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末:朕才是真命天子 - 第440章 出征前先称王(求月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40章 出征前先称王(求月票)
    答应了鲁锦要搞蒸汽机和化工技术,陶广义又疑惑道。
    “可是殿下之前让臣去看码头那艘巨舰,汪先生还说那艘船的96门炮都要由臣监造,难道现在不应该先造炮吗?”
    鲁锦当即解释道,“你说那条船啊,那条船虽然是按照战舰的样子做的,但现在又不用它去打仗,先随便装几门炮用着就行,焕章先生还有其他任务。
    “你来的时候不是看见那艘船快造好了吗,估计再有三个月,到十月底就能彻底完工,然后就要召集水手训练,训练个半年,明年五月准备出航,焕章先生到时要跟着船一起出海,你就算现在开始造炮也不一定来得及。
    “而且海军的炮和陆军的炮是不一样的,需要重新设计开模,你不是知道射程和炮管长度有关吗?”
    陶广义当即点了点头。
    鲁锦这时又道,“那你知道海军的炮和陆军的炮有何区别吗?”
    “更长?”
    “没错,陆军因为要考虑火炮伴随行军的问题,因此不能一味的追求射程和威力,在满足威力和射程的情况下,自然是越轻便越好,这样你过个沟沟坎坎,或者搭浮桥渡河也容易一些。
    “但海军不同,海军的炮都装在船上,不用移动行军,因此应当以满足威力和射程为先,重量反而不用限制的太死,所以就可以把炮管做的更长更重,使用更大口径的炮弹。”
    鲁锦拿着钢笔在手中当成火炮讲解道,“火炮就是一根铁管,用火药燃烧后爆发的气体推动合口炮弹向前运动,装药量越大,炮管越长,就打的越远,但也不能一味的增加装药。
    “比如一门八斤炮,发射八斤重的实心铁弹,如果炮管内壁不够光滑,炮弹打磨的也不够圆润,那就会泄气严重,可能需要装六斤火药,才能打出三里远,但是你装这么多药,炮管壁就不能太薄,否则容易炸膛,可是炮管壁一厚,炮身重量就压不住了,造这么一门炮可能得两千多斤重,八匹马才拉的动。
    “相反,只要你的炮管内壁和炮弹尺寸足够精准,打磨的足够光滑圆润,气密性就会非常高,只需用更少的装药,就能打出相同的射程,相应的装药少了,火药威力变小了,就能把炮管造的更薄更轻便,也不会炸膛,这样造出来可能就只有一千四五百斤,只需六匹马,甚至四匹马就能拖动。
    “以我们铁厂现在的加工工艺,气密性就比较高,所以装药量一般都是炮弹重量的三分之一,比如发射八斤重的炮弹,就用二斤六两六钱的火药。
    “也不需士卒在战场上现秤,直接在火药厂秤好了,缝在一个圆筒形的布包里,这便称作一个标准药包,在炮兵操典中,又可简化为一号装药,军官只需下令几号装药,士卒就可以直接拿过来就装,提高发射速度。
    “元军战场现装火药,他们用碗口铳打一发,我这边可能都打出五发炮弹了。”
    “原来如此,多谢殿下教诲。”陶广义恍然大悟,心中暗道这师傅拜的不亏,刚拜完师就能学到如此机密的东西。
    鲁锦则是继续说道,“所以炮管厚度,装药量,这都不是闭着眼睛瞎定的,而是算出来的,炮管长度也一样。
    “炮弹靠火药燃气推动,火药推动炮弹向前的加速行程越长,炮弹飞出膛口的初速就越大,射程也就越远,就像你扔石头一样,你用力越大,石头就扔的越远。
    “但炮管也并非越长越好,因为黑火药的能量密度是有限的,你知道黑火药燃烧后释放的烟气体积,是火药本身的多少倍吗?”
