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末:朕才是真命天子 - 第449章 一触即发(求月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49章 一触即发(求月票)
    “殿下找我?”杨璟来到府衙后院,见到这里只有鲁锦,当即问道。
    他刚才听说鲁锦要找将领们谈话,朱亮祖才被叫去一趟,也不知两人都说了什么,这时就听鲁锦说道。
    “不错,咱们也有大半年未见了,坐下,跟我随便聊聊私事。”
    “谢殿下赐座。”杨璟坐下后才踟蹰道,“私事,臣这半年来就是练兵,在杭州筑城,别的也没做过什么,不知殿下想问什么?”
    鲁锦想了想说道,“说说杭州吧,城池筑的怎么样了?”
    杨璟闻言当即道,“回殿下,如今杭州外面的土城墙差不多已经筑好了,殿下说要以工代赈,百姓听说筑城还给工钱,都踊跃报名,如今就差城楼、门洞之类的还未完工,但那需要准备砖石,一时半会儿也弄不成。
    “还有就是城里的房宅,这个现在也急不来,官府没钱给百姓重建,杭州百姓经历战祸之后,现在自己也没什么钱,只能等日后慢慢恢复重建了。
    “不过包知府已经张贴了榜文,号召杭州乡下有钱的士绅,来城中建房,只要能重建起来,官府就发给地契,还有外地的商贾,只要能给杭州重建房屋的,不论是商铺还是住宅,都发给地契。
    “殿下施行阶梯税后,许多士绅将名下的土地或捐、或分、或卖,正愁今后没了着落,于是便有许多乡下的富户到城中建房,这样就算没了田产,将来靠出租房产商铺也能赚些钱,因此房屋重建之事虽然缓慢,但也有些起色。”
    鲁锦点了点头,他搞阶梯税限制了土地兼并,于是这些地主只能把热钱从土地中抽出来,暂时找不到其他投资项目,便投到了城市房产当中,本质上建房收租还是地主行为,这和找佃农收地租有什么区别?不过既然能加速重建杭州,鲁锦也就不跟他们一般见识了。
    然后他又问道,“咱们发行的新钞盐铁券,在浙东如何,百姓愿意用吗?士卒对用盐铁券发赏是何看法?”
    杨璟想了想才说道,“盐铁券百姓还是愿意用的,因为名字够直白,一听就能换来盐铁,再加上各镇供销社的盐铁专营,百姓不愁手中的新钞换不来东西,因此都愿意使用。
    “臣在杭州的这段时间,还有从杭州来镇江时,看到浙东百姓日常交易都已开始大量使用盐铁券,就连卖烧饼,卖菜蔬鸡子的,卖布匹的,现在也愿意用盐铁券交易,百姓都认可其价值。
    “甚至臣还听说,就连方国珍治下的台州和温州,也已经有盐铁券开始流通了。”
    鲁锦挑了挑眉,“台温两路也开始用盐铁券了?他们应该没有什么需求吧,他们那里靠海,自己就能煮盐。”
    杨璟当即解释道,“但总有他们想买卖的东西,台温两路虽然产盐,但不产铁器,也不产布,那里的商贾想到咱们治下买东西,就只能用金银铜钱,咱们又不收外面的元廷宝钞。
    “所以他们想来咱们治下买卖商货,就必须得有咱们的盐铁券,想要盐铁券就得卖给咱们物资,要么就用金银铜,听说台温两路今年都在大肆开矿,银矿铜矿都有,可能就是为了来换咱们的新钞。”
    鲁锦心道好嘛,自己搞的新钞成了台温两路的外汇了,没有还不行的那种外汇,但是挖矿这个事可不能任由他们乱挖,银矿和铜矿还好,温州还有一座他想要的重要矿产,可不能被百姓胡乱祸害了。
    “看来咱们得早点北伐了,这样也好早点收回台温两路,温州的矿可不能让他们乱挖,那有一座矿是朝廷十分需要的。”
    杨璟闻言一愣,顿时问道,“什么矿?比银铜都重要?”
