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大厨[八零] - 第190章 宁宴直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谁能想到,在港城和日本,港城厨师观看《满汉全席》重播的剪辑片,收视率居然比《满汉全席》首播还高。
    岳宁粉丝众多,陈大师跟岳宁打嘴仗,粉丝都认为他为老不尊、倚老卖老,无端指责后辈。后来又说要做满汉全席,明眼人都能看出这是在蹭岳宁的热度。
    港城的观众发现,那家酒楼除了装修奢华,用美女和帅哥上菜之外,菜品真的没什么可看的,尤其是在装盘方面,除了使用看上去特别昂贵的器具,他们实在看不出这些菜与港城普通酒楼的菜品有什么区别。他们甚至觉得宝华楼的装盘都比直播里的要漂亮得多。
    宝华楼的装盘自然比不上宁宴考究,不过厨子们的手艺和审美在不断提高。小学徒们想学手艺,宁宴要求高,宝华楼要求相对低一些。比如龙雕得有点憨态可掬,凤雕得有点呆萌,这样的作品宁宴不能用,但宝华楼觉得有总比没有好。港城观众不禁质疑:“就这?”
    日本的收视率同样不高。底层日料便宜量大,高端日料讲究禅意、留白,量少却精致。隔着屏幕,菜好不好吃感受不到,但好不好看却是一目了然。陈大师的菜,器皿华丽,装盘却量大且粗糙,日本观众完全欣赏不来。
    大家都蹲守宁宴的花絮剪辑,预告片里说岳宁和陆培德要看录像偷师。
    第二天早上九点,ts和htv同时播放了这个花絮,收视率极高,蔡致远笑得合不拢嘴。
    前两天在赛马会见到对家那个老色胚,被他问最近是不是力不从心,身边连女人都没有,蔡致远心里不爽,便打电话给对手电视台的老板,调侃说要不他们再重播一回,兴许今天收视率就能上去了。
    那家电视台其实也在盯着宁宴这边。他们看到花絮里,岳宁和陆培德对满汉全席的解释,比那家酒楼自己说得还清楚明白,而且绝大部分都是夸赞之词。
    对于那道红烧熊掌,宾客吃不惯,他俩还分析了原因,强调不是厨师手艺不好。
    电视台正打算重播,恰好接到蔡致远的电话。这位电视台老板调侃道:“蔡生,何必在一棵树上吊死呢?亨通的女星要是不够漂亮,要不要来我这儿挑挑?”
    蔡致远愣了一下,懊悔给这色胚打电话,冷哼一声说:“下午四点我们就全程直播了。趁现在还有人看,赶紧行动吧!”挂了电话,蔡致远点了一支烟,抽了起来。
    这时,秘书敲门说道:“蔡先生,ts总裁山野先生到了。”蔡致远站起来,整了整西服,迎了出去。他下楼后,看到接山野一行的三辆车停在了电视台大楼门口。
    除了ts的三位高层,日方还邀请了怀石料理大师宫本、铁板烧大师岩西、美食家渡边、书画家小野、超级巨星中村美伊。
    最后一位是超级重量级人物,正是上一期做了膀胱鸡的法餐大厨卢卡斯。
    当下,大家都在努力吸引全世界热衷消费的日本游客,欧洲是日本富裕阶层的旅行目的地。
    这位卢卡斯大厨接受拍摄上一期节目,也是想宣传自家餐厅,没想到最终效果很不理想。
    这次石川亲自飞了一趟法国,跟他探讨一个港城大厨在日本爆火、吸引众多日本人赴港旅行的事情。当然,港城和欧洲无法相提并论,毕竟港城与日本之间航程才四五个小时。可中餐能和法餐比吗?卢卡斯又问石川,这位中餐大厨有什么荣誉。
    石川回答:“没有。”
    当他看到录像里的大厨是个少女时,更是感到奇怪。他知道中餐的做法和法餐不同,但是录像里,这个少女,调料不讲定量,温度不用温度计,甚至很少见她用计时器,就是凭借经验去做。炒菜时,食材在炒锅里翻滚,看似像表演,却又让人摸不着头脑。于是,他决定来一探究竟。
    几个人在电视台稍作交谈后,便出发前往宁宴。
    此刻,宁宴的后厨,大家都在做最后的准备。
    众人不免聊起昨天对家的宴席。马耀星正和陆培德、岳宁一起准备盘饰,他看着陆培德用胡萝卜雕刻蟠龙门柱。
    马耀星问道:“我说阿德,我看你这雕刻手艺挺不错,你也说你们家菜受鲁菜影响,那鲁菜就没受粤菜影响?昨天我可没见他们用雕花。”
    陆培德说:“粤菜大厨也不是个个都会雕花。我们家做官府菜,才注重这门手艺,其他厨子很少学。不过,陈大师那儿摆盘不讲究,还有另外原因。”
    “什么原因?”
