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大厨[八零] - 第300章 厨王大赛决赛开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船民的生存困境,各类难民转移审批程序明显提速,特别是针对滞留港城难民的审批大幅加快,这让饱受煎熬的难民们终于看到一线希望。
    启德机场附近那座废弃多年的旧监狱重新启用,多家慈善机构联合租下难民营周边的一栋工业大厦,将其改造为专门的难民营工业厂房。首家入驻的企业是为立德和崔记供货的纸箱厂,随后赵家的服装厂也顺利进驻。
    港城存在着大量有生意就开工、没订单就关门的小型加工厂,只需几台简易设备就能运营的玩具厂、电子零件组装厂比比皆是;更多企业依赖从海外进口整柜货物,在港城进行分装后再销往特定市场。
    难民营工业厂房的租金低廉,人工成本仅需每日八小时三十五港币。相较于港城这两年来飞涨的人力成本,雇佣打黑工的内地或越南工人存在诸多风险。直接聘用难民营工人则由管理方承担用工责任,风险大为降低。厂房提供短期(两至三个月起租)和长期两种租赁方案,这种灵活性为众多小微企业创造了机会。这座工业大厦转眼间竟成了抢手的“旺铺“。
    岳宁在营区内开办的技能培训班面临尴尬局面:白天青壮年难民都忙于工作无暇上课,只得将培训时间调整为每晚六点至八点。这实在让人没想到。
    屯门难民营的难民们开始抗议,他们外出求职,遇到了重重困难,港城敢给他们工作的小作坊待遇极差,每天工作十小时、全年无休仅能换取七八百港币收入。而难民营规定每周工作六天、每日八小时就能获得九百多港币报酬。
    越来越多难民提出要求:“干脆把我们也关起来算了!”
    这种众口难调的局面,有人愿意被关,大多数拒绝放弃自由,不愿被禁闭在营区内。
    港府顺势设立第二家禁闭式难民营,允许开放式难民营的难民自愿申请转入。此后开放式难民营不再接收新难民,同时分批转移部分原有住民。随着难民陆续前往目的国,开放式难民营的人数将持续减少,相关社会问题也将逐步缓解。
    马教授发表的最新论文,赢得了学术声誉,蔡美月则是做了实际的工作,进一步推高了声望。
    岳宁再度获邀参加里昂国际厨师交流会,这次她端出了改良版越南红烧牛肉,加入椰子水和香茅的烹制方法,搭配法棍面包,完美呈现越南最经典的饮食文化。
    这道菜品巧妙提醒着世人:越南曾经历法国七十年的殖民统治。尽管法国人撤离不足三十年,大量越南侨民仍生活在法国,这个前宗主国至今仍是众多越南难民的首选目的地。
    当时正值美苏冷战高峰期,作为社会主义阵营成员的越南,发生这样的事,本就会被聚焦,要求援助越南难民的民间声浪非常大,岳宁此次在极具影响力的国际场合展示越南美食,恰如其分地呼应了舆论关切。
    这段时期,黑松露餐厅联盟新增四家成员:西班牙一家、美国福苑餐厅,以及两家法国餐厅,至此联盟旗下法国餐厅总数达到五家。借此契机,联盟发起就业倡议:将为具备法语基础、且在港城接受过培训的越南难民提供工作机会,指定培训机构正是岳宁的宁宴厨艺学校。
    虽然五家高级餐厅能提供的岗位有限,但这一举措传递出重要信号,在倡导种族文化多样性、推崇社会包容的当下具有特殊意义。
    结束里昂之行后,岳宁又参加了一场高端慈善晚宴,港城政商名流悉数出席。岳宁本来在这个圈子里也算是受欢迎,这次跟年轻一代合影,她被拱到了c位。
    港城的洋鬼子不少,以前她在华人圈子里吃得开,这次在蔡美月的带领下,认识了一个个的英国人。岳宁在港城上流社会的地位愈发稳固,先富后贵,富到贵要走很长一段路,她已不再仅是依靠乔家和蔡家的背景,而是凭借自身实力赢得现在的位置。
    岳宁认为自己在港城的价值不小,但是她在大陆的价值更大,他们一起创办的公司已经招收了三十多号人了。就算是采用共享工位,原本那间办公室,都不够用了,刚刚换了办公室。
    粤城春交会开始了,这次组队回去也不算是支援了,那都是为了自己的生意,跟内地的企业合作。手里有客户的,陪着外宾回去,新加入公司的,分组去现场翻译,顺带联络生意。
    这次春交会,上面已经把权限下放给各省的进出口公司,开始接受生产单位报名,像乔谨行之前的开关四厂,就不用偷偷摸摸进来,可以报名参加了,这届交易会的规模比去年又大了。
    他们公司可谓收获满满,胖强大呼简直弯腰就能捡钱。
    “做好大陆和世界的窗口,港城这样的好日子可以过二十年。”岳宁说道。
    “那二十年后呢?”胖强问。
    “有二十年还不够啊?”周明轩无所谓。
    “二十年以后优势还有,就是赚钱没现在这么简单了。”岳宁说道,“如果从长远考虑,港城确实需要考虑二十年后,会有什么产业来支撑这么大一个城市。我们毕竟不是澳城,靠着娱乐赌博就能过得很好。这就是我们研究经济的意义呀!”
