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零:我在长白山猎野味发家 - 第705章 讨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岳峰听完肖伟民的话点点头:“这样,我总结下咱们刚才讨论的共识!
    第一部份,先拍关于传统猛禽的野捕、用具、驯化、放猎、这些细节!
    我估摸着,如果一切顺利的话,从生鹰下山开始算,到放上最多七到十天就差不多!
    第二部分,等大鹰驯化实战完毕,咱们就拍摄第二部分海东青进山狩猎的内容!
    我这边可以给您提前透个信儿,我这两只鹰,进山可以狩猎到的猎物尺寸跨度比较夸张,狍子、鹿、野猪、甚至犴达罕、老虎,它都敢下爪!”
    “啥玩意儿?鹿狍子啥的我能勉强接受,能逮犴达罕跟老虎有点过分了吧?”
    前面岳峰说的内容肖伟民还一直在点头,等到了后面,岳峰把猎物扯到犴达罕老虎这种级别的存在,瞬间hold不住了。
    面对质疑,岳峰咧嘴一笑并没生气:“我说我的鹰,进山面对罕达罕老虎都敢下爪,您是不是觉得有点夸张?
    稍等啊,我给你拿点资料瞅瞅!”
    看着岳峰端着鹰进了屋,肖伟民眉头微皱盯着岳峰背影,脑袋里思维有点复杂。
    这特喵的海东青能抓老虎,怎么看也不靠谱啊,传说中内蒙那边的金雕可以猎狼,就已经很极限了。
    岳峰说有证据,那就看看他能拿出什么证据来!
    在看到详实的东西之前,肖伟民肯定是报着怀疑态度的。
    很快,就看到岳峰从屋里拿出了一个大号的相框来。
    “喏,您看看!这是今年春天的事儿!”
    岳峰将相框递给了肖伟民,对方迫不及待的接过来仔细查看起来。
    相框里是一张保存相当完整的虎城日报。
    日报的日期是今年开春前后的,里面用整版的篇幅,记录了岳家猎队带着猎犬黑熊跟猎鹰,带领虎城当地猎户去活捉变异黑虎的事情。
    黑虎的照片,最终赶到化雪沟塘子里生擒老虎的描述,还有猎鹰协助的细节,都记录的很清楚。
    虎城日报可是正儿八经的官媒,如此大张旗鼓的用整版的内容来刊登这次行动,在真实性跟专业性上,肯定是不会打马虎眼的。
    肖伟民看完了之后,深吸一口气,再看向岳峰跟他手里那两架猎鹰的时候,眼神都跟之前完全不一样了。
    “报纸我看完了,我相信你没跟我鬼扯,但是我实在想不通,体型这么小的鹰,如何能制服或者影响到那么大的猎物的!”肖伟民挠挠头,语气有点不好意思的继续问道。
    岳峰伸手摸了摸大黑鹰的脑壳,解释道:“隼类猛禽,跟鹰类或者雕类猛禽,攻击方式其实是有明显差异的!
    您可能觉得,鹰攻击那么大的猎物,连挠痒痒都算不上,这点对鹰来说,确实。
    以苍鹰为例子,经验丰富的成年雌性苍鹰,最多能逮个野兔大小的猎物也就差不多了!
    爪子的攻击力有限,再大了的话,对猎物无法做到控制,更谈不上击杀了!
    但是隼不一样!您看看我这大黑鹰的爪子!”
    岳峰将大黑鹰端到肖伟民的面前,然后故意用手捋着鹰的尾巴。
    鹰尾巴被捋,感觉有点不自在,习惯性的在手上转了个身,站立姿态从面朝主人,变成了屁股朝着主人。
    鹰在手臂上换了位置,岳峰将鹰的单爪给轻轻抬了起来,露出了大黑鹰爪子下方的爪垫儿。
    “这个位置,是一块由结缔组织构成的鹰爪结构,我们行话叫老虎掌!
    隼类的爪子硬性抓握力道不如鹰类的同类,但是它们可以借助爪子上的这个老虎掌来攻击对手!
    就拿我这只大黑鹰来说,它可以飞到至少几百米的高空,然后高速俯冲下来,借助速度惯性,用爪子的老虎掌,去踢猎物!
    这种攻击方式,让它们哪怕体型不够大,也能造成很强的杀伤力!
    三四十斤的狍子,我这架大黑鹰可以一脚踹在脑袋上,直接踢死!
