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英超造豪门 - 第345章 进军德甲的杀手锏!再创一个世界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45章 进军德甲的杀手锏!再创一个世界冠军!追不上和办不到!【求订阅】
    伦敦soho区,曼联总部。
    埃德·伍德沃德坐在自家办公室里,漫无目的地刷着网络上的新闻和视频。
    心里则是在不停地感慨:贝斯沃特中国人是真赚钱啊!
    5年16亿英镑,直接就把曼联甩出两条街了。
    在埃德·伍德沃德的计划当中,曼联的球衣赞助高达7500万英镑,让埃德·伍德沃德可是狠狠地得意了一把。
    之前跟美国的格雷泽兄弟俩汇报的时候,他也是挺直了腰杆。
    可问题是,曼联的胸前广告赞助,每年只有4700万英镑。
    贝斯沃特中国人呢?
    虽说是跟其他5支球队合起来算,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大部分都是贝斯沃特中国人所带来的影响力。
    每年3.2亿英镑,我的上帝啊!
    想想都觉得离谱啊!
    更让埃德·伍德沃德受到打击的是沃达丰。
    说起来,这家全球知名的电信商跟曼联也算是老交情了。
    当年,弗格森的曼联在拿下了三冠王之后,到了2000年,胸前赞助就从合作十几年的夏普,转到了当时红得发紫的沃达丰。
    那段时间可以说是曼联球迷记忆当中,最巅峰的红魔岁月,承载了无数球迷的美好回忆。
    从06年开始,沃达丰变成了aig保险,再变成了aon怡安,14年变成了雪佛兰。
    但很多球迷依旧还是在怀念当年的沃达丰。
    其实,2014年,跟雪佛兰合作之前,埃德·伍德沃德曾经去拜访过沃达丰,也强烈推荐过曼联,但对方兴趣不是很大。
    可没想到,他们一转头就签下了贝斯沃特中国人。
    还只是袖标广告!
    每年3000万英镑!
    都快赶上曼联的胸前广告了!
    当然,贝斯沃特中国人现在的袖标广告是中国茵宝,每年500万英镑。
    但所有人都知道,这背后是杨诚的原因,据说是他家族的产业,算是给的友情价。
    不管怎么说,贝斯沃特中国人的球衣绝对算得上是当下世界足坛最昂贵的球衣!
    就在埃德·伍德沃德郁闷的时候,办公桌上的手机突然响了起来。
    三德子抓过手机,一看来电显示:乔尔·格雷泽。
    他顿时整个人都不舒服起来了。
    但不管怎么说,他还是赶忙接通了电话。
    “喂,格雷泽先生。”
    “埃德,你看到刚刚的新闻了吗?”
    “什么新闻?”
    “贝斯沃特中国人,现在还有比他更热门的新闻吗?”
    三德子尴尬一笑,“看了。”
    “为什么同为英超球队,咱们曼联在赞助方面的收入,低贝斯沃特中国人这么多?”
    “他们这几年的成绩确实很好。”
    “但你之前不是这么说的,你说成绩不代表一切,商业有商业的规律,所以我们挖博格巴,挖c罗,挖马夏尔,了这么多钱,那商业价值体现在哪里?”
    “格雷泽先生,我们跟雪佛兰的合同还挺长。”
    “那就想想办法,还有,他们开发出的什么袖标,我们怎么没有?”
    “正在研究和招商。”
    “那就抓紧,每年3000万英镑呢。”乔尔·格雷泽在电话里有些急不可耐了。
    三德子赶忙答应。
    他就是一个打工人,但不是给曼联打工,而是给格雷泽家族打工。
    “还有,抓紧时间,跟雪佛兰和阿迪达斯再谈谈,以前咱们没有c罗,现在有了,价格是不是要再涨一涨?”
    埃德·伍德沃德真想破口大骂一句:你特么还有没有契约精神?
    人家贝斯沃特中国人当年签了500万每年,3000万每年的合同,明明知道亏了,不也一直遵守到现在?
    你这一转身就要给赞助商涨价,那以后谁特么敢跟你签?
    但心里腹诽,埃德·伍德沃德表面上还是很客气地点头答应。
    “行,我明白了。”
    “尽快去办,贝斯沃特中国人能办得到的,我们曼联也能!”
    “嗯。”
    埃德·伍德沃德很绝望。
    我真的办不到!
    ……
    “这就有点离谱了!”
    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皇马的伯纳乌球场主席办公室里,弗洛伦蒂诺指着最新的新闻,朝着总经理何塞·桑切斯说道。
    “我们的胸前广告赞助,每年才3200万欧元,他们一个袖标就3000万英镑。”
    “英镑啊!”