    鲁锦点点头,“温州有座钼矿,金字旁加眼睛那个目,这是制造枪炮用的金属矿产;类似的还有江西的钨矿,湖广湘潭的锰矿,这都是十分重要的矿产,不能任由百姓胡乱开采。”
    杨璟闻言似懂非懂,这些矿物他从来没听说过,只知道金银铜铁锡铅等物,但鲁锦说这东西是用来造枪炮的,那想来就很重要了,于是便宽慰道。
    “殿下也不必太过忧心,连臣都不知道什么是钼矿,想来百姓也没几个人认识,再说北伐,按照咱们现在这样打下去,估计收回燕云也快了,等这次拿下山东,下次进军辽东,就可以向大都围剿过去了。”
    鲁锦点点头,又摆手说道,“不说这个,对于战事我对你们还是有信心的,打下山东并不是多难的事,说说你自己吧,你今年也有二十岁了,正值弱冠之年,我听说归安侯郭子兴有意和你家结亲,想将女儿嫁给你,有没有这回事?”
    杨璟闻言一愣,心道终于说到正题了,估计鲁锦就是想说这个来着,于是当即点头道,“应该是有这回事,但是归安侯并没有找臣直说,不过臣觉得应该有那个意思,殿下的意思是?”
    鲁锦立刻道,“我就是随便问问,并不是替归安侯来找你说亲的,这件事就看你自己是什么意思,你要是愿意那就早点定下来,也省得一直拖着,让归安侯心中难安,你要是不喜欢也可以跟我说,我去替你打发了他,再给他那女儿寻个别的亲事,保证不让你为难,至于成与不成,我都没意见,你自己是什么想法?”
    杨璟有些出乎预料,他还以为鲁锦是来帮忙说亲的呢,于是想了想才说道,“之前归安侯是臣的属下,臣为了避嫌就没回复过这个事,臣本身倒是对女子没什么挑剔的,现在他既然自请解职了,那臣也就不用避什么嫌了,他若还有此意,那臣答应了便是。”
    鲁锦点头道,“那好,那这件事你就不用管了,我回去告诉归安侯和令尊,让他们自行商量你们的婚事,至于什么时候成婚,这等过过再说,反正你们现在都还年轻,而且你这两年还有许多仗要打,或许等明年后年的,抽个空闲时间也就结了,你没问题吧?”
    “臣都听殿下安排。”杨璟当即答应道,
    “那好,那就没其他事,现在已经是七月下旬了,你回去后就开始集结部队,八月十五日之前,第一集团军必须抵达刘家港,随时准备登船前往山东参战,浙东这边暂时交给俞通海的第二集团军镇守,你临走前跟他交代一下注意事项。”鲁锦再次嘱咐道。
    “是,殿下放心,臣一定按时完成任务。”
    “好了,去吧。”
    “臣告退。”
    等杨璟离开,鲁锦又依次召见了冯胜和赵仲中,胡海和毛贵,濮英和徐用,最后是廖永忠和白广泰。
    冯胜现在是二方面军第五集团军的总兵,同样也是朱亮祖的直属部队,赵仲中则是五集团军的副总兵,他俩一个定远系的,一个巢湖出身,冯胜的大哥冯国用还是内阁的武相,虽然两人都在朱亮祖手下,但却跟朱亮祖不是一路,如果朱亮祖敢造反,冯胜和赵仲中没一个会跟他,他连部队都调不动。
    二方面军的总训导官高耀也会监督着朱亮祖,确保他不会犯错误,这次劝他不要插手阶梯税便是例子,对于这种组织架构和人事安排,鲁锦还是很放心的,确保了每支部队里,都不能出现同一个派系一家独大的局面。
    冯胜和赵仲中这俩人,也各自有自己的缺点,冯胜善妒,历史上便是因为嫉妒徐达的位置和才能,导致战场上被敌军欺骗,白丢了两千士卒的性命,被老朱叫回南京打了几十军棍,又让他回去继续领兵。
    性格上只有这一点缺点,军事才能那就没得说了,元末明初的著名战役,冯胜守徐州,王保保派骑兵前来攻打,冯胜指挥长枪步兵,肉搏打败王保保的骑兵,能做到以步制骑,全歼敌军骑兵的,也就只有他这一例了,当然那也是占了地形的便宜,将元军骑兵堵在了黄河边无处可逃,然后被枪兵肉搏驱赶到黄河里淹死了。
    不过和原历史不同,冯胜现在的位置已经很高了,全军一共十个集团军,他已经做到了其中一个的总兵,再升就只能是方面军司令了,亲大哥又是内阁的武相,还有比这更荣耀的吗?所以他根本没必要嫉妒谁。
    而且他大哥冯国用现在也还活着,没像历史上那样死那么早,只要他哥活着就还有人能管教他,所以鲁锦对他倒是也不太担心,于是就简单的夸了他两句,要他再接再厉,又问他想要什么赏赐,等这次打完了山东战役,自己给他准备。
    冯胜犹豫半晌才道,“臣倒是不缺什么物事,殿下一定要给臣赏赐的话,那臣想要一匹好马。”
    “好马?”