    当然了,鹰配合猎狗活捉老虎,起到的主要作用是借助高速飞行俯冲来骚扰,吸引注意力!
    真正的决定性因素还是猎人跟猎狗的配合!
    至于犴达罕的话,鹰会像攻击普通狍子梅鹿野猪之类的猎物一样,去啄它的眼睛。
    瞎了眼的猎物,在林子里跑不远,很快就会撞树受伤,严重的折断脖子都有可能!”
    听完岳峰一系列的介绍,肖伟民悬在脑袋里的大大问号瞬间就变成了叹号。
    “厉害啊!听你这么一解释,是我孤陋寡闻了!”肖伟民直接冲着岳峰翘起了大拇指。
    “你也不是这个行当的人,不知道这些细节其实很正常!
    咱们接着刚才的话题继续往下说!
    我可以带着咱们摄影团队进山,拍一部分海东青狩猎狍子野鹿或者野猪之类动物的镜头!
    对了,问您一个专业问题,咱们的摄像机长焦镜头,大概可以拍到多远外的距离?”
    问到了自己的专业问题,肖伟民不假思索说道:“目前我们摄制组用的是小日子那边进口的摄影器材,换上125到150mm左右焦距的镜头。
    保证清晰度的距离大概在两百米出头的样子,要求光线比较好的情况!
    如果阴天或者光线差,可能一百多米!
    如果用到更长的200-300mm长焦镜头,对于捕捉运动的物体,难度就非常大了!
    固定拍摄的话四五百米极限!但是画质一般,有很多噪点!”
    听完回答,岳峰点点头:“这样的话,视野相对受限的林区就不太合适了,最好找草甸,或者荒原、峡谷类似地形拍摄才会有好点的出片效果!
    鹰追击猎物的时候速度很快,好多时候摄像师够呛能跟得上镜头捕捉!”
    “这点倒是不用担心,小田还是很专业的,咱们只要准备充分,成片概率还是蛮大的!”
    “行!如果拍摄中有问题,咱们再讨论想办法解决!
    按照前面的总结,您觉得,这些内容,可以支撑多长的纪录片时长?能不能达到咱们的项目预期?”岳峰继续问道。
    “时长的话,做到言之有物,别太啰嗦,九十分钟到两个小时的纪录片应该能支撑起来!可以分成四到五集!”
    两个小时就是120分钟,对这个年代的纪录片时长来说,绝对算是大制作了。
    要知道,其他类目的大多数纪录片,一般也就是十分钟或者十五分钟左右一集,总长度一个小时分成四集完活儿。
    听到这个答案,岳峰颇为意外。
    叶家帮忙立项的力度确实狠啊,竟然直接把时长拉满。
    “行,您只要时长不受太多限制,我这边可以给您额外发挥!
    想要细节更多,也可以补充!比如说制作鹰网、制作鹰具,这些技艺我都会!需要啥镜头,我可以给你们现场拍摄!”
    “这些,你也会?”
    “当然!我逮鹰养鹰训鹰用的所有器具基本都是自己做的!
    知道你们来,我特意分门别类规整了出来,回头等吃完了早饭,就可以先把这部分鹰具啥的拍一拍!
    我可以给你们做专业的讲解!”
    “那可太好了!这些东西的调性够高,而且我看你给鹰用的东西,都做的相当精美!”
    “嘿嘿,您谬赞了,自己喜欢而已,做着玩儿!”
    “纪录片的主要作用一个是记录,一个是传承!
    这些部分虽然不是直接的鹰猎内容,但是跟主体相辅相成,不可或缺!
    如果能完整的拍摄下来,穿插到正片当中,效果肯定不错!”
    “那就整!您说咋拍,我就咋弄,无条件配合!”岳峰果断表态。
    “通过跟你这么一沟通,我现在心里有底多了!只要咱们素材没问题,我有信心,把这部关于传统鹰猎文化的纪录片拍好!”
    “嘿嘿,专业的事儿我就靠您了!”岳峰咧嘴一笑算是跟肖伟民达成了共识。
    敲定了拍摄的方向之后,俩人在院子里,又讨论了一点细节,肖伟民从胸口的兜里掏出一个小笔记本,现场就开始做起了拍摄前的规划提纲。
    钢笔刷刷刷的写着东西,岳峰就架着鹰,看着他工作,没多久的功夫,几页纸就写满了内容。
    “现在几点了?等吃了早饭,咱就开工!”
