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1977:从成为高考状元开始 - 第102章 不愧是文化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孙文今苦笑道:“哪有那么简单啊小高,搭外景是个大工程,你知道搭个外景要费多少钱吗?”
    “30万?”
    “倒也用不了那么多,20万肯定够。”
    高远心里有数了,他说道:“您是担心搭完了用过了再拆,这钱就白了是吧?”
    孙文今点头道:“被你小子说对了。”
    “干嘛要拆呢?我说了,我们用完后如果厂里要投拍《茶馆》,谢导还可以接著用啊,最多也就是给那些店铺换换招牌的事情,能费多大工夫?
    再者说,二位领导也清楚最近的风向了吧?
    十一届三中全会马上就要召开,我党下一阶段的工作重心向全面发展经济建设作转移已成为必然。
    这也意味著,国家对电影事业的发展也会全力以赴地支持。
    电影事业繁荣昌盛了,在不远的將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剧组组建拍戏,对外景地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多。
    咱们弄这么一个清末民初的外景地,即便自己用不到,也可以租售给別的剧组使用吧。
    您二位还怕收不回这笔投资来吗?
    格局大一点,眼光长远一点,二位领导想想是不是这么个理儿?”
    高远一顿白话。
    噝!
    汪阳和孙文今皆倒吸了一口凉气,目光迥然望住这小子,又都感觉到这小子的奇思妙想具备很高的可操作性。
    並且,他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党的工作重心向发展经济方面转移之类的,两人也没感到惊讶。
    他所透露的这些消息,肯定是高部长跟他提起过的。
    高部长是什么级別的干部?
    那是“委员”前面掛著“中央”两个字的高干。
    所以,两位老同志丝毫不怀疑高远这番话的真实性。
    因为就不可能有假。
    “是啊,春天来了,环境也越来越好了。”汪阳评估了一番后,一拍大腿说道:“小高说得没错,就这么办吧,在厂里选块地,建个清末民初一条街。
    这项工作文今同志你抓一下。”
    孙文今笑著说:“得嘞,我亲自盯著。但是厂长,钱从哪里来?”
    汪阳一笑,道:“我去找廖公申请,想必廖公会支持我们的。”
    他又问两人道:“你俩还有其他要求吗?”
    高远看一眼李文化,示意他该提要求提要求,这时候不提,过了这个村可就没这店了。
    李文化笑道:“演员的问题我和小高研究过了,基本上问题不大,还有一个难题,就是武术指导不好选择,能不能请厂长跟香港的傅奇同志联繫一下,请傅奇同志在香港帮我们找个同行来帮帮忙?”
    汪阳一挥手,直接拒绝了,“这事儿你们想都不要想了,这年头儿,没哪个武指敢冒著巨大的风险来內地协助咱们进行电影拍摄的,你们俩从其他方面上想想办法吧。”
    两人皆嘆声气。
    孙文今这时候说道:“我倒是可以给你们提供一个人选。”
    高远忙说道:“您说,哪位高人啊?”
    孙文今呵呵一笑,道:“这位高人叫於海,是一位武术名家,国內螳螂拳种里很出名的人物,他现如今在山东省体育工作大队工作,你们可以去拜访一下他,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於海?
    高远对这个人没印象,他心目中的第一武指人选是袁和平。
    袁和平无法成行,第二人选是于承惠。
    既然孙文今提到了於海,高远也愿意给领导一个面子,便笑著说:“成,等我考完试就和李导去一趟泉城济南,拜访一下於海老师。”
    汪阳一挥手,说道:“没其他事了吧?没事就撤吧。”
    两人起身告辞。
    中午在食堂吃了顿饭,下午回学校参加期末考试。
    高远对待期末考试还是非常重视且认真的。
    他这学期也没耽误多少课,应对起考试来比较轻鬆。
    做完试卷,检查一遍,感觉没啥大问题,他交卷出了考场。
    五四操场上,顾小白已经等得心焦了。
    见高远从教学楼里出来,顾小白拎著大包小包快步跑过去。
    他鼻子通红,一笑直飆泪,冻得跟孙子似的,一股脑把带来的特產全塞到高远怀里。
    “我可算等到你了,考完了?”
