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土开发日记 - 第691章 号令百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91章 号令百业
    第十年的某天,周异从外地出差返航。
    坐在黑夫的光核内,他回想着这个月的一幕幕。
    这第二个五年计划分成两大部分。
    一是建立公司自己的学校,通过教育体系让公司具有自我供血和培养新人的能力,目前初步达成。
    二就是走出去,让公司和其他各地区、各组织集团进行充分交流,学习外界优点,并且通过讨论产生更多的想法。
    作为公司董事长,周异也坚持每年至少外出考察学习一趟。
    去年是天国。
    从老牌帝国那,周异学到了对多种族居民混居的管理协调办法,以及管理流动人口的流程。这些不会以任何形式进行公示,是数据层面里无法看到的内功。
    今年他选择了霸公的百校高原。
    百校高原以教育产业而闻名,那里虽然没有达到一百所学校,但到周异访问为止也共有83所各种院校。
    这些院校涵盖了几乎所有常见职业培训,农夫、牧民、石匠、铁匠、木工、陶工、机械师、士兵、裁缝、理发、修补匠……
    当地院校按数字排序命名,从第一技术学院到第八十三技术学院,朴实简单,授学时长从六个月到一年不等,讲究实用快速。
    完全是培训机构群的运作方式。
    霸公也坦言:“周先生,这些也是从旧人类的教育体系中获得的灵感。”
    “高级学校对于地方要求太高。不仅需要大量的光种投入,还得有大量各式高精度设备,以及最难的高质量老师,入学门槛高,学费也贵,和普通人没什么关系。”
    “百校高原都没有。”
    “所以我们走另一条路线,注重实用性,让来求学的人迅速掌握一门手艺,然后靠这个手艺谋生。”
    “虽然学费利润不高,但还算平稳,培训费贵了,大多人也支付不起。这么多年学校数量一扩再扩,也是因为有着很多人的谋生需求在。”
    “搞教育产业,谁不想要做大做强呢?实在是实力不允许,做这一行越久,越是感觉到无奈,因为高端教育早已被五大中心城市垄断。”
    “直到贵公司横空出世,才打破了此前几十年的格局。只有废土开发公司这种体量、资源和声望,才能做精英化高等教育,我们这边不过是教点混口饭吃的手艺。”
    周异摆手:“别说这种话。谋生和深造都很重要,我们公司以前也是一样,先解决生存问题,才能有考虑更进一步的机会。”
    “你们这边83所学院,光是学生就有11000人,已经相当了不得了。管理起来的难度也是可想而知,很厉害。”
    周异比出大拇指:“所以我才过来取经和学习嘛。”
    霸公哈哈大笑:“周先生太客气了。”
    它是一名猎脊者,和猎海为同族,不过生命等级很早就是a,属天行者之列。
    与霸公接触下来,让周异真切意识到,对方能一手奴隶制的机车城,一手教育产业化的百校高原,两条腿都走的很稳,确有独到本事。
    难怪一向心高气傲的灭顶公,过去也对霸公评价很高。
    它躯体巨大,却思维敏捷,不拘小节,豪迈大气中又兼顾非常清醒的头脑。
    周异说什么,霸公能立即跟上思维,而借此而发散表达自己的想法,继而又能给周异带来新的启示。两人光是互相讨论,各种奇思妙想不断碰撞中产生。
    虽然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图一乐的口嗨,很难真正落地,不过光是这样一个过程,就足够享受和愉快的了。
    了一周时间,周异和副校长孙重来、教导主任年糕、化学老师梁星四人分头行动,考察了22所学院,旁听讲课,在院校里体验了学生的一天。
    整个过程给他的最大感觉,就是百校高原的确主打一个量大管饱。
    这边教师水平良莠不齐,但每天雷打不动,上午三节课,下午三节课。晚上则是学生手艺被老师验收的时刻,相当于交作业,一整天时长拉满。
    在校期间,学院对学生的管理非常严格,未经批准禁止离校,只能在工作间练习手艺,或者回到宿舍休息。
    这种风格让周异想起大名鼎鼎的衡水模式。
    简单粗暴却很有用。
    如果学生能毕业,通常就业还是容易的。
    毕竟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都是普通的集镇。那些地方需要很多基础职业者,他们分散到东西大陆各地去谋生,混口饭吃还是没问题。
    周异也在思考。
    蘑菇林小学的教育模式,只适合公司内部。
    绝大多数地方,更需要百校高原这样的技术学校,为普通居民提供覆盖面更大的职业教育。
    因此这次周异和霸公敲定了一项合作。
    公司注资300万光种,和百校高原合办「东方职业技术学院」,该院校将沿用百校高原的既有成功经验,专注于对培养职业技术。
    东方学院由百校高原既有的7家技术学院为班底,学制从过去的几个月到一年半,提升到了两年半至三年。
    “我的想法是,咱们这些基础职业者,也需要一个进阶上升的通道。当前东西大陆,都没有这样的一个机制或者教育培养方式。”
    周异对霸公说:“比如说最常见的农夫,我们目前只有普通农夫,还有有经验的资深农夫两类,不够直观和细化。机电生命就有职业能力评级体系,不过相关标准,是专门为机电生命而设立。”
    “我们需要更大众化的标准,让大家能够理解、信任高级职业能力者,高级职业能力者,也需要具有一个较高专业水平,以满足大家对于高质量生活和生产的需要。”
    霸公心领神会:“也就是血肉生命独立的职业评级体系,通过我们的东方学院来推进?”
