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末:朕才是真命天子 - 第502章 继续北进?
第502章 继续北进?
见甄元吉对小铁锅十分无礼,李隽虽然也对这鞑子皇帝没什么好感,但还是将他拉到了一边小声说道。
“诶,差不多得了,好不容易抓到的人,你可别弄死了,人我现在可交给你了,你给我亲自一天十二个时辰,寸步不离的盯着他,要是伤了死了,到时候交不了差,咱俩都别想有好果子吃。
“还有,管好你那张嘴,没事少说两句,你这么羞辱他,万一他想不开自尽了,到时候咱们怎么交差?”
甄元吉闻言张了张嘴,这才反应过来说道,“是,我知道了。”
火枪团这边才刚捉到小铁锅没一会,张德胜也带着大部队从后面追了上来,得知鞑子太子和皇后去了军都陉,准备往山西跑,他立刻掏出了地图算了起来。
“你说你们是这月14从玉田县分道突围的?”
“是。”那被俘的怯薛军官当即应道。
张德胜看了看地图,又自顾自嘟囔道,“中路军是初八兵临太原城下的,以我军的进兵速度,从太原到雁门关大概需要两三日,从雁门关到大同需要两日,从大同到兴和路350里,需要三日,这样十一到雁门关,十三到大同,十六到兴和路(张家口)。
“而你们十四日才刚从玉田县北上突围,不用算了,就算你们那皇后和太子插上翅膀,也绝对赶不到中路军前面,早晚还是要被我们抓回来。”
被俘后一直神游物外的妥雚帖睦儿,闻言终于有了反应,看向张德胜的目光中充满了不可置信、怨毒、愤怒、绝望和不甘心,一时间五味杂陈,可他还是一句话都没说。
张德胜感觉到他的目光,当即转过头看着他说道,“怎么,不相信?这次北伐若不是为了将你们一网打尽,怎么会那么麻烦。
“我们东路军和中路军两路迂回包抄,一路上连续强行军数百里,士卒都活活跑死了上百人,若是这样都还让你们跑了,岂不是对不起那些死去的兄弟?更对不起那些被你们奴役了近百年的汉人同胞!
“还想分散突围,跑到草原上继续与我中国为敌?别做梦了,吾皇陛下早就防着你们这一手呢,放心吧,这次你和你那个高丽儿子一个也跑不了!
“从今日起,你们的大元亡了!”
小铁锅闻言终于再次低下了头,眼中浸出两行悔恨的泪水。
李隽这时又对张德胜询问道,“总管,我们现在怎么办?”
张德胜想了想才说道,“先给各方面报信,往松州的俞总兵那里,还有兴和路的中路军那里,以及大都方向,分别派人送信,就说我们在平冈道抓住了鞑子皇帝,鞑子太子和皇后等人往军都陉去了,打算从山西突围。
“先把信使派出去,然后.”
张德胜看着在那默默哭泣的小铁锅,眼下最重要的是这个俘虏,怎么安置小铁锅才是最要紧的,于是他思忖片刻才说道。
“妥雚不能押去松州,等陛下亲临大都之后,肯定是要把这一家子都带回京师去的,咱们把他押回松州,到时候还得再送回来,多此一举,不如直接押去大都。
“这样,我和李隽的火枪团先在这里扎营等着,顺便看守妥雚,贾伯英你带17团把这些怯薛军俘虏押回尖山寨,交给许元琰看管,然后你再从他那里运些粮食过来跟我会合,咱们再两个团一起南下去兴州(承德),或者古北口那里等着,等陛下攻下大都,我们再去跟陛下会合。
“至于许元琰那个团,等消息送到松州的俞总兵那里之后,让他听从俞总兵指挥。”
“是。”贾伯英立刻领了命令,然后召集士卒,让那些怯薛军把兵器甲胄马匹全交出来,然后才押着他们往山谷北面的出口处而去。
一天之后,二十一日凌晨,驻扎在松州的俞通海就收到了张德胜的捷报,然后气得骂骂咧咧的在大营里骂了一早上,他倒不是嫉妒张德胜的功劳,毕竟都是巢湖的老兄弟了,纯粹是因为跑了那么远,几乎没捞到仗打,这不是白跑一趟吗?
130师的督师吴复闻讯立刻赶来大帐问道,“总兵这是怎么了?何故发怒?”