    “不知道,连这个也有讲究?”陶广义哪知道这玩意,他还是第一次听到设计火炮连火药燃气倍数都要算出来的。
    “当然,不然你怎么知道炮管要造多长?这个我就不让你自己去做实验了,直接告诉你,黑火药燃气膨胀体积是原来的2000到4500倍左右,炮管温度越高,膨胀倍数就越大。
    “在冷炮发射时,也就是第一炮,一般是1800倍,打过两三炮之后,如果没有及时降温,膨胀系数就会成倍增加,这个时候是最容易炸膛的。
    “所以每发射一次,都要及时用蘸水的刷子刷一遍炮膛,一是用来熄灭上一炮还没烧完的布屑和余烬,防止二次装填时提前引燃药包,二是用水给炮膛降温,防止炮管太热导致炸膛。”
    “竟能膨胀数千倍?!”陶广义顿时惊讶道,“可是火药性情暴烈,又不可捉摸,殿下这个数千倍的数字究竟是怎么得来的?”
    鲁锦敲了敲桌子,“这就考验你设计实验的能力了,我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你找个尺寸均匀的竹筒,内部打通,拿一个纸团当作塞子,重量有斤两钱分厘毫丝忽,你可以少秤一点火药,比如一厘,放在竹筒的一端堵死,然后点燃,最后看纸团塞子在竹筒中被推出多远,计算这一段竹筒的容积,不就是火药膨胀的倍数?”
    “还能这样,我怎么没有想到”陶广义直呼长见识了。
    鲁锦又说道,“炮管的长度,通常是以炮弹直径的倍数来算的,也就是几个炮弹那么长,以使用黑火药的火炮为例,最佳倍径是14到22倍,短于14倍径,火药燃烧会不充分,炮弹出膛时火药还未燃尽,炮口就会冒出巨大的火光,还会浪费火药。
    “但如果超过22倍径,火药已经燃尽,且已经膨胀到头了,已经无力继续推动炮弹加速,那么炮管更长的话,剩下的距离只会因为摩擦力抵消掉炮弹的速度,射程反而会变近,所以你知道应该取多少倍径作为火炮的长度吗?”
    陶广义顿时举一反三道,“弟子明白了,陆军火炮应该以短炮管为宜,只要超过14倍径就行,能发挥出火炮的最佳射程,炮管更短也能更加轻便,方便伴随行军,海军炮则以20到22倍径为宜,能发挥出最大的射程和威力。”
    鲁锦满意的点点头,“孺子可教也,不过咱们的陆军野战炮大多是取的16倍径,我让你新造的海军火炮,又叫海军长炮,炮管长度取18到22倍径就行。
    “当然,其他倍径也不是不能用,比如小于14倍径的短炮,既然火药无法燃尽,那也可以继续降低装药量吗,比如10倍径的身管,装炮弹重量六分之一的火药,打重量更轻的开榴弹。
    “这种短管炮因为装药少,可以做的又短又薄,还特别轻便,可能只有二三百斤重,几个人抬着就可以翻山越岭,因此又可以叫做山炮,或短管榴弹炮。
    “超过22倍径的长炮也可以做,但得换用燃烧速度更慢的棕色火药,用以增加炮弹在炮膛内的加速行程,打出更远的距离,比如30倍径,15度仰角,能打出十几里远,不过这种炮太重太长,放在船上都不好操作,只能放在固定炮台使用,比如守卫军港的要塞炮!”
    陶广义顿时听的眼前一亮,“还有这种棕色火药?”
    “火药的种类多着呢,黑色的,棕色的,白色的,黄色的,蓝色的,绿色的,透明的,油状的,肥皂状的,膏状的,能燃起大火,遇水不灭,烧穿钢铁,还能释放毒烟的,比黑火药的威力大出数倍,种类那不有的是。”
    “居然有这么多种火药?!”陶广义都听傻了。
    鲁锦点点头,“不错,但是想造出这些火药,你得先学会化学,先跟着你师兄学习数学基础吧,等我这阵子忙完了,你一边去做蒸汽机,一边跟我学化学。
    “另外我再给你布置个作业,以公输尺为准,从30毫米的口径开始,每五毫米增加一个型号,一直到205毫米,算出各种尺寸的炮弹重量,不同倍径时的炮管重量,回来写一张表格给我,这是八岁的蒙童都会算的东西,你可别跟我说学不会。”
    陶广义顿时压力山大,连忙答应道,“殿下放心,学生一定刻苦学习。”
    “嗯。”鲁锦点了点头又嘱咐道,“好好学数学,算经是公输秘典的基石,数学学不会,后面再给你讲物理和化学,你也是什么都听不懂。
    “尤其是好好学习造炮,这造蒸汽机其实跟造火炮差不多,二者是互通的,炮管就是气缸,炮弹就是活塞,气缸直径和活塞行程决定了蒸汽机的功率和扭矩以及转速,学会造炮你也就会造蒸汽机了。”
    陶广义虽然没太听懂,但也知道了这蒸汽机是个和火炮差不多的东西,于是当即点了点头,“学生一定认真学习。”
    “去吧,先跟你师兄去补习数学。”
    “是,臣等告退。”
    等二人离开后,鲁锦才拿着那张科工两院研究所的列表怔怔出神。
    科学院的那些理论研究所不提,工程院的十几个研究所却都是他精挑细选过的,这里面哪个都不能少,但可以有先后。
    比如蒸汽机、化工、造纸和印刷,这是为了推广基础教育的必需品。
    原历史上,南宋的纸张产量大概每年几百万张,元朝每年200万张左右,明初经历战乱和恢复生产,一直到明初的洪武26年(1393年)的时候,解送给各地官府的纸张有150万张,加上民间使用的,推测可能年产五百万张左右。
    但是就这么点玩意,都不够现代一个造纸厂几个小时的产量,生产力差距就是这么大.