    “嘿嘿,正是,之前郑用缴获一匹汗血马,听说殿下取名叫赤霄,臣想要一匹那样的马?”冯胜当即不好意思的笑道。
    鲁锦却为难道,“这可不好办了,军中将校哪个不想要宝马,这我也给你们变不出来啊,这样吧,等将来我弄到了好马,答应一定给你一匹就是。”
    冯胜当即抱拳道,“多谢殿下赏赐,那臣可就等着了。”
    鲁锦顿时哭笑不得,“那就等着吧,可能得好几年时间,到时我让人去海外购买些好马来,不过先给谁,后给谁,就要看你们的表现了。
    “这次山东战役好好打,要时刻保持警惕,不可骄傲自满,更不可小看敌人,而且你们第五集团军这次是要打去卫辉路的,就在汴梁路的黄河北岸。
    “你那个位置肯定要留重兵驻防,不仅要提防大都方向的敌军,还要提防山西和汴梁方向的敌军,尤其是冬季,黄河是会结冰的,小心元军从你身后的河南踏冰过河摸到你的背后,而且到时打中原战役,围剿汴梁的时候,可能也要你参战,你做好准备。”
    “是,多谢殿下提醒,臣一定小心戒备。”冯胜当即答应道。
    “去吧。”
    “臣告退。”
    打发了冯胜,鲁锦又叫来赵仲中,这人性子有些怯懦,历史上守城没守住,被人打了个全军覆没,然后自己一个人跑回南京去了,被老朱送了根绳子赐死,上吊自裁了.
    不过这个时空暂时还没看出这种苗头,圣武军一直在打胜仗,只让他参加进攻战役,不让他守城的话,他倒是没什么问题。
    于是鲁锦又针对性的对他鼓励一番,给他加油打气,然后又告诉他要有责任心,要有荣誉感,遇到事情多动脑子,按照速成兵法里说的,要多准备几套应急预案,这样不管遇到什么情况你都能从容应对,否则敌人一来,你没有准备,那就只能跑了。
    赵仲中也连忙答应下来,说鲁锦之前发的兵书他都有好好看,鲁锦这才放过了他。
    然后是胡海和毛贵,胡海这人贪财,鲁锦只能警告一番,说了跟朱亮祖差不多的话,想要什么直接找自己要,别胡乱伸手,不然自己饶不了他,胡海也是尴尬的连忙答应。
    毛贵就比较简单了,这人初入圣武军,很是谨小慎微,生怕说错话做错事,鲁锦宽慰了他一番,说进了圣武军就都是自己人,不论什么新人旧人都一样,自己只看战绩,更不会克扣他的军功,然后又夸了他今天开会说的建议很好,让他以后继续努力,尽快打出战绩来,让大伙对你刮目相看。
    毛贵也很是正经的答应了下来,看起来多少还是有些放不开,不过也正常,新人融入新环境怎么也要一段时间。
    鲁锦就这样召见了每一位过来开会的将领,和他们谈心了解每个人的心理状态,足足在镇江待了三日,才终于启程回建康,那些将领们也各自赶回驻地,开始为九月的战事做准备。
    八月份,就在鲁锦回到建康没几天后,参加秋季科举的士子也陆续出现在建康了,同时也有不少人正在往建康赶路,看到浙东的第一集团军五六万大军在向刘家港方向行军,就连浙东的百姓和那些赶考的士子也感受到了紧张气氛。
    至正十三年,这场鲸吞数省,横扫半个天下的战役就要开始了,数十万圣武军将士整装待发,开始向着战役出发地集结,一个个的粮仓也打开库门,数不清的粮草被装上车,运上船,开始向着前线有序运输,大战一触即发!——
    ps:双更求月票啊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