    虽说这几年,英镑的汇率下降了很多,但还是比欧元高一些的。
    算下来,贝斯沃特中国人的袖标跟皇马的胸前赞助差不多。
    这让弗洛伦蒂诺简直都要崩溃了!
    自己辛辛苦苦打造的商业帝国,还不如人家一个袖口,简直离谱嘛!
    “他们是6支球队,而且是综合考虑未来5年的情况。”何塞·桑切斯无奈地解释。
    简单点说,赞助商很看好未来5年,这6支球队的发展趋势,所以才给出了这么高的估值。
    如果未来5年的发展不如预期,那下一份合同肯定要贬值的。
    人家赞助商又不傻,也会有自己的一套评估标准。
    “现在,贝斯沃特中国人太赚钱了,我们怎么也追不上!”弗洛伦蒂诺无奈摇头。
    “他们现如今不仅是赞助费提高,对赞助商的要求跟考核也在不断提高,我们追赶会越来越难。”
    豪门球队考核赞助商,这是一直都有的。
    例如,奥马尔·贝拉达以前就是在巴萨负责考察赞助商的。
    毕竟,豪门球队也要有自己的考量,他们虽然为了钱,给赞助商背书,但如果赞助商太糟糕,也会反过来影响到豪门球队的商业价值和品牌信誉。
    皇马、曼联、巴萨这些豪门球队,商业部门每年都是满世界到处飞,就是去考察赞助商跟合作伙伴。
    而每一家豪门都会有属于自己的一套标准。
    最简单的一条标准,贝斯沃特中国人、皇马、曼联和巴萨在内,很多豪门现在都不要博彩公司、在线赌博公司的赞助。
    这就是有损形象。
    但看看五大联赛,还有多少球队拿这些博彩公司和赌博公司的钱?
    这就是标准的不同。
    就好像那家叫做priceline的美国互联网公司。
    为什么要天价去赞助贝斯沃特中国人?
    说穿了,就是因为贝斯沃特中国人对赞助商的要求高,他们又能够拿出这样的天价,签下这份合同,日后再跟其他合作伙伴谈的时候,他们也会更有底气。
    现如今,行业内都公认的,贝斯沃特中国人的要求是最高的。
    但他们的赞助费也是最贵的。
    “我听说,奥迪也想要去竞争贝斯沃特中国人的汽车赞助合同?”弗洛伦蒂诺脸色不大好看,奥迪跟皇马可是合作了很多年。
    当然,奥迪也不止赞助皇马,还有巴萨、ac米兰等豪门球队。
    “是,贝斯沃特中国人跟奔驰的赞助是到15/16赛季结束,奥迪很感兴趣,据说开出的价码和条件都很高,但奔驰也在谈续约。”
    弗洛伦蒂诺有些无语地摇头。
    “我发现,自从我们全球收入第一的名头,被贝斯沃特中国人抢走了之后,就好像所有的好运都逐渐离我们远去。”
    何塞·桑切斯无奈一笑,“说到底,职业足球也是一个赢家通吃的世界。”
    在西甲,皇马和巴萨几乎拿走了一大半的转播收入。
    这就迫使西甲联盟必须站出来,发动改革,否则其他俱乐部就活不下去了。
    但广告赞助这种事情,怎么改革?
    人家贝斯沃特中国人就是有这样的影响力和吸引力,有什么办法?
    一个袖标就价值3000万英镑,简直离谱了!
    哦,对了,他们连训练基地的冠名都能卖得出去。
    每年也是3000万英镑。
    卡塔尔旅游局给买的。
    太离谱了!
