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1977:从成为高考状元开始 - 第211章 和李诚儒一起干买卖(求必读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高远一个战术后仰,回道:“正式建组怕是得年后了,香港傅叔叔那边不是还没来消息吗?主要演员確定下来后还有一大堆事情要做。”
    “比如呢?”
    “比如钱。”
    汪阳瞪著他,道:“看来你小子还是不死心啊。”
    高远也痛快,道:“我想试试看,凭自己的能力,能不能独自做好这部电影。”
    “先去见了梅先生再来说这件事情吧。”
    “好。”
    高远起身,向老厂长告辞。
    其他几位也一起出来了。
    在没有工作的时候,高远不爱在厂里待著,不自在。
    到了楼下,李诚儒问他道:“干嘛去啊?”
    高远笑著说:“回家。”
    “找个地儿喝杯茶?”
    “你不吃中午饭啊?”
    “那就涮肉去吧,閒著也是閒著。”
    李诚儒也推著辆二八大槓,一笑满脸褶子,又扭头说道:“导演和师父也一起唄。”
    陈怀愷笑道:“你们年轻人聚会,我俩老傢伙就不掺和了,我和你师父去食堂小包里喝一口暖暖身子。”
    董行佶点头道:“这个提议好,你俩聚吧,我和导演走。”
    於是四人在主楼前分別。
    高远和李诚儒二人也没往远处去,出门往西拐,进了艾大叔的小馆子。
    撩开布帘子,一股热浪扑面而来。
    大中午的,大厅里竟然坐了不少桌人,每张桌子上都摆著个铜锅子,锅子里热水滚烫,炉膛子中木炭火红,那控制水温的烟囱升腾起缕缕白烟。
    人间烟火气。
    见高远二人走进来,古丽温柔笑著,道:“高大哥来了。”
    高远也冲她一笑,道:“我俩隨便找个座坐了,古丽妹子看著给我俩安排点肉菜。”
    古丽说好,利落地奔后厨,不大会儿端著个铜锅回来,又给上了一斤羊肉和两个涮菜,蘸料也端上了桌。
    高远又要了一瓶二锅头,倒满后主动打开了话匣子:“你不找我我也想找你聊聊。”
    李诚儒夹了一筷子肉片,放进滚开的热水中涮著,道:“你找我一准儿是为了戏,我找你也是这目的。”
    “这回你可没猜准,想岔了。”
    高远也涮著肉,见肉变了顏色,他在料碗里蘸了蘸,吃了一口,说:“这次找你,是有个买卖,问问你想不想一起干。”
    “买卖?”
    李成儒端著酒杯,道:“什么买卖啊?”
    高远跟他碰了碰杯子,抿了一口,道:“卖衣服,你承不承认,《大撒把》里头,李老师设计的十几套女装都特別时尚?”
    李诚儒点头,道:“那我还能不承认么,都是我们服装厂生產的,每一件衣服的样式都很新颖。你的意思是,咱们把那十几套衣服批量製作,然后卖给百货大楼?”
    他脑子反应不慢,天生买卖人。
    高远摇著头,笑道:“眼界窄了,咱干嘛要卖给百货大楼啊,那跟二道贩子有啥区別?咱自个儿直面群眾进行销售不行么?”
    “那不成资本主义復辟了?”
    李诚儒莫名有点惊恐,瞪大眼睛,道:“这年头儿,可不兴私人做买卖,被发现了,治你个投机倒把罪你连说理的地方都找不著。”
    高远一乐,又抿了口酒,道:“形势不一样了,你没察觉到,西单那块儿这段日子很热闹么?”
    “有段日子没去了。”
    “那我跟你说说吧,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目的是啥一目了然,首先就是吸引外资,第二是为了搞活国內经济、提高人民收入,三是为了出口创匯。
    第四点,为了解决就业压力,最后这点是我自己琢磨出来的。
    政策方面的东西我不懂,但我能看得出来,国家对个体经营户的限制没以前那么严格了,现如今採取的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態度。
    西单北大街最近上了不少摊位,大多都是卖衣服的,卖鞋卖袜子的。
    当然,这些摊主也不全是个体户。
    有聪明人会钻空子,把承包的摊位掛在居委会成立的合作社底下,对外宣称是居委会领导为了解决知青就业租下来的摊子,他们只是在帮著合作社经营。
    这么一来,做买卖就名正言顺了,谁也挑不出毛病来。
    也有些大胆的,不管三七二十一我先把买卖开起来再说,你打投办非要搞我,你不让我活我就跑你家门口上吊去,一哭二闹三上悠亚,打投办的人也没招,总不能真不把人逼死吧?”
    “三上悠亚是谁啊?”
    高远一翻白眼儿,道:“你以后就知道了,把关注点拉回来,我说的丫到底听懂没有啊?”
