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大厨[八零] - 第24章 做酱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三人准备出门,打算去咖啡厅跟长辈们说一声。
    乔老板还在和岳宝华、崔老板喝茶,那个崔二太太很有耐心,安静又温柔地坐在一旁。
    乔启明见三个孩子一同过来,便问道:“试过了?”
    崔慧仪站在乔启明背后,手搭在乔启明的沙发靠背上,说道:“乔爷爷,宁宁可厉害了,她尝一尝调味包,就能把配方说得八九不离十,简直是行家!她说趁着我们都在北京,要试一款咱们能吃,北方人也喜欢的酱料。我们现在就去食品厂试试。”
    崔老板皱起眉头:“都什么时候了?马上就该吃晚饭了。”
    “没关系,你们吃,我们去。”
    “正事要紧,要是不试一下,慧仪今晚都睡不着觉了。去吧!”乔启明拍了拍崔慧仪的手,“要不是今晚我要跟第七研究院的专家们吃饭,我都想去看看。”
    “谢谢乔爷爷。”
    “去吧!”
    崔老板本来想和乔启明一起吃饭,听说他晚上有应酬,便说:“那我跟你们一起去。”
    “爷爷,您也一起去?刚好能给我提点建议。”岳宁对岳宝华说道。
    “好。”
    乔君贤说:“爷爷,我也去。”
    “你宝如小姨和姨夫昨天到了天津,今天我们一起回来,他们下午去了研究所,你还没见过他们呢。明天上午九点我们就走了,你还想不想见他们了?”乔启明说。
    乔君贤这下不敢离开了,对崔慧仪说:“慧仪姐,我不去了。要是我妈知道我能见到小姨却没见面,她肯定骂死我。”
    “好啊!”崔慧仪看到食品厂的厂长在大堂里张望,便跟乔家祖孙说,“乔爷爷、君贤,我们走了。”
    几个人往外走,崔二太太跟了上来,崔慧仪立刻变了脸色:“你干嘛?”
    “我一起去!”崔二太太说。
    岳宁似乎能看到崔慧仪额头上冒出火苗来。这种场合下,崔慧仪时不时发脾气,不过是色厉内荏罢了。
    这样的情绪,上辈子困扰了岳宁很多年。上辈子,她爸是名噪一时的粤菜大厨,还开了一家粤菜酒楼,生意红火。
    他们家有姐弟两人,从小岳宁就是那种别人家的孩子,学习好,还有她爸的天赋。她从小寒暑假都在酒楼后厨学习,爸爸逢人就夸她得了自己的真传。
    她弟弟呢,高中考不上,去澳洲读书,最后也只申请到了一所上课都用中文的大学。
    爸妈说得很清楚,家里的酒楼是弟弟的,但她大学毕业必须回家进酒楼。
    她考外省大学被骂,读研也被骂,开宁烧腊时,父母一分钱不出不说,依旧骂她。在长期压抑的氛围中,她变得戾气很重,加上嘴皮子利索,怼起父母从不留面子。
    到了父母年老,酒楼已经被弟弟败光,她把父母送进了高端养老机构。明明自己已经功成名就,父母也已风烛残年,往日的那些事,本该释然了。可一见面,她妈随便一句话,都能把她点燃。
    直到这辈子,虽然穷得衣服都没有一件完整的,还被人骂狗崽子,但她有爸爸,在爸爸眼里她是天底下最聪明的孩子,她还有莫伯伯,也会把她夸上天。
    就算恢复了前世的记忆,她不用练书画,不用熏香,那些曾让自己产生厌弃情绪的东西,再也没有困扰过她。田枣花造谣,隔壁村的二流子骚扰,该骂就骂,该打就打。
    岳宁正共情崔慧仪,崔慧仪却笑了起来:“婉姨,你这个不会做菜的名厨女儿,想去看名厨孙女做菜?”
    这位二太太被如此讽刺,却还是登上了食品厂的面包车。岳宁也佩服她内心的强大。不过,如果她内心不坚定,当初又怎么能抛夫弃女,跑到港城呢?
    岳宁和爷爷坐在一起,低声说着自己对几款速食面的看法:“爷爷,我想熬酱料,替代面里的麻油包。作为调料,这样面就可汤可捞了。”
    “速食面最引以为傲的,是采用速溶咖啡喷雾干燥技术来生产调料粉末。”
    “华叔,我们就是被这个限制住了,以为日本的方法就是最先进的。”崔慧仪转过身来,对岳宝华说,“就凭宁宁尝一下就能知道里面是什么调料,我就信她懂行。”
    “宁宁啊!你爷爷刚才说,你回港城后想读书?”
