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金枝 - 289.第286章 有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86章 有备
    圣寿宴结束了,琅琊公主府的献礼,最是精彩。
    圣人龙心大悦,又怜惜王姮丧父、守孝,便大手一挥,给了王姮诸多赏赐。
    是以,王姮虽然没有出席圣寿宴,可她还是整个宴集最大的受益者之一。
    众宾客见状,更加明白了琅琊公主在京城、在皇宫的地位。
    不只是有个好阿母啊,这位小贵女也是真的聪明、能干,一个小小的节目,也能玩出儿来。
    等姜贵妃顺利生产,琅琊公主有了真正的龙子龙女做手足,她的公主身份,将会更加尊贵!
    平康坊,公主府。
    “阿嚏!阿嚏!”
    王姮跪坐在书案后,正认真的写字。
    忽的,她觉得鼻子发痒,紧接着就是一连串的喷嚏。
    “公主,莫不是冰太多了,凉气太重?”
    白芷守在近前伺候,见王姮喷嚏连连,一边递上帕子,一边关切的询问着。
    “不是冰的缘故!”
    王姮揉了揉鼻子,抬头看了眼太极宫的方向,估算着时辰,说道:“大约是惊鸿舞已经表演完毕,他们都在议论我呢!”
    王姮倒不是盲目自信,而是惊鸿舞名副其实,绝对能够惊艳整个皇宫,继而引领京城的新风尚。
    “算算时辰,圣寿宴也快结束了!”
    “不知道阿如何了?阿母还有没有时间与精力召见她。”
    在王姮与王的计划里,今日王进宫,不只是参加圣寿宴,若是可以的话,最好还能与姜贵妃单独谈谈。
    随着姜贵妃的预产期日益临近,王姮为姜贵妃生产所做的诸多准备,也都已经妥当。
    而这些,最终还需要上报给姜贵妃,然后由她做出裁决。
    王姮暗自咕哝着,很快,就收敛了思绪。
    她拿着笔,在砚台上蘸了墨,继续的写着。
    守孝的日子里,每天除了抄经,王姮还会整理并撰写新的王氏家规。
    她本就是王氏家主,王廪殁了之后,她的家主之位更加稳固。
    身为家主,不但要照顾族人,发展家业,还要为王氏明确规矩,奠定基石。
    因着王衍的关系,王姮与琅琊王氏关系不错。
    再者,王姮并不执着于“正统之争”,她非常爽快的退出了琅琊王氏,甘为沂州王氏。
    没有了利益的争夺,王姮又有诸多资本,琅琊王氏非但不会排斥王姮,反而极力交好。
    王姮便从琅琊王氏接到了他们的家规。
    结合王家固有的家规,王姮取长补短,并加入自己的思想,撰写出了新的家规。
    除了家规,王姮还从王氏、谢氏、陆氏、陈氏等等南境老牌家族手中,借到了他们家族的藏书。
    借书,不只是为了读,更是为了抄录。
    王姮要最大可能的扩充自己的藏书。
    一来,是为了王氏。
    二来,也是为了她已经开工建设的骊山书院。
    王姮的计划,楼彧素来都是不问缘由的极力帮助。
    且,作为读书人,楼彧自是知道书籍的重要性。
    于公于私,他都愿意帮助王姮。
    他便拿出了楼家,以及诸多与楼家关系莫逆的武勋人家的藏书——
    咳咳,楼氏等武勋,在之前战乱的时候,可是没少缴获“战利品”。
    金银珠宝等自不必说,古籍字画等,也都被劫掠一空。
    楼彧的私库里,就有许多险些被焚于战火的古本、珍本。
    楼彧不只是借书,而是直接把私库的钥匙都给了王姮。
    王姮:……行叭!我本就是齐国公府未来的主母!
    早些掌管库房,也不算逾距。
    王姮的书房里,堆满了从各个渠道“借”来竹简、卷轴。
    她每日里都会抽出固定的时间,读书、抄书。
    当年在沈度门下求学的时候,王姮都不曾这般的勤勉。
    如今,长大了,有了尊贵的身份,却要更加的努力。
    王姮捏着毛笔的手,都有些发酸。
    唉,阿说得对,这人呐,就是不能轻易立人设。
    一旦人设立了起来,就会被套上枷锁。
    孝女……抄经!
    家主……抄书!
