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大厨[八零] - 第95章 崔家昌出车祸
这位太太将信将疑地切了鱼皮的一个小角,指甲盖大的鱼皮入嘴,q弹软糯的鱼皮,丝毫没有那天吃到的腥味,这一点点哪儿够吃?她继续来下一口,好吃得停不下来。
这时侍应生上了一盘油炸鬼。
这宁宴可是高端酒楼,连油炸鬼都上来了?
“油炸鬼蘸昆仑鲍甫的汤汁。”侍应生说。
对昆仑鲍甫完全转了印象的太太,立刻夹了一块寸长的油炸鬼,油炸鬼蘸了汤汁,进嘴里,这一口简直太满足了。
岳宁听到了前面的反馈,盘子里的汁水都被吃完了,这才是她要的效果。
这一道浓郁的大菜之后,上来一道百花酿带子,百花就是虾滑,虾滑酿在鲜带子里,这道菜清淡鲜美,老少咸宜。
有了这道菜过度,下一道,一个长方形的瓷碟,一头是一个小碗,小碗里团了一团面团上头盖了红油臊子,中间一口一个的肉夹馍,尾端是脆壳里装了乒乓球大小的一段洋芋擦擦。
挑起一筷子红油臊子面,那股子熟悉的味道先进鼻腔,再进嘴里,明明那些日子他吃了不少苦,却依然怀念。
只是只有一口,莫维文回忆了这么久,来了这么一口,这能过瘾吗?
乔启明也抱怨:“宁宁这丫头怎么回事,其他的给得少也就算了,连这个都只给一点点。”
余嘉鸿跟岳宁还是初次见面,不太好说,他也没吃过瘾,当年他和乔启明一起去陕北,而且当年他堂弟在宝鸡开橡胶厂,他都有三十多年没去西北了,也想啊!
就在这时,侍应生上了一大碗臊子面和一大碗洋芋擦擦,侍应生说:“宁宁给几位加的,还加重了味道。”
“这孩子就是懂事。”乔启明很开心地说。
莫维文脸上挂上了笑容,挑了面条进碗里,吃了起来。
余嘉鸿给自己老婆打了半碗面条,自己又打了半碗,夫妻俩吃得正欢,这时服务生拿来一个炭火底座,点了火,一个铜锅端上去。
那香辣四溢的味道,叶应澜惊喜地跟余嘉鸿说:“保山的火塘牛肉?”
“对,云南保山的牛肉锅。”侍应生拿来一碗薄荷,放在桌上,“需要加薄荷吗?”
叶应澜连忙说:“要!”
当年她到滇缅公路上,做汽车修理工,一开始就是在云南保山的维修站。
她夹起一筷牛肉牛杂,往蘸水里蘸了一下吃在嘴里,她跟余嘉鸿说:“就是火塘牛肉的味道,很正呢!”
余嘉鸿则是夹了一筷酸腌菜,这个酸菜腌得也很好。
粤省的牛肉锅,多用嫩牛肉,云南保山的牛肉锅,老一点没关系。先用香料把牛肉和牛杂卤熟了,再切片,进锅里煮。吃起来很香,有嚼劲。
叶应澜吃到熟悉的味道,再看臊子面,就不太想吃了,她跟余嘉鸿说:“我想吃米饭了。”
余嘉鸿知道老婆什么意思,他笑着把她剩下的臊子面拿了过去,让侍应生给她拿来一碗白米饭。
叶应澜夹了牛肉牛杂和薄荷盖在饭上,红通通的汤汁渗进米饭里,大口吃起来。
余嘉鸿含情脉脉地看着正在吃饭的老婆。
叶应漪瞪了老公一眼:“看看姐夫,大姐喜欢什么,他就喜欢。你呢?几十年了,还说我什么都爱拌饭。”
这都能被怨上?他转头:“侍应生,也给我来一碗饭。”
叶应漪:“你干什么?”
“给你拌饭啊!”乔家和以为她也想和大姨子一样吃这个牛肉汤拌饭。
叶应漪:“我是让你拌饭吗?”
庄宝如笑:“姐夫,三姐让你像大姐夫看大姐一样看着她。”
乔家和往老婆看去,他看过去了,老婆又给他一个嫌弃的眼神,总之他怎么做都不对。
坐在隔壁桌的崔慧仪看到这一幕,她手搭在乔君慎的肩上,低头笑,悄悄对乔君慎说:“你们家全都好可爱哦!”
乔君慎被她热气吹到耳朵里,他微微侧过头:“怎么可爱了?”