    这个声音很突兀,是一直没说话的崔二太发出的。“宁宁”这个称呼也很突兀,他们都没说过几句话,话题也转得突兀,刚才大家还在讲调料,她却说起这个。
    岳宁一脸懵地看着她,二太说:“我在想,内地这几年情况不太好,而且内地和港城差距巨大。港城有中文中学和英文中学,听你爷爷说你会繁体字,那就好办。我回港之后,就帮你联系崇真中学,你崔世伯一直资助这家中学,是里面的校董。”
    她这一番话,别说岳宁懵了,就连岳宝华也懵了。
    刚才他们在楼下聊天,乔启明问他寻回了宁宁有什么打算。他因为听见宁宁和乔君贤在谈论念书、上大学的事,就想着自己先帮宁宁把学校跑好再说。于是略带骄傲地提了一句,得到了乔老板的一阵夸赞,说孩子有志向。这个二太太怎么就突然说这话了呢?
    这位二太莫名其妙的热情让岳宝华心生警惕,他对这位二太印象很不好。这位二太刚开始还在宝华楼做过勤杂工,他看她模样不错,就让她去包房服务。服务了没多久,她就跟客人有了不当接触。因为她也是从粤城来的,自己还劝过她几句。好了没几天,她又故态复萌,没多久就离开了宝华楼。再次得知这位的消息,是她靠着给崔老板生了个儿子,成了崔二太。
    辉煌现在的问题,根本不是崔老板的大女儿崔慧文生了孩子,没精力管理酒楼,而是这个二太仗着有儿子,步步紧逼,想要参与公司管理。那位大小姐刚好生孩子,生完孩子就借口要带孩子,甩手不干了。
    “崇真中学?”崔慧仪讥讽地笑了,“婉姨?你开什么玩笑,那所中学,每年能考上港大和港中文的有几个?一大半人也就申请个副学士。你让宁宁去上这所中学?”
    二太太转过身来,温言善语地说:“二小姐,你不知道大陆和港城学校的差距。崇真虽然不是很好,但不是咱们家资助的吗?”
    她又看向岳宁:“我知道宁宁聪明,宁宁先进去适应,然后我再安排老师给她补习。一步一步来就好。”
    崔慧仪不能替岳宁拒绝,毕竟她去海外留学,对本港的那些学校,也就了解个大概,自然没有这个一路安排儿子升学的小妈熟悉。
    “宁宁,你有什么想法就跟我说,千万别客气。”
    “二太,宁宁还没回港城,咱们爷孙先回港城,有什么事,到时候再问二太。”岳宝华委婉地说。
    “华叔,我是考虑到你们忙,想力所能及地帮忙。宁宁回港城后,事情还多,我刚好在忙慧书升学,了解了不少。”
    这个二太是听不懂爷爷的委婉拒绝吗?岳宁笑了笑:“二太,这点小事,我自己能处理。我刚才问过乔君贤了,他虽然在美国读高中和大学,但他有个好友在港城读大学。他告诉我,港城有两种身份可以参加大学入学考试,一个是修完预科的学生,还有一个是自修生。自修生只有年龄限制,我打算以自修生的身份参加考试。”
    “自修生虽然能参加考试,但每年能考上的又有几个?那些顶着自修生身份的,实际上是复读生。”
    岳宁点头:“复读生多,那就更好了,针对这群人的培训机构肯定也多。我打算找几家口碑好的机构,选其中比较好的老师,进行一对一、有针对性的辅导。不过是多花点钱的事。这样不仅效率高,时间也能灵活安排,至少午市或者晚市之一,我可以跟爷爷在宝华楼学做菜,也能一举两得。”
    “那你知道哪家辅导机构好吗?现在外面的辅导机构鱼龙混杂。”二太还试图说服岳宁。
    “先找像您这样的家长,了解一下港城中学的排名,然后去排名比较高的中学周围找培训机构,就跟挑酒楼吃饭一样,哪家上座率高,就挑哪家。多试听几堂课就解决了。”岳宁一双晶亮的眼睛看着她,“二太,谢谢你的关心。我们还是别把时间浪费在我个人身上了,言归正传,讨论调味包吧?”
    崔慧仪噗呲一声,用粤语说:“没脑子的操心有脑子的未来?”
    岳宁转回话题:“喷雾干燥的调味粉和酱料包不冲突,就像麻油包和酱油包的作用。”
    崔慧仪看到食品厂的谢厂长听得很认真,一瞬间她觉得自己脑子不好使了。如果岳宁的配方真的很好,那岂不是……
    在崔慧仪忐忑的心情中,车子到了食品厂。
    这个地方在三四十年后,可是寸土寸金的商业区啊!现在呢?一大片灰扑扑的工业厂房。
    车子进了大门,停在了办公楼门口。岳宁下车,办公楼上鲜亮的标语“新时期总任务在奋斗”刷在暗旧的墙上。
    穿过空荡荡的办公楼,后面的几栋车间也静悄悄的。
    “怎么没有工人上班?”岳宁问。
    谢厂长愕然说:“五点下班。”
    好吧!上辈子自家的工厂是四班三运转,二十四小时灯火通明。岳宁告诉自己,这个时候消费还没起来,每天常日班也就够了。
    食堂在车间的最后面,岳宁走在大食堂外的廊檐下,透过玻璃窗往里看。里面昏暗中,墙上贴着画报、宣传标语,还有一排排长条桌和凳子,以及一长条打饭窗口。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