俞通海当即道,“老张来消息了,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你想先听哪个?”
“好消息呢?”吴复配合的问道。
“好消息是他们抵达尖山寨的第二天,元廷的铁锅帝就撞到了他们枪口上,并且张德胜昨天已经指挥部队抓到铁锅帝了。”
“抓到了?哎呀他这运气,这么大的功劳,怎么就没被咱们撞上?”吴复先是一阵惊愕,随即又惋惜起来。
俞通海则是又道,“坏消息就是咱们这次恐怕要白跑一趟了,什么大仗都没捞到,唉,气死老子了,带着几万大军,岂能无功而返?”
吴复闻言反而安慰起来,“总兵也不用动气吧,张副总兵也是咱们第二集团军的副总兵啊,他抓到的不就等于咱抓到的,论功行赏总也少不了咱们那份。”
“这我自然知道,我都做到方面军副司令了,又是跟着陛下出生入死的老部下,陛下还能少了我的那份?我倒是不担心功劳,也不是嫉妒老张,我纯是气咱们这趟没有仗打,不行,不能就这么算了。”
“那咱们现在怎么办?”
吴复虽然嘴上不说,但抓到鞑子皇帝这么大的功劳,要说他一点不羡慕那也是不可能的,既然人已经被张德胜抓到了,自己这边又不能抢功,那就只能想办法从其他方面找补了呗,因此他也是希望俞通海能带着他们再干一仗的。
俞通海闻言没有说话,转身来到大帐的地图前,比划着问道。
“曹良臣的131师,和杨璟的第一集团军现在到哪了?”
吴复立刻上前指着地图说道,“老曹的全师都在大宁,杨司令的第一集团军在锦州登陆后,立刻扩大占领区,已经全面接管了锦州,富庶、和众(凌源)、兴中州(朝阳市)、川州(阜新以西,朝阳西北)、以及广宁府路(北镇)。
“刘福通的新编第十一集那边,我知道的不是很清楚,但算算日子,现在应该也已经拿下辽阳和沈阳了吧,可能在向宁昌路(彰武和法库中间),还有咸平府(开原)方向前进,再远的话,这次就很难够到了。”
俞通海闻言没说话,摸着下巴上的胡茬子仔细想了想才说道。
“一集那边既然已经占领了那么多地方,那么锦西这块地区就算是稳固了,曹良臣没必要把一整个师都放在大宁,这是浪费兵力。”
“那总兵是什么打算,调老曹过来守松州,然后咱们去打哪里?”吴复连忙问道。
俞通海当即道,“大宁留一个团,松州留一个团,还有一个团,要不我们去打全宁路?
“陛下以前跟咱们讲辽东和漠南地理的时候说过,大兴安岭和燕山将塞北分成了草原游牧,和森林渔猎两部分,若想控制塞北,就要阻断游牧和渔猎的交流,不然二者联合之后,必定又是个尾大不掉的辽金。
“而大兴安岭和燕山之间又恰好有个缺口,叫科尔沁草原,这全宁路(翁牛特旗)就正好在这个缺口处,若在这里建一道边墙和关隘,就能彻底堵死这个缺口。
“陛下言语间对此地极为重视,我们若能拿下这里,再留一个团驻守,不仅能在陛下那里讨得欢心,对今后草原的战略态势也是极为有利的,你怎么看?”
吴复闻言凑上去拿手量了量,“从松州(赤峰)到全宁(翁牛特旗),只有不到二百里,而且这里应该没什么兵驻守,给我一支骑兵,我偷袭就能把它拿下。
“但问题是,拿下全宁容易,能不能守住才是问题,现在已经九月下旬了,马上就到十月,再过一两个月就该下雪了,到时候大雪封路,粮道断绝,咱们怎么给全宁驻军提供粮草?没有粮草这个冬天该怎么过?”
俞通海闻言挠了挠头,这确实是个问题。
原历史上的朱元璋,在洪武朝末期,曾经就想派几千人去黑龙江一带驻军,结果没站住脚,后勤实在是太难了,连几千人的粮草都供应不上,强行驻军只能全部饿死,没办法最后只能撤回来,而且回来的路上,这几千明军还遭到了女真的袭击,损失不小。
老朱收到消息后顿时大怒,然后一怒之下,就怒了一下.