被他这么问,崔慧仪发现自己跟乔君慎靠得太近了,她坐直了,怎么回答呢?自己从小看到的都是爸妈的争吵,很少看到夫妻,尤其是几十年的老夫老妻会这样。
至少她看来老夫老妻这样会很羞耻,但是他的大姨夫妻,他爸妈,这样做好像理所当然。
又上新菜,这次是御龙轩已经上过的鸽吞翅,乔君慎让崔慧仪别老看他家长辈腻歪,赶紧吃东西。
崔慧仪拿起勺子喝汤,她抬头,笑着说:“乔君慎,很好喝。”
看着她的笑容,乔君慎有一瞬间晃神,他应了一声,低头喝汤。
崔慧仪跟同桌人讨论起这道鸽子汤来,同桌人说:“我以为这道菜的关键是拆鸽子骨,要是这一关过了,这道菜应该没什么难做的吧?港城大一点的酒楼燕鲍翅总归会卖,发好的鱼翅塞的鸽子肚子里炖汤,口味应该差不多吧?可这个汤跟御龙轩的不同,汤又鲜又柔,好喝多了。”
“肯定不一样,宁宁这个小丫头做的菜,都是有她自己独特的方子。圆仔面我改了之后,销量上去了。”
粤菜和其他地方的菜交替上着,莫维文吃着或是乡土,或者高档的菜,看着装修豪华的酒楼,听家人们说宁宁来港城后做的那些事,看起来港城确实是最适合宁宁的地方,这样他也放心了。
*
岳宁去机场送别了莫伯伯一家。
大妈妈很二十多年没有回新加坡,养大她的爷爷奶奶,到死都在念着她。他们一家在港城停留了一天,就和家人一起回新加坡。
好在他们回内地的时候,还会在港城待两天,到时候还能聚聚。
这本是一场私人宴会,却吸引了港城人的目光,南洋叶家和余家布局港城比像乔家这样的老牌家族还早,早在二十年代叶家就在港城开了百货公司和酒店,后来叶家在港城开了第一家平价商店,也就是现在遍及东南亚的鸿安商超。
余家则不要说了一零年的时候就开辟了港城来往东南亚的航线,就说三十年代的时候,铜锣湾那里还是一大片洋行仓库,而那时候因为广九铁路开通,码头已经转移到了九龙。
仓库废弃很多,余家鸿那时候还是二十出头的少年,和蔡家一起决策买下那些仓库,那可能是港岛最后一批千年使用权的土地了。
这些仓库战时用来接纳从大陆来的厂商,帮助他们快速恢复生产,源源不断的日用品,从港城到粤城再到武汉,输入大陆,支援大陆。
战后港城人口飞速涌入,那一片就成了黄金宝地。
两家的掌门人同时来港城,哪怕只是私人行程,也足够港城人八卦了。
更何况还在宁宴举办了宴会。
宴会到底如何?参加的人不少,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自然有人会出来说几句。
在被采访人的嘴里,那个昆仑鲍甫味道太绝了,吃到最后,大家用油炸鬼把汁水全吃了。
然而,本城的老牌酒店还是有厨子会做这道菜的,这道菜固然食材稀有,但是港城有钱人也多,真好吃,有钱人还不把它捧到天上去?
总体来说,这道菜的底味还是鲍鱼味,而且龙趸皮胶质重,吃起来黏黏糊糊,与其吃这个倒不如吃花胶炖鲍鱼,还轻盈一些。
就像成天说熊掌与鱼翅不可兼得,这两样放在一起选,那肯定选鱼翅。
所以这个连汁水都吃完的昆仑鲍甫是什么样的?大家无法想象。
昆仑鲍甫是个什么味道,还在其次。这个时候的港城,还有很多从上海来的人,北角那里上海人聚集。听闻这场宴席上有糟钵头,勾起了多少人的馋虫?
岳宁把糟钵头放在宝华楼推出,很多老上海来宝华楼尝一下家乡味。
老上海觉得好吃,也吸引了港人来一探究竟。鲜香的糟钵头很容易就俘获本就喜欢猪杂的港城人的心。
一时间大家都在说去宝华楼吃糟钵头。
在这个时候,宁宴试营业了,试营业期间午市和晚市各二十桌,需要预约。
消息一传出,两天时间,九月十六日正式开张前全部约完了,九月十六日以后还没开放预约。
岳宁现在把心力全部放在了宁宴,晚市结束回旺角不安全,她决定搬来浅水湾的房子里。
阿松现在是宝华楼总厨,主要事务由他负责,岳宝华不用像以前那样从早守到晚,他也舍不得岳宁一个人住,也决定搬到浅水湾来。
这套八十来平米的房子,在这个大部分人还在等着政府的公屋的港城来说,她和爷爷两个人住已经很奢侈了。
家具已经买好了,窗帘岳宁找了宝华楼附近的一家夫妻老婆店做了。
按照约定的时间,岳宁去拿了窗帘,打了的士回家,车子到一家医院门口堵车了,的士司机要做生意,堵车耽误了他的时间,他敲着方向盘骂了两句脏话。
两边来车交替通过,车子总算通过了拥堵点,岳宁看见地上一滩血,人已经不见了。发生车祸了,希望不要出人命。
岳宁提着一大袋子窗帘回家,进了屋子,打开了客厅里的电视机,去储藏室拿了梯子,先挂客厅的窗帘。
听见电视里一句:“现在插播一条快讯,崔记味业董事局主席崔家昌遭遇车祸……”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