    ……
    法兰克福老城区。
    在一家高档的私密会所里,在6月8日刚刚当选法兰克福监事会主席的沃尔夫冈·斯图宾,迎来了他的最后一个客人。
    多特蒙德主席兼德国足协副主席莱茵哈德·劳巴尔。
    当68岁的劳巴尔走进私密包厢的时候,看到现场除了沃尔夫冈·斯图宾外,还有另外一个人,德国足协财务总监莱茵哈德·格林德尔。
    刚刚结束的那场国际足联的反腐风暴,席卷了整个世界足坛。
    不仅让国际足联和欧足联直接被斩首,各大洲足联,各国足协也都纷纷发动强力反腐。
    德国足协主席,不,现在应该叫做前主席沃尔夫冈·尼尔斯巴赫因为贿选和世界杯申办丑闻下课,所以现在德国足协暂时由两位副主席指导工作。
    除了劳巴尔之外,另一位副主席是雷纳·科赫。
    德国足协主席将在年底进行主席选举,劳巴尔年纪很大了,基本确定不会参选。
    目前呼声最高的两个人,一个就是劳巴尔眼前这位54岁的财务总监格林德尔。
    另一位就是56岁的雷纳·科赫。
    格林德尔算是属于半路出家的足球人,他最早是在德国电视台工作,从02年到现在,他都在德国联邦议院工作,11年到14年在下萨克森州足协担任第一副主席。
    从13年开始,在德国足协担任财务总监。
    如果说,格林德尔算是一个典型的跨领域官员,那雷纳·科赫就是标准的足球出身。
    他当过教练,干过青训,执教过青年队,干过地区青训主管等众多工作岗位,一步步从足球系统里提升上来,07年开始担任足协副主席。
    这两人之间的竞争,从某种程度上也代表着两种不同理念的冲击。
    就好像在50+1政策上,雷纳·科赫就一直都在媒体面前表示,自己坚决捍卫。
    这让他得到了无数球迷的认同。
    格林德尔则是不敢表态,但他一直坚持认为,德国足球需要做出更多的改变,才能加快追赶欧洲其他联赛的脚步。
    很明显,他是支持废除或修改50+1政策的。
    那劳巴尔呢?
    这头老狐狸不管是在公开场合,还是在私底下,都是滴水不漏,没有露出任何的蛛丝马迹。
    但他跟两边的关系都很不错。
    没有人知道,他更倾向于哪一边。
    但他接受了斯图宾的邀请,来到了这间包厢。
    这就像是一种信号。
    “沃尔夫冈,你最近是不是跑英国跑得有点勤快了?”
    刚坐下来,劳巴尔就有些调侃地笑着斯图宾。
    斯图宾也是不以为意,“你是不知道,那个场面是真的壮观,几十家赞助商在那边竞标,5年卖出了16亿英镑,我的天,16亿,还是特么的英镑!”
    说到这里,斯图宾整个人都像是要被点燃了一样。
    “贝斯沃特中国人现在确实是非常赚钱,而且他们的这种俱乐部联盟,以大带小,发展速度确实是非常快。”格林德尔赞道。
    “是啊,之前还有不少质疑的声音,但现在竞拍结果一出来,全世界都炸锅了。”
    “我在伦敦,就听到舰队街那些媒体记者在讨论,都在说,英超很多球队都要这么干,曼城已经组建城市足球集团,阿布拉莫维奇也是蠢蠢欲动,还有利物浦背后的沙特财团……”
    “你们说,到时候如果他们这些俱乐部像贝斯沃特中国人这样,打造出一整个俱乐部联盟,从南美到荷甲、葡超,从青训到半成年到球员,全都自己培养……”
    “我的上帝,我们的俱乐部怎么去跟他们竞争?”
    格林德尔不住地点头。
    但这时候,劳巴尔不咸不淡地回了一句,“但他们现在也有点太过于依赖资本的迹象,这很危险,就跟我们当年一样。”
    “拜托,莱茵哈德,你看看尼斯,今年夏季转会收入2.7亿英镑,欧洲多少豪门球队去挖他们的人,直接用脚投票。”
    “还有亚特兰大,以前亏损成那个样子,现在呢?青训人才辈出,一线队实力越来越强,本赛季估计要冲意甲冠军了。”
    斯图宾说到这里,深深地看着劳巴尔,“要我说,莱茵哈德,你们多特蒙德这些年,一直干不过拜仁,说到底还是被局限住了。”
    一说到这个话题,劳巴尔就笑了笑,不说了。
    “对了,你这次去伦敦,见到杨诚了?”格林德尔适当转移话题,避免尴尬。
    “见了,那才是干大事的人,我们聊了一阵,他现在太忙了。”
    众人都纷纷点头。
    他现在还兼着国际足联监事会主席的位子。
    “虽说谈得不多,但他透露出来的消息,我觉得,他对进入德甲也是很感兴趣,他也觉得,我们德甲被严重低估了。”
    “作为欧洲经济的龙头,我们现在的足球联赛的发展还是太慢了,尤其是在全球化方面,处在落后的位置,就连法甲都走在我们前面。”
    说到这里,斯图宾自己喝了一杯酒,润了润嗓子,才继续往下说。
    “要不人家看待事情就跟咱们完全不同,他的角度也跟咱们不一样。”
    听到这里,不仅格林德尔,就连劳巴尔都抬起头,一脸的关切。
    “杨诚说,英超有天然的语言和文化传播优势,西班牙背靠着南美洲这一人才宝库,法国本身人才鼎盛,又有非洲这一人才基地,我们德国有什么?”