    “对。”
    周异道:“现在这个世界发展很快,行业和职业的细化细分会持续进行。法理阵线那边已经明确发布了战略转型公告,将会推动机电生命群体向着工业化、规模化、高精端三个方向转型,而不再是过去和人类、光纳种交叉竞争岗位的模式……”
    这个大战略被称之为【三项升级】。
    法理那边很早就和周异单独对话,商谈过相关事宜。
    机电生命的优势,就是高效和精准。
    过去因能源昂贵导致城市无力负担机电生命们的硬性开销,所以只能让机电生命们自己谋生,属于机电生命特有的市场经济模式。
    但今时不同往日。
    法理阵线和公司联手之后,先是装配浮游心脏,让能源成本大幅降低。
    对数量众多的机电生命失业者和贫困者来说,这几乎无异于给了它们续命的机会。
    加入火星和月球开发,法理阵线更是拿到了足够廉价的充裕能量源。这些能源来自于圜流,来自于地幔菌收集到的宇宙射线,对于机电生命当前来说,近乎于无穷无尽。
    客观条件已满足机电生命群体的转型。
    法理阵线很早就在规划和模拟,将过去的自由市场经济制度,完全扭转为计划经济模式。
    机电城市将对每一个城市居民进行劳动分配。根据城市需求和定位,让居民们可以选择成为各行业的职业者,也可以根据各自需求,调整进入其他城市参与工作。
    各领域生产建造都由各城市统一调度,需要多少生产多少。避免产品大量过剩和个体资产差距过大,并且集中机电生命们的劳动力,投入到城市大方向上去,这就是【三项升级】。
    与人类不同。
    机制特性使然,机电生命反而是计划经济是最高效的。
    过去的问题是城市无法保证每一个居民的生存。
    就像贫困家庭,只能让小孩外出务工。现在变成了大户人家,直接将小孩安排在家族产业里任职就完事。
    三项升级是升级转型,而具体研发生产领域上,【修道】、【大气改造】、【天人硅基宝石技术】等大型项目都需要许多的机电生命参与其中。
    如此一来,大量机电生命退出雇用市场,专注于各自本职领域,就空出了许多中高端的专业岗位。
    普通人就有了机会。
    这也是东方学院建立的一个有利前提。
    学院招生还是以人类为主,人类最擅长的是使用工具能力和想象力。
    在社会分工中,通过职业能力进行评级,得到相应的待遇和社会认可,才是他们更习惯、更能发挥能力的生活方式。
    霸公也深以为然:“高级职业者,由东方学院进行职业资格认定,背后有公司背书,有法理阵线提供评级的数据和评价框架,接受度绝不会差。”
    “按照e-a来评级职业能力,也是惯例。”
    “就是有一个小问题。”
    “周先生,百校高原多年深耕于技术培训。根据我们这边的调查,即使是这些中高端专业岗位释放出来,碍于地方保护,以及保守原则,很可能也会被各地区学校毕业生拿到。短期内,我们的东方学院毕业生很难有直接的竞争力。”
    周异对此早有打算:“不用担心。我准备沿用蘑菇林小学的方针,每年会给东方学院的优秀毕业生提供机会,提前招聘优秀人才。”
    “我们会联合发展联盟、以及合作伙伴的殷商公司、神威公司、死海铁路公司等,对东方学院毕业生进行内招。”
    “每年废土开发公司会按照分数成绩,从东方学院至少招募5名优秀毕业生,进入各部门和部门下属单位去工作。其他各方会招募多少人,会根据他们的需求来定,但各自不会少于1人。”
    霸公听得大喜:“这样就什么问题都没有了!进职业技术学校,就是为了谋个好工作,这一点对他们吸引力毫无疑问!”
