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1977:从成为高考状元开始 - 第289章 哇哦,中国电影特別棒!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晃就到了下午四点钟。
    同志们盛装打扮,走到酒店大堂。
    眾人一看,哇!
    高老师和李老师简直太般配了。
    只见高老师穿著一套藏青色的中华立领,脚蹬鋥光瓦亮的大皮鞋。
    李老师穿一件白底青的中式旗袍,双脚上是一双白色高跟鞋,秀髮高高盘起,用一根银釵束著,化了淡妆,巧笑倩兮美眸盼兮。
    两人往那儿一站,尽显中华风韵,儼然一对金童玉女一般。
    李诚儒眼珠子都直溜了,道:“难怪你捂得这么严实呢,敢情你们俩这是跑柏林来弘扬中华传统服饰了呀。”
    方晨旭打量著二人,微笑著点头道:“这衣服选得好,很具有传统民族特色。”
    高远客气了两句,带著大部队往外走去。
    上车来到动物宫门前,见旗杆上果然飘扬起五星红旗,高远心中满是骄傲。
    候场区里人来人往,全是大鼻子蓝眼珠的老白男、小白男和金毛小姐姐。
    偶有几个黑鬼,大家也不认识。
    李健群扯了扯高远的袖子,低声道:“我有点紧张呢,腿肚子都快抽筋了。”
    “没事没事,在香港路演那会儿你不也撑下来了么,这点小场面,你没问题的。”高远赶紧快慰她,攥紧了她的小手。
    “別说你了,我也有些紧张。”陈怀愷摸出一方手帕来擦了擦额头的汗。
    其他几位也都点著头。
    高远笑道:“都放轻鬆啊,走红毯嘛,没什么大不了的,你们只要记住,面带笑容匀速前进,时不时向两边的记者们挥手致意一下就可以了。”
    前面那一组开始进场。
    等他们走出去二十多米后,工作人员向《霸王別姬》剧组做出个请的手势。
    大家更紧张了。
    陈怀愷顺拐。
    高远忙提醒他道:“导儿,您走顺了。”
    陈怀愷老脸一红,连忙调整步伐。
    几米宽的红毯一路铺设到动物宫影院门前,两侧站满了记者,镁光灯闪成一片。
    高远像个老妈子似的提醒著眾位。
    “挺胸,抬头。”
    “哥哥,你笑笑啊,別板著个脸。”
    “群群向围栏后面的记者朋友们挥手打招呼,对,保持微笑,別紧张。”
    两侧的记者们看著这支队伍,这就是被官方邀请来的中国电影人吗?
    那位女士好漂亮啊,衣服也很有特点。
    小帅哥穿的是……中山装吗?
    听说中山装是中国人独创的衣服样式。
    可看著也不像啊。
    但两人站在一起却相得益彰,简直太般配了。
    他们对中国大陆太好奇了,《霸王別姬》剧组一亮相,闪光灯就咔咔个不停。
    高远、陈怀愷和主演三人组被闪得眼晕。
    方领导和傅奇是不会走红毯的,因为有外事规定限制。
    总算有惊无险地来到动物宫门前。
    高远也体会了一把走在红毯上是个啥滋味儿。
    上辈子他净看范小胖蹭红毯了,尤其是穿著龙袍那场面,记忆犹新吶。
    俗称:毯星!
    沙雕网友们却说,丟人都丟到国外去了。
    高远亲自走了一回,感受却是,这玩意儿有啥的,也就那么回事嘛。
    他实在弄不明白,后世那些个十八线小明星,一百单八线网红们,为什么对走坎城红毯那么热衷?
    以至於引起群嘲、激起民愤,最后把范小胖凭藉一己之力打下来的江山都给搅烂了。
    五人步入主会场,自有工作人员引领著他们在早已安排好的座位上就座。
    位置还不错,在第四排正中央。
    旁边是一个叫做《巴勒莫或沃尔夫斯堡》的剧组。
    导演是个大鬍子,他跟高远握手后自我介绍叫沃纳·施罗特。
    不多时,唐梦华和傅奇也到了。
    开幕式没什么意思,一男一女俩支持人先登上舞台说了个冷笑话,然后请出主席哈德尔讲话。
    哈德尔深情回顾了柏林电影节自举办后前二十九年来取得的伟大成就,为增进国际电影同行之间的友谊起到了多大作用。
    又聊了聊本届盛会他希望能有更多出色的电影能够带给观眾们无与伦比的美妙感受。
    最后,一个单词从他嘴里蹦了出来:“china!”
    “我代表柏林电影节评委会欢迎来自遥远东方的朋友们!”
    高远听懂了,示意眾人起身,面对如潮的掌声向大家挥手致意。
    接著就是歌舞表演之类的环节。
    开幕式不涉及颁奖环节,颁奖是评委会那帮孙子看完片子后的另一扒。
    典礼结束后,一行人返回酒店。
    这时候是没有晚宴的,所以不需要太多应酬。
    《霸王別姬》会在明天进行一场公映,地点就在动物宫二层的放映厅里。
    唐梦华对高远说:“哈德尔主席真的很重视这部电影,请了很多媒体朋友前来观看,电影放完后会留出一段记者们採访的时间,你应该提前打个腹稿。”
    “他们会问政治问题吗?”
