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大厨[八零] - 第121章 大学演讲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杨志杰这些天进展迅速,已经找好了一家合适开面馆的铺子,位置很好,这个铺子之前是一家洋快餐店。
    岳宁没想到上辈子开遍中国大城市的这个洋快餐,在高速发展的港城,居然到了要缩减店铺的地步。
    她和杨志杰一起去这家洋快餐还开着的店,吃了一下他们家的东西。
    岳宁发现没什么问题,还是她上辈子吃的鸡块味道,挺好吃。
    她要出门的时候看到了墙上的一个广告:“家乡鸡,好味到舔手指!”
    岳宁问杨志杰:“这是一个问题。”
    “啊?什么问题?”
    “我们中国人会好吃了舔手指吗?”岳宁问他。
    杨志杰摇头:“不可能。”
    “所以这句广告语,不仅不能让人产生共鸣,潜意识里还觉得讨厌,觉得这样很脏。”
    “原来是这样。”杨志杰恍然,“所以我得建议立德去请几个日本人,仔细研究广告台词,看看里面有没有引起反感的地方。我马上要去上课了。等我回来给立德的人打电话吧!”
    “去吧!我刚好要去立德。”
    “对了,下午两点二十。”杨志杰提醒她,“有演讲。”
    “知道了,一定准时到。”
    今天下午她还安排了去杨志杰他们班演讲。
    岳宁叫了车去立德,立德专门为内地市场研发了三款面条,炸酱拌面、香辣牛肉面和雪菜肉丝面。炸酱面因为岳宁把上次北京带回来的酱给用完了,港城市场没有找到合适的酱,她只能拜托进出口公司的同志们帮忙搞,昨天才拿到,立马就让人送到了立德,崔慧仪盯着研发部的人,按照她的方子试了,今天叫她过去尝尝味道。
    岳宁和崔慧仪一起去测试厨房,试过面条,她给了改进意见,让他们改。岳宁和崔慧仪边走边聊,说起知名洋快餐,在港城业务拓展不顺畅的事。
    当然,把所有的原因归结于那条广告,肯定太片面了,但是岳宁认为那条广告确实有问题。崔慧仪让市场部的人过来,把这个事情落实下去。
    “听说你要给张老夫人烧寿宴。”
    “我只是其中之一,做中餐。”
    “张蕴娴跟我说了,她说她外婆看了你重新商议的菜单,说你很用心,她很期待。”崔慧仪说。
    “张蕴娴是张蕴莹的?”岳宁问。
    “表姐。”崔慧仪说,“她妈是张家大小姐。”
    “她也按照张家排序吗?”
    “她父母同姓。是张安康给女儿取名,按照蕴字来排了。”
    崔慧仪面前,岳宁想什么就说什么,她说:“我听人说张老夫人很贤惠,丈夫和堂妹死了,她将堂妹的孩子视如己出。”
    “是贤惠。”崔慧仪看着她,“我知道你聪明,但不要那么想。张老夫人根本没那个坏心思,张安康就是烂泥扶不上墙。崔慧书出生的时候,我爸就让我妈好好学学张老夫人,学学人家多么大肚。丈夫和小妾都死了,还抚养两人的孩子。当然,我妈没那么大度,但是你想想,我妈要是那么大度,真养了崔慧书。我们姊妹俩有这个能力,崔慧书依然是现在这个样子。是不是所有人都认为我妈故意养废他?我爸指不定还能理直气壮地恨我妈呢!”
    “有道理。”岳宁点头,“对了,你爸现在怎么样?”
    “出院回家了,给他请了一个康复医生,两个看护,和崔慧书一起住在大宅。我听芳姨说,就算是在一个宅子里,崔慧书只有碰见我爸,才会叫他一声“爸爸”。基本上没有主动去找过我爸。我不知道我爸怎么想。”崔慧仪笑得很开心,“反正我不管,我就得让他们父子待在一起。我爸那么爱他儿子,我怎么舍得他们父子俩分开?”
    岳宁笑着点头:“必须的。”
    “俞婉媚这个案子要开庭审理了,陪审团五女两男。”崔慧仪的笑特别幸灾乐祸,“她根本不知道,有经验的律师可以否决这个抽签结果,可以提起再次抽签,像她这种案件,女陪审员多肯定对她不利。”
    “男陪审员站在你爸的立场上,也不会有她的好果子吃吧?”岳宁问她,“什么时候开庭,我可以去旁听吗?”