    忙活完这些,又迎来了考试周,日子过得可真快,大一就过去了,港大三年制,杨志杰和陈征他们几个毕业了,两人毕业进宝华楼,杨志杰接替苏菲的大部分工作,陈征专职在宁小厨。
    苏菲申请了东京大学的商科研究生,本来岳宁建议她申请英国或者美国的商科,苏菲考虑再三,认为东大的这个商科最适合她。
    东大这两年在东亚确实是留学的热门选择,而且日本是发展最快的时候,各种理念,各种创新。
    苏菲的另外一个想法是,港城地域太小,就算是消费能力高,再在九龙开一家宁宴,港城有三家宁宴就到顶了。但是日本不一样,日本那么大,几个大城市消费能力那么强。公司想要赚大钱,那肯定靠日本市场,所以趁着去念书的时候,和梁泽一起,加速宝华楼在日本市场的布局。
    陆哥和苏菲已经注册了,他们在港城办了一个小范围的婚宴,等年底再回北京办婚礼。
    陆哥在港城没亲戚,苏菲的父母在她很小的时候就离婚了,她爸把她送到了元朗,跟着爷爷奶奶长大。上次她带陆培德回家见爷爷奶奶,刚好碰见她爸和后妈。亲爸和后妈知道他们要结婚,兴致勃勃,问她是不是在宁宴陆府办婚宴?还没等苏菲回答,后妈已经开始盘算着要请那些亲友,甚至连后妈的表兄弟姊妹都算上了。
    苏菲越听越觉得离谱,她这些年跟后妈见面不超过十次,跟后妈完全没有感情,结婚请后妈来,就已经是给他们面子了。还要请后妈的表亲,没搞错吧?
    而且他后妈还问她,她亲妈会出席婚礼吗?她爸立刻说,不希望她亲妈在婚礼上出席。否则他就不去了。
    她爷爷奶奶一听,她爸不去,立刻就劝她,让她不要请亲妈了。
    她原本就没想请亲妈,毕竟亲妈离开后,刚开始还来看她,后来又有了孩子,一年想不到一回。
    苏菲跟她爸说:“我没打算请我妈,也没打算请你们。”
    这件事闹得不欢而散。爷爷奶奶说她爸不出席婚礼,他们也不会来。逼着她去给她爸服软。
    苏菲索性说了一声:“你们不来就不来了。”
    所以两人的婚宴范围很小,多是htv和宝华楼的同事,蔡致远是苏菲在htv最重要的同事,自然收到了请柬。
    蔡致远过来很平静地看着苏菲嫁给了陆培德。
    岳宁还怕他会很难过,想要劝劝他,他只问:“《厨王大赛》决赛,你一定要出席,这半年,你都没去现场看过。”
    “去的去的,肯定去。”岳宁连忙答应他。
    《厨王大赛》放在港城国际食品展期间。
    初赛的时候,粤城东风楼和美国的福苑惨遭淘汰,经过观众电话投票复活,粤城东风楼真的运气很背,第一次碰上陈锦莹,复活之后又碰上上海锦华宾馆,依旧被淘汰了。
    但是,福苑却一路运气爆棚,直到半决赛遇到了陈锦莹才败下阵来。另外,一边是上海锦华饭店对阵北京裕丰楼。最终锦华饭店进入决赛,而三四名,这次又是福苑和裕丰楼。
    孙女再次进入半决赛,朱莉玲又飞了港城,这次半决赛的比试,朱莉玲看到了孙女和刘易巨大的进步。
    朱莉玲再度飞抵港城观战。看到孙女与刘易的显著进步,这位靠独门调味技艺和中餐文化底蕴立足的资深厨师欣慰不已,她深知孙女已踏上超越自己的征程。
    裕丰楼这次董大厨陪着队伍一起来,陈锦莹这些日子一直跟哥哥们通信,如今内地跟台湾关系还很微妙,她没办法去内地,哥哥们出来一趟也不容易。
    这次大哥能来,陈锦莹真的太高兴了,陪着大哥一起看三四名比赛。
    孙毓可和刘易一上台,看见周师傅师徒,那个高兴,孙毓可先上去把周师傅抱了个结结实实:“周师傅,我可想您了!”
    大闺女就是这个性子,周师傅一回生二回熟,抱就抱了。再被刘易这个大小伙子抱了一下。两组队伍开始比赛。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