿在蒙古王公中十分吃的开,调停起蒙古各部族起来如鱼得水,让人信服。
雅尔江阿的弟弟们都敬他重他,在他的带领下按部就班的封爵、领差事,一大家子拧成一股绳,简王府想不显赫都难。
比如眼前两位,为了大侄子德隆能在胤禛府上好过,两个年轻人对胤禛极尽恭维和敬重,将胤禛拍的十分舒服,最后更是亲自送两人出门,让他们以后常来府上走动。
胤禛回了后院福晋这里。
福晋的正院前院静悄悄的,问过留守太监后,胤禛来到了正院后罩房。
正院的人都集中到后罩房这里了。
四福晋让开了后罩房的仓库,此时正带着丫鬟婆子翻开箱笼呢。
见到胤禛过来,满院子的婆子丫鬟们跪地叩首,四福晋笑问道:“爷怎么过来了,这里乱糟糟的,让人来叫我一声就行了。”
胤禛将她扶起来,问道:“你这是在做什么呢?”
四福晋笑道:“给孩子们找几张合用的皮子,做盔甲用。”
胤禛:“后日就出发,现在才做盔甲晚了。”
四福晋坚持道:“让工匠日夜不停歇地做,若是后日能穿上最好,就是来不及,也可能做好了快马送去南苑,孩子们总能穿上的。”
胤禛:“胡闹!军法森严,行军路上带的东西都是有定数的,你什么时候见过爷随驾巡视路上还要你给爷准备东西送去的?”
四福晋心道,那是我没想着给你送,你跟孩子们能一样吗?
不过,这话是不能说出来的,四福晋做出一副受教的样子,不好意思道:“我是做母亲的,光想着不能亏了孩子了,要不是爷的提醒,险些给孩子们招祸。”
说罢对着胤禛一礼,表示感谢。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