    “公开审理的,你可以去。”
    “我去。”岳宁从包里拿出钱夹,钱夹里夹着她和爸爸的最后一张合照,她要带爸爸去看那个女人的下场。
    岳宁在立德的食堂吃了员工餐,再试了一下研发部调整后的配方,味道可以了。崔慧仪派车送她去港大。
    岳宁走到那栋大楼前,吴教授已经等着了。
    “吴教授,我认识您办公室。你这样等我,我可不好意思。”
    “今天,你是我邀请的嘉宾。等你考进了我们学校,那时候你是我的学生,我就不接你了。”
    “不,我认为我新生报到那天,你要是出现,那我肯定特别有面子。”岳宁半开玩笑地说。
    “好,那天我一定去接你。”
    两人上楼去,岳宁提早了十多分钟过来,她先去吴教授的办公室坐一下。
    吴教授说起她和乔君贤跳健美操那一段,说她让很多人喜欢。
    “有人喜欢就有人不喜欢,您也不要光挑好的说,不是还有杂志骂我‘平尽无波,孔武有力’吗?不过不管喜欢还是不喜欢,持续有热度,对市场销售来说肯定是有利的。”
    有人到门口敲门:“吴教授。”
    岳宁回头看,一个洋人在门口,他对着岳宁点头笑了一下,用英文说:“吴教授,我能打扰你两分钟吗?”
    吴教授已经走了出去,跟这位说了两句。
    他再进来,说:“时间差不多了,我们去教室。”
    “好的。”
    岳宁和吴教授一起去教室。
    此时上课铃声已经打过,带着她进去,吴教授站到讲台上,用英文说:“岳宁小姐,来港城短短的三个月内,将旺角的老酒楼宝华楼,带成了全港最热门的酒楼之一,同时她亲手打造一家高级酒楼,同样大受追捧。今天我们请她来分享一下,她是如何做到的?欢迎岳宁小姐。”
    岳宁走上台刚刚开口:“大家好!”
    立马有个学生举起手来。
    吴教授:“有问题,可以等岳小姐分享完了,再提问。”
    这个学生用港味纯正的英语说:“我只是想要提醒一下岳小姐,这是港大讲台,我们这里用英文授课。”
    提问的就是那天和杨志杰打架的学生,岳宁用带着内地口音的英文问:“所以在港大,李白来了也要用英文吟诗吗?你这么强调一定要用英文授课,为什么不去把校徽上四个中文字挖了?这四个中文字不是出自《礼记大学》?”
    岳宁看着那个学生:“今天我讲的内容,有很多是出自中国典籍,我用英文讲,你确定你能听懂?”
    他有些尴尬,改粤语:“听不懂。”
    岳宁笑了,她手撑在讲台上:“其实,我用英文也说不明白。”
    她这话一出口,全场都笑了起来。
    “为了内容,咱们不要拘泥于语言,好吗?”岳宁看着台下。
    “好。”大家一起回她。
    岳宁点头:“今天我要讲的主题是,一家老派酒楼爆红背后的营销逻辑,岳宁个人形象与宝华楼深度绑定。”
    岳宁拿起一支粉笔,在黑板上先写两个词:“厨子”,“老板”,在这个两个词上面又写了“君子”
    她去另外一边写下那本书的名字《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
    她转身过来:“这本书不知道大家都读过没有?”
    有人回答说读过,有人摇头。岳宁问:“有人能说一下这本书大致说什么吗?”
    有个学生站起来说:“戈夫曼用戏剧舞台,来举例说明,每个人都在舞台上……”
    这个学生粗略说了一下这本书内容。
    “谢谢!”岳宁跟这个学生说。
    “书里有这么一句话,‘如果面具代表了我们自己已经形成了自我概念,我们不断努力去表现的那个角色,那么这种面具就是我们更加真实的自我,也就是我们想要成为的那个我。’”岳宁看着大家,“那么我想成为什么样的我?”
    岳宁走到了那三个词前:“家族传承和我的天赋,我成了一个厨子。”
    她在“厨子”两个字下面写了下“艺”,她回过头来说:“我有手艺。”
    “接下宝华楼,开宁宴。我是一个老板,商人追逐利益。”她在老板下面写下“利”。
    “这两个是我的核心。”岳宁说,“不想做老板的厨子,不是一个好厨子。大部分手艺人,都希望自己学了手艺之后,能有自己的酒楼,能赚大钱。我问我自己,我还希望自己是什么样的人。”
    岳宁在“君子”两个字下面写下一个“德”,说:“君子六德:礼、义、仁、厚、智、信。”
    她放下粉笔,看着大家:“我希望成为一个有道德约束的老板、厨子。有了这个基础,我们再结合我来港之后所做的事,你们就能明白,为什么宝华楼会爆红,宁宴开业就大火?”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