    “哎哟,这大冷天儿的,顾老师咋还亲自跑一趟呢?有啥事儿打个电话不就行了。”
    顾小白咧嘴一笑,活脱儿一个孙红雷,道:“主编有命,必须得赶在元旦前让我给您送来杂誌社全体员工的关怀。”
    高远乐了,见他冻得眼泪鼻涕一起往外冒,便说道:“感谢主编和杂誌社同志们的厚爱,別在这儿站著了,如不嫌弃,去我寢室里坐会儿吧。”
    顾小白自是爽快答应下来,再站一会儿,他都快成冰棍了。
    两人往32楼走,很快进了楼內,上楼梯推开302寢室的门。
    高远是交卷比较早那一拨的,室友们这会儿还在考场上开动脑筋奋笔疾书。
    他请顾小白隨便坐。
    顾小白拉了把椅子坐下来,打量一下环境,说道:“你们北大这宿舍也不咋的啊。”
    高远把东西放在桌子上,给他倒了杯水,说道:“环境是一般,但是暖和啊。”
    確实暖和,北大自己的锅炉房,重点高校,又受到教育部的重视,煤炭供应方面有优待。
    顾小白喝口水暖暖身子,似乎缓了过来,笑道:“这期的《革命故事会》卖爆了,销售量打破了杂誌社成立以来的最高纪录,一共卖出去53万册,开天闢地头一回啊。
    主编很高兴,大家也很激动。
    都心知肚明,杂誌之所以火爆市场,受到读者的喜爱,你的《太极宗师》功不可没。”
    “您过奖了,杂誌卖得好,我也很高兴。”
    高远心里跟明镜儿似的,顾小白这傢伙千里迢迢来探望,还送东西,说穿了就是想拉拢自己,让自己继续给杂誌社写东西。
    当然,他也不排斥这种拉拢,今年没挣到几个钱儿,眼看又要过年了,自己家也得吃顿猪肉大葱馅儿的饺子不是?
    “《太极宗师》快开拍了吧?”顾小白没话找话说。
    “正在筹备,等正式开拍,怎么也得到明年三月份去了。”高远回答了一句,觉得气氛有些尷尬,便主动问道:“您这次过来,还肩负著向我约稿的重任吧?”
    顾小白挠头一笑,捧著茶杯说道:“就知道瞒不了您,没错儿,来之前主编特意嘱咐了,让我问问您最近有什么大作没?”
    高远哂笑,道:“前段时间忙活完两本小说的改编后就回到学校上课了,这阵子又忙著复习功课参加期末考试,还真没动笔。”
    顾小白满脸失望,说道:“您得写啊,您有这个才华,不充分利用起来把它转变成提高生活质量的工具,那可太浪费了。”
    所谓“提高生活质量的工具”,说白了就是钱唄。
    不愧是文化人,您可真会说话。
    高远乐了,点头道:“我明白顾老师的意思,这样吧,等我考完试,马上就动笔,爭取元旦前给贵杂誌社写一篇出来。”
    顾小白眼睛一亮,道:“那可太好了,您放心,我们给您预留版面……我多嘴问您一句啊,还是武打故事?”
    “对,还是武打故事。”
    “武打故事的受眾群体还是很广泛的,尤其是男同志,普遍反应故事精彩,可阅读性强。对了,这次来得及,好多读者来信我没给您带过来,等下次吧,下次我给您带过来。”
    高远道声谢,心说前些天收到的那一麻布袋读者来信我还没来得及看呢。
    不过这年头儿,读者们是真热情,喜欢上一个作者,不仅会给作者写信,还有人往信封里塞钱塞粮票。
    就跟七猫亲爱的读者们给作者投催更票,投必读票似的。
    大家懂了吧?
    “您今晚找好住的地方了吗?要不要我跟北影厂打声招呼,您去招待所凑合一宿?”高远关心起顾小白的生活来。
    “不用麻烦了,这次主编开恩,来之前就给我订好了宾馆,介绍信我也带著呢,待会儿直接去宾馆登记个房间就成。”顾小白说道。
    见他暖和得差不多了,高远站起身,说道:“走吧,您大老远来一趟,我请您吃个饭。”
    顾小白这次没跟高远客气,起身后问道:“这些礼品您打算就这么扔寢室里?”
    高远看了看,数量还不少,有大白兔奶、高桥鬆饼、明珠酱鸭,还有一个东西叫崇明糕。
    想了想,他每样挑出来一些,给梁左几个留下,把剩下的拎起来说道:“只能先回家一趟了,放下东西后再请你去吃饭。”
    於是两人下楼。
    顾小白先跟隨高远回了趟家,把礼品放下后,高远就近找了家国营饭店,请他吃了顿饭。
    吃过晚饭后他就离开了。
    高远也没回学校,太折腾了,回家睡了一宿。
    到家后老妈问他:“这是谁送的东西啊?”
    高远笑著说:“《故事会》杂誌社的编辑过来看我,给我带来的过节礼物。”
    张雪梅乐了,“呀,有人给我儿子拍马屁了呀。”
    高跃民放下报纸,也笑著说:“儿子现在可是大作家,杂誌社上赶著来约稿,总不好两手攥空拳地来,那也太没诚意了。”
    高远笑呵呵道:“您二老过奖了,哪有那么厉害,不跟您说了哈,我得早点休息,明天上午还要参加考试。”
    “……好,泡个脚赶紧去睡吧。”张雪梅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老妈想问问,自家儿砸和健群那姑娘发展得如何了?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