    岳峰看了一眼手腕上的手表时间答道:“六点四十左右!后厨早饭应该做好了,烟囱都不冒烟了!”
    “那就把人喊起来,吃饭!吃了饭开个简单的碰头会,开始工作了!”
    “好嘞!”
    进入了工作状态的肖伟民,表情神态相当的专注。
    打了个招呼,进了屋,然后将摄制组队员都喊了起来。
    十分钟之后,四个人都穿戴完毕洗漱完成,岳峰跟老妈搭把手,将早饭给端了上来。
    后厨蒸的猪肉大葱馅儿的肉包子,搭配着蛋疙瘩汤,一口咬下去,肉馅儿都紧成了一颗肉蛋儿,汁水浓香,美得很。
    几个拳头大小的包子下肚,再喝一口疙瘩汤溜溜缝儿,几个人都满足的打起了饱嗝。
    填饱了肚子,肖伟民给团队的人开了个简单的碰头会,然后跟岳峰征询起来。
    “小岳兄弟,咱们是先拍关于鹰具制作的素材,还是先考虑逮鹰的素材?
    我刚才思考了下,鹰具制作的素材啥时候拍都行,但是逮鹰的素材是不是优先级要最高?”
    经过肖伟民这么一问,岳峰也一拍脑袋:“对!现在还属于过鹰的尾巴,等再过些日子,鹰可就都飞南方去了,只剩下极少数的洼林过冬猛禽,想要逮,可要碰运气了!”
    “那咱就先研究逮鹰的这部分素材?你需要提前做点准备啥的吗?你说的捕鹰山场,距离咱们家远吗?”
    岳峰回答道:“不算太远!打鹰用的网具,诱饵,还有看雀,你们来之前我就准备好了!
    咱们现在出发的话,开车走柴积道上山,然后再步行去打鹰场子,最多一个半小时就能到目的地!”
    “行,那咱就先去逮鹰!你的工具零碎在哪放着?找出来,咱们装车!对了,中午是不是回不来?”
    岳峰点点头:“确实回不来,带上肉包子跟清水吧,山上条件有限,对付吃一口,晚上回来,咱去城里我自己家饭店吃!”
    “好!”
    ……
    短暂沟通过后,岳峰就回到老屋这边,将进山打鹰用到的鹰网等零碎儿快速归拢起来。
    摄制组四个人,加上岳峰总共五个人,之前那个鹰场棚子肯定呆不下,所以岳峰又带上了手斧、老虎钳,铁丝、洋钉之类的搭建鹰棚的部分零碎儿。
    零零碎碎的东西,装了满满的一包,岳峰就上了摄制组的车。
    摄制组这边,两台车,四个人,看起来好似挺宽绰的,但是上了车之后岳峰才发现,这个时代的摄像机,比岳峰记忆里的个头还要大一个号。
    大大小小的器械箱子等物件儿,车里塞的满满的,岳峰上了车之后,后座的人连转个身都有点费劲。
    早上七点刚过,岳峰就坐在头车副驾驶的位置,指挥着司机出了村子,沿着进山的生产路前进,很快上了柴积道,直奔虎头山。
    212吉普的越野能力还是比较牛逼的,开着车子大概个把小时,就赶到了距离虎头山最近的柴积道位置。
    “停车!大概就能开到这里了,再往前走,就得步行了!”岳峰跟司机说道。
    肖伟民问道:“从停车位置到山场目标地,还有多远?”
    岳峰指了指虎头山最高的那处山头:“前面山头大概顶上就是了!直线距离大概一里地,但是爬上去的话,绕路得走几里地!咱们轻车简从,只带必须的东西上去!”
    小田听完叼着烟咧嘴微笑道:“不就是扛着器械爬山么?小意思,我们以前也不是没干过!”
    “那就整!”
    很快,所有人都下了车,将摄像机等设备全都卸下车,然后几个人分配好,跟着岳峰爬山。
    虎头山这边,平日里少有人上来,岳峰上次来,还是去年秋天打鹰。
    沿着记忆中的山道一点点的爬到山顶附近的鹰场子,已经是四十分钟之后的事情了。
    小田他们几个倒是没有吹牛逼,这几个年轻摄制组成员,体格子比岳峰预期要好不少。
    经过一年的休养,鹰场子这边早已经又变成了植被密布的状态,就连去年的那个鹰棚子,都破损的挺严重了。
    到了目的地,岳峰把工具往地上一放,摄制组找好机位把设备架好。
    开整!(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