    抄、抄、抄,纯手工,容不得半分懈怠啊。
    王姮暗自叹息着,默默的将毛笔,从右手交到了左手上。
    左手握笔,却没有任何的僵硬,而是继续行云流水的书写着。
    更为奇妙的是,王姮用左手写出来的字迹,竟与右手所书的一模一样。
    都是极其方正的楷体,银画铁钩,宛若印刷。
    其实,字迹什么的,全随王姮的心意。
    只要她想,她能变换出多种完全不同的字迹。
    她最熟悉的,模仿得足以乱真的字迹,自然是楼彧的。
    当然,楼彧也能模仿王姮的字。
    两人从小一起长大,在一个先生的教鞭下求学,对彼此,真的已经熟悉到连自己都不敢想象的地步。
    所以,楼彧知道了王姮每日抄经、抄书的计划后,每天也会挤出时间,帮王姮作弊。
    王姮书案一侧,堆着的一摞书稿中,就有一部分是楼彧亲笔所书。
    其字迹,与王姮的一般无二。
    ……
    就在王姮苦哈哈的继续抄书的时候,两仪殿的圣寿宴结束了。
    圣人、李皇后这对至尊夫妻,相携离开。
    姜贵妃也被内侍、宫女等簇拥着,小心翼翼的回到了百福宫。
    “去前头瞧瞧,看看王郡君走了没有!若是还没走,就让她过来陪本宫说说话!”
    姜贵妃歪在矮榻上,身后靠着大大的引囊,手肘撑着凭几。
    只是坐了小半日,姜贵妃就觉得浑身乏累。
    腰酸,腿有些抽筋儿。
    精于按摩的宫女,跪在榻前,有节奏的为姜贵妃揉捏着。
    不多时,内侍副总管赵安年便亲自引着王走了进来。
    “阿拜见贵妃娘娘,娘娘金安万福!”
    王恭敬的行礼。
    姜贵妃轻轻抬了抬手,“免礼!起来吧。”
    抬起的纤纤玉手一指下首的座位,“王郡君,坐吧!”
    “谢娘娘赐座!”
    王再次行礼,然后起身,行至座位前,端正的跪坐下来。
    “今日辛苦你了。阿玖要守孝,不好外出,多亏还有你这么一个好姐妹!”
    姜贵妃看向王的目光,带着柔和。
    她是真的满意王,出身虽然差了些,但能力、人品等都非常不错。
    如今,更是靠着自己,嫁入了侯府。
    女儿能够有此助力,姜贵妃放心的同时,亦十分骄傲——
    驭心之术,阿玖已小有成就。
    “娘娘谬赞了。能够为公主分忧,是臣女的荣幸。”
    王微微欠身,恭敬的回答着。
    她不是说客套话,而是真的感念王姮。
    嫡长闺给了她富贵荣华,她回馈嫡长闺的,也不过是些许心意。
    且,王姮因着守孝,不能外出交际,请她王做代替。
    这、既是辛苦,又是良机——
    过去有王姮,世人总会关注王姮这个身份贵重的绝色美人儿。
    王始终都是陪衬。
    而,王姮不露面,却把王推到最前面。
    王王郡君,也就有机会崭露头角、展现实力。
    她不再只是公主的小跟班,而是有能力、有身份的贵女。
    机会多了,有了威信,王也就能够真正的融入京城权贵圈儿。
    而这,也是王姮的“馈赠”。
    毕竟,王姮不缺为她跑腿儿的小跟班。
    而王却需要展现自己的舞台。
    直到现在,哪怕即将嫁入高门,王姮仍帮着她、托举着她登上更高的位置。
    这般好姐妹,王如何不看重、如何不感激?
    姜贵妃一双美目中,波光微闪。
    她的眼睛何其毒辣,如何看不出王的一番话纯然肺腑?
    还不错!是个感恩的!
    姜贵妃轻轻摩挲着引囊的绣纹,暗自决定:这两三年,就暂且抬举一下王。
    就在姜贵妃暗自计划的时候,王开始步入正题。
    “娘娘,公主担心您生产可能会有突发情况,正巧臣女听闻过一些神仙手段……”
    王一边说着,一边从挎包里拿出了几样东西。
    “此物名曰产钳。”
    王先介绍成品,然后又拿出一大摞的纸:“这些都是这几个月来,公主命京中稳婆、医女等,记录的使用产钳的资料。”
    “若遇到难产,胎儿无法顺利出生,就可以用此物件将胎儿取出来!”
    产钳确实有发生事故的几率,但跟难产的一尸两命比起来,还是救命的神器。
    其实,王早就想把产钳复刻出来。
    只是她一个未婚小女郎,若没有合适的契机,并不好忽然就提出来。
    姜贵妃怀孕,便是一个极好的契机。
    一来,姜贵妃有可能需要。
    二来,事关姜贵妃,王姮才会尽可能的研究产钳,并舍得耗费巨大的找来稳婆等,在整个经济范围进行“临床实验”。
    事情若是被人暴露,也因着是为姜贵妃“解忧”,才能免除许多麻烦。
    事实证明,王的预想十分正确。
    姜贵妃刚刚传出喜讯,王就以担心姜贵妃高龄生产可能会有难产的危险为由,引出了产钳!
    哦,对了,还有剖腹产。
    这两项,都能在危急关头救产妇的命。
    王姮为了姜贵妃,听王介绍了产钳、剖腹产等救命神技后,便不遗余力的进行研究。
    几个月的时间,产钳、剖腹产都有了大量的“临床数据”。
    虽然有失败,可成功的案例更多,只看这些资料,姜贵妃就能做出最明智的选择……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