    鲁锦现在的地盘里,大型造纸基地有浙江的竹纸,年产可能有几十万张,然后是安徽的泾县和宣城,这两地是宣纸的发源地,宣纸就是宣城的纸,年产可能也有几十万张。
    如果连即将占领的江西也算上,江西盛产构皮纸,年产大概也有几十万张,可就算把这些都算上,一年也就一百多万张纸。
    全国四百多万小学生,这他妈连一人发一张都不够,还谈个屁的教育
    所以要搞蒸汽机,碎木机,打浆机,蒸汽抄纸机,化工起码要有量产漂白剂的能力,把自然漂白半年的材料准备时间压缩到几天,所以要设造纸研究所,这样才能生产足够多的纸,还有印刷研究所,油墨、制版、机械印刷,这些都要搞出来,否则什么教育,办报纸,都是白扯。
    而想搞这些机器,就得先有机床,所以这是个牵一发动全身的事情。
    还有蒸汽机这东西,在后世穿越者盛行的时代,许多人想过造这玩意,但是鲁锦却经常能看到网上一些,说什么蒸汽机活塞需要橡胶密封的言论,看着就好笑,也不想想气缸这种高温高压的工作环境,你用橡胶密封?还是个活动件,要跟气缸壁来回摩擦,确定橡胶不会融化吗.
    气缸活塞何时靠过橡胶密封了?
    最早的纽科门蒸汽机公差非常大,靠缠麻绳来密封,到了瓦特的往复式蒸汽机时,金属加工技术已经上来了,瓦特的气缸就是那个给英国海军造大口径卡隆炮的卡隆公司,用火炮镗床镗出来的,60厘米直径的气缸,误差能有两毫米,活塞与气缸之间的缝隙,能塞进去一个硬币的厚度。
    那瓦特是怎么密封的?答案是不用密封,那么大直径的气缸,就漏那一点气,根本就不影响运行,而且早期的蒸汽机效率本来就低,也没指望能运行多快。
    再到后来蒸汽机车的时代,人们已经学会了用金属环密封,在活塞侧面车出几道凹槽,然后放几层铸铁或者黄铜的密封环进去,直至今日,内燃机气缸活塞还是用的类似的金属密封环,从来没听说过有用橡胶的,橡胶130c就开始软化,而高压蒸汽足有500多度,工作环境那么热,真不怕烫化了吗?
    其实在鲁锦这个搞机械和材料的工科狗来看,造气缸活塞就是小儿科,相比之下,整个蒸汽机系统内,可能锅炉才是那个最难造的,在搞定焊接工艺之前,怎么用铆钉工艺搞一个不漏水的耐高压容器才是关键。
    这可比造气缸活塞难多了,却从来没见人提起过
    好在鲁锦心中早已有了解决方案,就等陶广义这个工具人弟子给他干活了。
    不过到了七月中旬的时候,鲁锦反而没时间想这事了,大军九月就要出征,现在也不过就剩一个半月的准备时间,他要把精力都放在作战上,而且鲁锦祭天称王的日子也到了!
    ——
    ps:加更求月初月票,晚上还有一章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