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大厨[八零] - 第282章 秋交会
“宁宁!”
一声唤让岳宁回头,穿藏青工装的周明轩正抱着一摞车床图纸挤过来,额角沾着点汗:“上海来的王厂长说,他们厂的c6140车床改进了进给箱,我一下子看不明白。”
岳宁接过图纸看着密密麻麻的机械图,她也不懂啊!
团队里的其他人也陆续围过来,他们都是经济商科的学生,这种真看不懂。
岳宁猛然抬头,对周明轩说:“跟我过来。”
她带着周明轩找到了正在跟外商派名片的乔谨行,等他派完名片,岳宁说:“大哥,你懂这个吗?”
乔谨行低头看图纸,问周明轩,周明轩摇头:“要不您跟我去展台,您跟外商讲?”
乔谨行转头看他们厂长:“李厂长?”
“都是帮咱们国家的企业。你去,你回上海才一年多,他们不认识你。”李厂长说道,他们是混进来的,不能让领导发现。
乔谨行跟着周明轩过去,展台上是几位德国客人,乔谨行开口用德语跟对方交流,三两下就把问题给解释清楚。
“同志,谢谢你哦!”机床厂的王厂长握住了乔谨行的手。
乔谨行说:“不客气,不客气。”
“同志啊!听你的口音,好像也是我们上海那边的?”王厂长问。
听见这话,正在为翻译发愁的进出口公司的同志连忙走过来,问:“同志啊!你是哪个单位派来的?”
乔谨行没想到口音都能露馅。他是跟着宁宁混进来的,这下怎么说?
李厂长远远地看着,看见乔谨行面露尴尬,他快步跑过来,连忙打招呼:“侯经理,这是我们开关四厂的老乔。”
“老李,你怎么来了?我不是跟你说你们的产品……”
岳宁那边完成了,走过来叫一声:“大哥。”
乔谨行叫一声:“宁宁啊!”
上海进出口公司的这位侯经理见岳宁过来,他问:“小岳,这是你大哥啊?”
“我男朋友的大堂兄。他在上海开关四厂工作,这次他刚好来港城参加我男朋友哥哥的婚礼,说起他们工厂的情况,我男朋友帮他在联络日本pn公司。我呢!就想着带他来展会看看,有没有什么机会。”岳宁索性直说。
“这样啊!”
“是啊!他说,业务上的事还是要李厂长拿主意,所以请了李厂长过来。两人都是我问陈主任要了名额,带进来的。”岳宁笑着说。
李厂长立马说:“侯经理,是小岳让我和老乔一起进来看看。”
侯经理知道李厂长猴精,再说人家有港城的岳宁带进来,进来都进来了,这个乔谨行还跟港城乔家有这层关系,他索性就说:“进来了,都不来找我。怕我像后婆婆一样虐待你是吧?你们就是上海的企业,就给我待在这里。老李,你手下有会洋文的人才,藏着干嘛?”
“领导,我哪儿藏着了?人家从乡下回来,没人要,往我那个鸟不拉屎、爹不疼娘不爱的开关四厂塞。”李厂长抱怨。
岳宁笑着说:“领导们,我那边还有事。你们慢慢来。”
她刚要走,转头又说:“对了,领导。你们现在有我大哥了,小周我带走了,让他去其他地方帮忙了。”
侯经理连忙过来跟周明轩握手:“小周同学,辛苦你了!”
“不客气,应该的。”
岳宁和周明轩往前走,听见一声:“这向阳收音机的说明书翻译得真费劲,调节音量写成movethevolume,这是什么鬼?你们怎么好意思拿这种东西上展会的?”
岳宁听见这话,连忙走过去,看向正在训斥人的谢学文。
谢学文是万教授的博士生,听说岳宁要组课题研究,主动找上门说要“贡献学术力量“。岳宁本没多想,主要是要求过来,还是博士生,总比本科生更懂行;况且还是万教授带的人,总得给几分面子。
直到火车从鹏城开往粤城的那天,她就意识到这是个错误。
岳宁记得,在绿皮火车“哐当哐当“声音中,他介绍他自己:“我在泰国研究过一段时间,他们的纺织厂用的机器,产品直接出口欧洲;菲律宾的椰油加工厂,流水线全是自动化的。”
岳宁不知道他说这些是什么意思,看他指着窗外:“刚才经过的那个镇子,电线杆子歪歪扭扭,小孩追着鸡跑,连个像样的商店都没有。”
内地确实落后,她只能说:“内地刚开放,确实落后。但我们来这儿不是挑刺的,是找机会的。”
“机会?”谢学文笑了,“宁宁,你太天真了。外商要的是质量稳定、交期准的产品,东南亚的货早把市场占满了。内地就算把成本压到最低,人家也不一定愿意要。”
想到这里,岳宁走过去,谢学文看见她来,立马说:“宁宁来了。”
他把那本产品说明书给岳宁看:“宁宁,你看,这翻译的是什么?”