    周异微微一笑:“这只是第一步。”
    “接下来,我们要逐步邀请其他组织团体,来东方学院里招人,将每年春秋两次的校园招聘会办起来。让进入学校不仅能学到知识和技术,还能得到这些真正宝贵的机会。”
    “这方面其实龙宫已经很有经验,可以沿用那边的模式。”
    霸公听得连连点头:“好好好。”
    “原本在职业技术上,就缺少这方面的领军者,东方学院在这一领域建立统一标准毫无阻碍!从职业标准上,就能够吸引各种职业者过来深造回炉学习,以获得职业评级的晋升。”
    “过去混乱和杂乱的职业认定,也将有了可度量的统一标准。”
    “整顿统一了职业标准,就在这些涵盖社会方方面面的岗位中掌握了话语权!”
    “周先生这一招是堂堂正正,号令百业,对整个社会从根基上牢牢掌控,其他人想得到,却做不到,只有跟随行事!”
    对方感叹:“公司出手真是一如既往快狠准,直抓命脉。”
    周异哑然:“我倒是没想那么多,只是觉得,我们既然吃了时代红利,也给其他人喝点汤,健全规范职业行业规范,对于社会秩序有着很大的积极意义。”
    “像去年夏天,贝壳市就有很多无良餐饮商人乱涨价,以次充好,就需要相关职业者来鉴定和判别。像是食物食品,哪些是好的,哪些是劣质的,其实都是职业者可以立即鉴别出来的事。”
    “高度职业化之后,这些事就能迅速被解决和判定,处理很多事物都会迅速高效起来,社会服务也会变得更加优质和细致。对全社会每一个人,包括我们自己,都是利好。”
    周异经历过旧人类时代。
    那时候他对外卖时常的延误很不爽,理发托尼老师永远剪不出自己想要的发型,快递员不会主动送上门,小餐馆老板经常一边抠鼻子和牙齿然后煮面……感觉到处都是问题。
    可到了废土时代,过去那生活顿时简直置身天堂。
    废土时代的服务不能说没有,只是完全一坨。
    沙港这边已经算最好的那一档,但外卖里发现沙子、灰尘和头发,人必须让车,餐馆老板对人爱理不理,都是这边常见情况。问就是,我们沙港人就是这样子的。
    这些都必须改善。
    周异对于这种服务态度早就很不爽了。
    不过要建立服务意识,也必须循序渐进来搞。
    “……周先生高义!让人敬佩!”
    嘴上拍了句马屁,不过霸公显然并不相信。
    这位猎脊者犹豫了一下:“不过按照目前规划,我们东方学院除去在百校高原建立本部,还要分别在天国黎明城、双河地区、西大陆各建立一座分校,真的能容纳那么多高阶职业者吗?”
    “我是说……能去公司或者发展联盟合作单位的,是少数。剩下每年毕业的成百上千职业者,几年之后,会不会就彻底饱和?”
    周异早就想过。
    “不必担心。”
    “新世界今年就会对各地全面开放。”
    他说:“新世界很大,能容纳比物质侧更多的人。现在那边有着许多的旧人类,有各路概念生命在里面度假和出没,需要各式各样的职业者,给与他们新的服务体验。”
    “当前那边已经复刻完毕了中国地区,但当前的计算量已经越来越大,后续的拓展演化,需要无数职业者参与其中。”
    “比如,需要农夫去里面进行耕耘土地,需要工人在里面建造房屋,需要警察在城市和乡村维持秩序,需要老师,需要环卫工,需要厨师烹饪……那是另一个更广袤、更有无限可能的世界。”
    “新世界能制造出大量价值极高的意识碎片,不论概念生命还是梦魔,都会愿意高价购买,其中价值不用我说你也明白。”
    “那边的各种岗位,公司和月球服务公司都将给出优厚报酬。”
    “根据统计,当前缺口至少有7340万人。”
    霸公立马转忧为喜:“原来是这样……难怪……周先生真是高瞻远瞩!东方学院未来的确是前途无限,我这就开始去着手师资分配和推动!”
    ……
    黑棘缓缓降落在翡翠城初号楼顶部。
    周异拉回思绪。
    说到底,人们要的东西都很简单,劳动是为了收获,为了更好的资源和环境。看得到希望,大多数人都会乐于劳动和工作,不怕辛苦。
    新世界就是希望。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