这次黑龙江驻军行动虽然没有办成,但也不是一无所获,起码让明军在黑龙江流域展示了一下存在感,这才让东北的各部女真意识到一个问题,元朝真的已经亡了,真的改朝换代了。
之后没过多久老朱就死了,不过这件事也为后来朱棣招抚各部女真,设立奴儿干都司打下了政治基础,毕竟你不显示一下军事存在,那些女真天高皇帝远,又怎么可能真的听你的呢。
现在圣武军虽然还没打到那么远,但想长期占领驻军科尔沁,对这次北伐战役来说,还是有些困难了。
俞通海仔细思考片刻才说道,“二百里的距离,不打一下实在说不过去,现在是九月二十一,二百里的距离,四天之内能打下来吧?”
“当然能。”吴复立刻点头道。
“那就按二十五打下来,然后让曹良臣派一个团驻扎,从十月份开始,从锦州往全宁运粮,到下雪之前,能运多少运多少,我还就不信了,连一个团的后勤都供不上?”俞通海当即道。
吴复却认真反问道,“那要实在是供不上呢?”
“那就再撤回来,反正先打下来再说,现在连鞑子皇帝都被咱们抓到了,大元已经亡了,咱们先去招抚,如果全宁那边听话,咱们就白捡一座城,还占据了一个战略要地,要是不听话,那就先退回来,咱们过两年再打过去。”俞通海当即拍板道。
吴复这才点了点头,去碰碰运气也不是不行,反正离着不远,随即他又问道,“可就一座全宁城,也用不到咱们这么多兵吧,全宁都打了,上都不打一下?”
“当然要打,全宁这边派一个师去打就行,打完留一个团驻军,其余人再撤回来。”俞通渊说完摸了摸下巴,然后又道。
“上都应该也没什么兵,也派一个师去打就行,这样让曹良臣的131师驻守东线,老张也带着两个团南下去大都了,咱们手里加上禁卫师,大约还有三个师的兵力,四万多人。
“打下上都之后,若是还有余力,可以继续往北试探一下应昌,如果能把应昌也一并打下来,那就更好了,这样整个漠南的东半拉就全部被咱们掌控在手中,没了应昌这个落脚点,漠北那些鞑子想再南下都费劲,这样燕云也就更保险了。”
吴复看着地图闻言顿时倒吸一口凉气,好家伙,俞通海这野心可够大的,竟然一口想吃掉半个漠南草原
当然,说是有半个漠南草原,但其实总共也就三座城而已。
上都开平的位置,就在后世的正蓝旗,而俞通海所说的应昌城,还有个别名叫鲁王城,就在开平正北面二百里的位置,旁边有个大湖,元朝的时候叫答儿海子,后世称作达里诺尔湖。
从这个达里诺尔湖继续往北,再走上不到一百里,就是失儿古鲁河流域,这里还有另外一个地名,叫做迭蔑可儿,曾经是成吉思汗进攻金朝的前进基地,是蒙古大军驻牧的地方,后世这里还有另外一个名称,叫锡林浩特.
俞通海确实胆大包天,本来这次北伐的作战计划就只是打下燕云和辽东,主要目的还是为了抓住小铁锅一家子,并没想在燕山以北开拓太多地盘,打上都和全宁本来就在计划之外。
而俞通海的想法就更加夸张,他竟然想在没准备的情况下,一口气打到锡林浩特,这就更离谱了。
吴复张了张嘴巴,他以为俞通海打完上都就完事了呢,没想到他还要打应昌,虽然应昌离着上都确实没多远,也只有二百里,但还是那个问题,粮草供的上吗?要是粮草不济,想驻军也站不住脚啊,咱们的士卒可都是汉人,又不会放牧,最关键的是,这个冬天怎么过?
于是当他再次提出这个问题后,俞通海立刻摆手说道。
“站不住就先退回来,我还是那句话,大元都亡了,鞑子皇帝都被咱们抓住了,剩下那些人还有多少抵抗意志?咱们先去招抚,他们要是听话,咱们就白捡一座城,他们要是不听话,呵呵,那咱们就去抢一遭再回来,总之先去教训教训他们。”
吴复撇了撇嘴,“咱们去抢鞑子?”
“怎么不行吗,难道只许鞑子抢咱们汉人,不许咱们抢鞑子?陛下以前就说可以抢,甚至陛下还专门提了个词,叫捣巢,这回咱们就去捣捣鞑子的老巢去!”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