展台上的人被这样当场说,垂着头不说话,岳宁不想在这样的场合跟他吵架,说:“谢师兄,明轩不用去上海机械展台了,让他来吧?你要不先回去,整理一下资料。”
“宁宁,你……”
“不能让你大材小用啊!”岳宁笑着说。
听岳宁这么说,谢学文点头:“那我先回去了,等下我慢慢跟你说,我这两天的所见所闻。”
“好的。”
岳宁把谢学文打发走了,让周明轩接替了这里的翻译。
岳宁想着,回去跟万教授说一声,让这个人退出课题组。这种人只能添乱。
下午四点结束,岳宁和大家一起往她的房子走。
胖胖的阿强说着今天的见闻:“我今天差点跟个中东客商吵起来,他说中国没本事做出好东西,我建议他去北京故宫看看,看看中国工匠的手艺。”
“得了吧你,“赵佳颖戳他额头,“人家是要买轴承,你跟人聊历史?”
“那不能说中国没本事……”
岳宁无奈地笑了一声:“现阶段,确实没什么本事。”
岳宁这么说,大家心情都有些低落,周明轩扯了个笑容:“宁宁,你不是说会好的吗?”
“肯定会。”这一点岳宁万分有信心。
已经到岳宁的小楼门口了,这栋三层小楼里,港城来帮忙的有个厨师,家在粤城的就住家里,其他人住这里,这个时候外头宾馆很紧张,岳宁带了六个组员,她和两个女生挤一间,三个男生挤在一起,把一个小阁楼给了谢学文。
进了屋里,大约是听到动静,谢学文从楼上下来。
“你们回来了。我们一起商量一下。”
岳宁说:“先做饭。”
岳宁可没期望谢学文早回来,会把菜备好。
“我来烧火。”
“我去切洋芋。”
“我淘米。”
几个人立马分工,岳宁进了厨房,早上大家商量好了,晚上做腊肠洋芋饭。
岳宁拿了腊肠出来,切腊肠。谢学文站在她边上,清了清嗓子:“宁宁,关于课题方向,我想跟你谈谈。”
“你说。”
“我认为,我们现在研究内地进出口现状,时机不对。”谢学文推了推眼镜,“内地连基本的生产标准都没建立,质量不稳定,外商根本不敢大规模下单。老师的研究方向是东亚经济圈,泰国、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这四个国家,经济结构跟咱们更像,而且,“他翻开笔记本,“我查了数据,他们的gdp增速比内地快一倍,外资投入每年涨30%。研究他们,更容易出成果。”
“所以你想?”岳宁问。
“我想把课题改一下。”谢学文的语气软了些,“我们可以把内地作为对比案例,重点还是放在东南亚。这样既符合老师的方向,又能……”
“vincent,“岳宁打断他,“这个课题是我定的,经费是宝华楼出的,组员也是我招的。”她顿了顿,“如果你想做东南亚的课题,可以另外组团队,找万教授申请经费。”
谢学文的脸色变了:“宁宁,你这是什么意思?”
“字面意思。”岳宁站起身,“明天开始,你不用跟我们一起去展馆了。佳颖,给他结这两天的餐补和交通费。”
谢学文当场就急了:“宁宁!你这太不尊重人了!我是博士……”
“vincent。”周明轩拿了土豆进来,“你搞错了。我们来这儿不是为了发论文、争课题。”
他指了指窗外,“昨天赵佳颖说,纺织厂子接了批出口到加拿大的订单,可外商验货时发现布料色差,扣了三成货款,那是三十多个工人的三个月工资。”
他又指了指另外一个同学,“胖强昨天说玩具厂生产木马,榫卯松了,被退回来二十箱,厂长蹲在仓库哭,说再不敢接外单了。”
“我们帮内地,是因为这些厂子需要我们。”赵佳颖接过话,“宁宁说,我们要做的不是研究,是连接,把内地的货连到国外,把国外的钱连到内地。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
岳宁听他们说这些话,她很开心,能有这么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
岳宁接过胖强手里的土豆说:“我们觉得有意义,我们留下。你想做东南亚课题,那我们也不耽误你时间。”
谢学文看着这群人,他突然发现自己跟他们格格不入,说:“你们……你们是不切实际的民族沙文主义。”
谢学文往楼上去,看着他消失的方向,周明轩说:“他有病吧?帮内地,怎么就成了民族沙文主义?”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