    “这……我也不知道。”
    高远看著她,神色古怪,道:“不是说每届柏林电影节都有苏联电影参赛吗?怎么我在名单上没见到啊。”
    唐梦华攸忽一颤,心说这小子莫非听说了些什么?
    她当然不敢说哈德尔如此重视中国內地电影是因为受到了苏联等国家的联合抵制,哈德尔真正的想法是拿內地电影来填补社会主义阵营电影缺失的空白了。
    唐梦华一个闪回,颇洋范儿地耸耸肩说道:“我又不是评委会主席,我怎么知道啊?”
    高远又笑著问道:“那您觉得,如果记者们问我关於政治的问题,我该怎么回答合適呢?”
    唐梦华摁下了电梯的上行键,嘆声气后说道:“要么不回答,要么说一些政治正確的话。我知道你担心些什么,但是欧洲人就爱拿这个说事儿,有时候我也很无奈的。”
    她勉为其难地掏了两句心窝子,並不敢真把高远得罪了。
    人家树大根深啊。
    高远没在为难她,笑了笑表示明白了。
    次日下午,一行人再次出现在动物宫影院。
    不论哈德尔存著什么心思,高远能看出来,他真挺重视的。
    全程陪同。
    因为是公映,观眾们需要买票进场观看。
    柏林电影节是这座城市每年一次的狂欢。
    观眾们非常热情。
    尤其是听说今年首次有中国电影参赛,更是好奇的不得了。
    此时能容纳800人观影的放映厅里坐了约有八成观眾。
    还有被邀请来的各路记者。
    当然记者们是不用买票的。
    高远和小伙伴们坐在最后一排,他问陈怀愷道:“导儿,採访一下,您现在什么感受?”
    陈怀愷吐出一口气,道:“说不激动你也不信,我做梦都没梦到过有朝一日我执导的电影会在这里放映。”
    唐梦华给哈德尔翻译了一下。
    哈德尔哈哈一笑,道:“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你们打开了中国电影人和国际社会交流的窗口,我相信將来会有更多更好的中国电影出现在柏林电影节的。”
    高远笑道:“借您吉言,我们也在向国际电影人证明,中国的文艺工作者也能拍出优秀的电影。”
    他不卑不亢的態度让小伙伴们刮目相看。
    哈德尔耸耸肩,道:“我为你强大的自信心感到高兴。”
    哈拉了两句,电影正式播放。
    上辈子,《霸王別姬》为什么会在美国、欧洲、日韩等地连创佳绩?
    是因为它是一部欧美国家、日韩国家的观眾们都能看得懂的影片。
    它没有什么太严肃的內核,只呈现给观眾一个中国故事。
    这辈子也不例外。
    经过短暂的铺垫后,老外们深皱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
    “哇哦!他上妆后真美!”
    “那个脸好强壮啊!我若是个女孩儿,我也会对他展开猛烈追求的!”
    “只要他同意,你是男的你也行。”
    “快看,这个叫菊的姑娘好漂亮!”
    “是菊仙,不是菊。”
    “好吧,我想你是正確的。”
    高远都听笑了,菊……
    这可不是啥好词儿。
    他从观眾们的反应上看,喜笑顏开,因为观眾们看懂了。
    两个半小时的电影很快结束。
    观眾们起立鼓掌。
    显然这部让他们充满了好奇的中国电影得到了大家的高度认可,他们觉得值回票价了。
    亮光亮起,哈德尔带著主创走上舞台。
    他从支持人手中接过话筒,笑著问道:“你们觉得这部影片好看吗?”
    “perfect!”
    “简直太赞了!”
    “中国人居然能拍摄出这么一部震撼人心的影片来,说实话,这太令人难以置信了!”
    “这是我今年看过的最棒的一部作品!没有之一!”
    各种称讚声扑面而来。
    哈德尔哈哈大笑:“我与你们有著同样的感受,这確实是一部无与伦比的作品,京剧是伟大的艺术,但京剧在有著五千年悠久文明的伟大国家中又如同沧海一粟。
    但我们优秀的电影人却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水滴,用独特的视角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充满魅力的故事。
    在此,我要恭喜来自东方的朋友,你们开创了电影歷史上一页崭新的篇章,你们用一部足以载入世界影史的影片成功打开了对外交流的大门。”
    掌声在此如雷鸣般响起。
    这个评价可太高了。
    高得高远都激情四射,跟哈德尔握手表示感谢。
    下面进入了记者提问时间。
    果不其然,一名记者上来就提出了一个非常尖锐的问题,“各位先生,我看到影片中有描绘运动会期间发生的悲惨故事,请问,这在中国是被允许进行拍摄放映的內容吗?”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