    老李一笑,道:“我起初进厂学的是缝纫技术,干了一年多车间主任看我机灵,就把我推荐给了销售科长,我就开始跑业务,这二年可没少往南方跑。
    听说蛇口工业区都成立了,有小道消息称,国家明年会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范围,多开放些港口城市。
    说起来还是南方热闹啊,南方人的思想也比北方人进步,大街上隨处可见露胳膊露大腿的妙龄女郎,和穿著牛仔裤衬衫,戴一副蛤蟆镜的小青年儿。
    我看今年南方这个流行趋势也传到京城来了,不少头脑灵活的贩子偷偷坐火车奔广州,几口袋几口袋地往京城运蝙蝠衫、牛仔裤、电子表、蛤蟆镜。
    南方货便宜,运回来后偷著卖转手就是三倍以上的利润。”
    他又吃口涮羊肉,一抹嘴继续白话,道:“你刚才说的那些我能听懂,也赞成你的说法,国家既然制定了改革开放政策,我相信一定会坚定不移地坚持下去。
    是啊,形势变了,大环境越来越清明,是个做买卖的好时候。
    你就说怎么弄吧,我跟你掺和一脚。”
    高远忽忽悠悠的,成功点燃了老李那颗原本平静如水的心。
    他笑道:“你看啊,我有衣服设计稿,你本来就是景山服装厂的职工,咱俩合作,才叫双剑合璧,天风玉宇鸞凤和声……”
    “打住!后一句不是这么用的!你他娘想啥呢?我不是段小楼,你也没当程蝶衣那个命!”
    “就是个比喻句,你別太较真儿了,听我把话说完。”
    高远闷了口酒,道:“你看啊,我有现成的设计人才,你掌握著生產渠道,你这些年走南闯北的,想必跟那些面料供应商也熟,我再托托关係,咱俩一起掛靠个街道合作社。
    也別整什么服装摊了,要干就干把大的,直接在西单北大街租个店铺,把电影里林周云、葛优他媳妇儿、井玲等女同志们穿过的衣服生產出来,往店里一掛,你觉得隨著电影的火爆,这玩意儿它愁卖吗?”
    “那绝对不愁卖啊,京城这地界儿,哪朝哪代也不缺有钱有势又追求时髦的女人,就那些潮流时装,一上市还不得卖疯嘍啊。”
    李诚儒激动地一拍大腿,道:“他奶奶的,让你这么一说,整得我热血沸腾的,干了!
    而且这事儿得儘快,赶上春节,这可是个销售旺季。”
    高远端起酒杯道:“那就这么说定了,掛靠手续我想法子办,厂子那边的生產加工,面料的採买等工作,你多跑跑,咱俩分头行事。”
    李诚儒跟他碰了一下,辛辣的白酒喝进胃里,並没有让他昏了头脑。
    “三件事儿,咱俩各投入多少资金?利润如何分配?掛靠合作社是不是需要找一个正经知青掛个名儿?”
    “你能拿出多少钱来吧?”
    “抓抓借借拿五千块不成问题。”
    “好,那咱俩就各出五千,不过要算成三股,你占一半股份,我和李老师各占25%,但是我要决策权。”
    “没问题,知道你是个疼媳妇的人。”
    高远又道:“既然股份定下来了,销售利润自然半儿劈,但每年的纯利润不能全都分了,咱们拢共分纯利润的30%吧,剩下70%再投进生意里去,服装行业是暴利生意,咱俩得把它当个长久的买卖来干。”
    李诚儒咧嘴笑道:“这点我也同意。”
    “至於说要不要找个知青顶顶名,回头我问问居委会主任再说。”
    “成。”
    三言两语,两人便达成了合作。
    又喝了杯酒,高远一挑眉,笑著问他道:“丫惦记上哪个角色了?”
    李诚儒也嘿嘿笑道:“戏园子那老板那坤我挺中意的,戏份不少,一口地道的bj腔儿,跟我这个老bj比较契合。”
    高远看著他,笑眯眯说道:“我还以为你惦记上段小楼了呢。”
    他把白菜下锅里,一撇嘴说道:“你真当我自个儿心里没数呢,我虽说学过几年戏,自认为唱腔也还过得去,但我这形象不成啊。
    楚霸王那是何等英雄人物,你丫见过剃了光头后上面有个尖儿的楚霸王么?”
    高远笑得嘎嘎的,“你还挺有自知之明。”
    “那是。”
    “你想演那爷,得增点儿肥了,戏园子老板未见得有多白,但必须富態。”
    “明白,那年头儿能开得起戏园子的,哪个都是腰缠万贯的主儿。古丽妹子,再给来斤肉!哥哥打今儿起开始胡吃海塞了!”
    他这一嗓子,引得顾客们纷纷侧目,看二傻子般看著他。
    丟人啊丟人。
    高远闷头吃了片白菜叶子。
    心里想著,原版那爷是英家大小子演的,人家本就是旗人,演叶赫纳拉氏的族人再合適不过了。
    但高远瞧不上他,那孙子寡廉鲜耻、无德无品,还净充大瓣儿蒜,连自个儿的亲儿子都不认,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择手段地伤害別人,没有任何道德底线。
    打死高远也不跟他接触。
    可怜了我们大左啊,死后电脑都被那孙子搬走了。
    要知道,他电脑里可全是写完或者未完成的剧本。
    尤其可见,英家大小子卑鄙无耻到什么程度了。
    他思维发散,由英家大小子联想到张丰毅,段小楼还要继续找他演吗?
    实话说,原版中的段小楼,高远不是很满意,张丰毅演得太浮夸了,愤怒就是瞪大了眼珠子大声叫,悲伤就耷拉著眼皮猛搓脸。
    那么,不让他演,找谁合適呢?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