    “鲁菜本是八大菜系之首,底蕴深厚,御厨里一半是山东厨子,还发展出了京鲁一派。那时的鲁菜雍容华贵、精致讲究。可后来日本……”陆培德看了一眼正在拍摄的日本摄影师,挺直腰背接着说,“日本全面侵华,百姓越来越穷,饭庄要活下去,很多有名的高级鲁菜酒楼也开始做量大实惠的菜品。抗战结束后,这些酒楼厨子做菜手艺还行,可像雕花这类旁枝末节的技艺就差了。”
    “就跟现在的福运楼一样,很多菜已经不会做了。梁实秋先生在1926年时,曾在北京最好的东兴楼与朋友相聚,那一餐让他念念不忘,尤其是一道‘芙蓉鸡片’,他还专门撰文详细描述。抗战期间,东兴楼被日军占领,战后东兴楼重新开业,梁先生评价说‘大失所望,名存实亡,无复当年手艺。菜用大盘,粗劣庸俗。’”岳宁手中一朵用红心萝卜雕成的牡丹花完成了,她轻轻叹了口气,“盐商豪富,让淮扬厨子不仅刀工了得,甚至还要有书画技能。而战争导致经济萧条,让鲁菜从宫廷御膳变成量大管饱的平民饭菜。”
    今天是日本电视台来拍片子,这个话题不能深入讨论,身为中国人,大家只能沉默。
    “宁宁,客人到了。”秘书李小姐进来提醒她。
    岳宁走出去,苏菲已经在门口迎接客人。石川为她介绍来宾,岳宁和大家一一握手。宫本先生笑着说:“上次看岳小姐做刺身,非常惊艳,今天不知会带来什么惊喜?”“今天有鱼生,是我们港城的做法,欢迎品鉴。”
    介绍完客人,岳宁带着他们进去,前往二楼最大的包间。宁宴接手了辉煌的摊子,装修走的是金碧辉煌的风格,硬装修改成本太高,只能在软装方面调整,统一使用浅米色调的家具,倒也和谐。但这与他们主打的高端中餐,多少还是有些不搭。要是能像上辈子那样,是中式庭院风格的餐厅就更好了。
    中村美伊的目光被茶几上的糕点吸引,说了一串日语,大家都看向茶几。米色的茶几上摆了四盘糕点,扇形的白色瓷盘里,两块白色奶糕上飘落着几片桃花,旁边是刚露出嫩黄色花蕊的娇嫩浅紫色芍药花苞模样的芍药酥;圆形盘子里是荷花酥、荷叶饼、金鱼菓;第三个方盘里是柿子和花生形状的糕点;最后一盘是两只栩栩如生的小猫酥,配上两个白色圆球奶菓。
    书画家小野眼睛盯着盘子问了一句,翻译说:“小野先生想问,这几个字是你写的吗?”
    每个盘子的留白处,岳宁都题了字,分别是“春色满园”“夏日荷塘”“秋日丰收”“冬日闲趣”。
    岳宁答:“是。”
    侍应生上茶后,中村美伊犹豫该吃哪个,岳宁推荐了桃花酪,说它奶香浓郁,热量还不高。
    喝过茶,吃过茶点,照拍摄计划,几位大厨要先参观后厨,摄制组已经准备就绪。岳宁带着他们下楼。
    拍摄开始,岳宁先介绍了一下宁宴后厨的布局,今天,宁宴后厨的每个功能区域都辟出了专门区域用于节目拍摄,这样能减少拍摄对营业的影响。即便做了准备,人手和空间还是得为今天的拍摄让步,宁宴减少了今天晚市三成的接待量。
    宁宴晚市的后厨人员现在已经到岗,正在忙碌。
    另外一边,陆培德拿了一团面正在搓揉,岳宁说:“陆大厨在做今天要用的龙须面。”
    只见陆培德双手按住面团两端,手腕一抖一抻间,面团被拉长。他退后三步,将面团抛向空中,接住时面条已成了拇指粗细的长条。
    日本宫本问:“这是在做拉面吗?”
    “是,但是要拉到能够穿过缝衣针。”岳宁说道。
    宫本听了翻译的话,露出不可置信的表情:“穿缝衣针?”
    陆培德把面条拉开对扣,洒粉再对扣,这般反复百十回合,随着最后一扣的完成,他将面条一端轻放案板,另一端缓缓举过头顶,手腕抖动间,细如发丝的面条,倾泻而下。
    岳宁从秘书手里接过缝衣针,递给石川:“石川先生,随便取一根面条,看看能不能穿过这根缝衣针?”
    那位法国大厨显然比石川更加心急,他先一步去面条那里,问了一句,翻译说:“卢卡斯问,他可以拿一根看看吗?”
    石川把缝衣针给他,跟他说可以穿针。
    “真的?”卢卡斯问归问,他已经用那根细细的面条穿过了缝衣针。
    这是今天直播的第一幕。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