    “我们的优势就在东欧地区,但过去这些年,我们做得很糟糕,德甲全球化带动不起来,吸引外来人才就没优势。”
    “人家确实是厉害,随口就告诉我一个数据,我们德甲18支球队的赞助商,绝大部分都是德国本土企业,但英超、西甲、意甲和法甲,别管赞助费多少,但大多数都是跨国企业。”
    “我们就像是一个封闭的小圈子,在这边自娱自乐。”
    最后这句话,明显不是杨诚说的,而是斯图宾自己的总结。
    但这又事实。
    格林德尔很清楚斯图宾的想法。
    甚至,在斯图宾去竞选法兰克福俱乐部监事会主席之前,他就已经知道了。
    劳巴尔也同样清楚。
    包厢里陷入了大概几秒钟的沉默后,劳巴尔才轻轻咳了一声。
    “最近这段时间,汉诺威96的马丁·金德很活跃,偷偷联系了几个人,找了不少关系。”
    这没头没尾的一句话,让在场其他两人都感到有些奇怪。
    “他想要干什么?”斯图宾关切地问道。
    他了解劳巴尔,绝不会无的放矢。
    “他是97年2月开始投资汉诺威96的。”
    劳巴尔这一句话,让在场其他两人都陷入了思索。
    紧接着,全都恍然大悟了过来。
    97年2月。
    距离现在是18年。
    德国足协的50+1政策是在1999年制定的,但当时汉诺威96并没在特例之中。
    按照规定,投资者必须持续投资俱乐部20年,才有资格申请豁免特例。
    马丁·金德马上就要20年了。
    “他年纪很大了吧?”格林德尔有些好笑。
    “71岁了。”劳巴尔回道。
    但这跟年龄没关系。
    如果能拿下汉诺威96,就等于是拿到了一张特殊的门票。
    在德国,足球从来都不仅仅只是足球!
    “前景乐观吗?”斯图宾关切地再问。
    “如果乐观,你说他还要四处奔走吗?”劳巴尔反问。
    “但总要给一个说法吧?之前规定不是说,投资20年就能例外?那现在又怎么说?只许那些大财团大企业的俱乐部例外,其他的不行?”
    斯图宾有些激动了。
    如果这都过不去,那无疑就是又堵上了他的一道门。
    “过去在制定50+1政策的时候,确实规定得很模糊,说法是连续20年给予重大支持,但没有很明确地规定说,重大支持的定义和界限在哪里。”
    这属于规定条文上的漏洞。
    “在2014年12月,霍芬海姆的问题出现之后,德国足协就展开过一次讨论,出了一则解释指南,里面就很明确地对重大支持进行了具体说明,20年内投资的资金原则上必须至少跟俱乐部的主赞助商一个标准,而且需要得到俱乐部和德甲联盟董事会的同意。”
    “而马丁·金德远远没有达到这个份额,他是股东,但他没投资多少钱。”
    斯图宾听到这里,很是无奈地连连摇头。
    “那就是说,这条路根本走不通?”
    按照斯图宾的想法,最好是德国足协适当放宽政策,例如把20年缩短到10年,甚至5年。
    这样就能够让杨诚看得到,也抓得住。
    20年时间太长了,谁知道20年后会发生什么事情,对吧?
    但现在看来,根本就很难缩短。
    “你还不明白吗,沃尔夫冈?”
    劳巴尔看到他这副模样,也有些无奈地苦笑了起来。
    “你最大的敌人从来都不是德国足协,从来都不是我们,甚至都不是德甲这几家俱乐部。”
    “你看看现在的德甲,没有股份制改革的俱乐部还剩下几家?哪一家俱乐部没有对外出售股份?德国足协哪一次不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规定里面说,企业不能同时投资多家俱乐部,可大众投资多少家俱乐部?”
    “没有这些投资,俱乐部就破产了!”
    “你再看看现在,整个德甲联赛看着好像不错,实际上乱七八糟,乌烟瘴气,这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
    “我们难道不知道,这套模式存在问题?”
    斯图宾和格林德尔顿时都哑口无言。
    牢骚、抱怨,谁都可以有。
    但这根本改变不了任何现状!
    “你知道吗?有多少家俱乐部,通过成立股份公司,把联赛的比赛许可证,转移出去,表面上看着还是50+1,可实际上呢?早就被挖空了,连比赛许可证都不是俱乐部的啦!”
    德国足协迫使所有俱乐部遵守50+1政策的武器,就是比赛许可证。
    比赛许可证在俱乐部手中,跟在股份公司手中,这从外面看起来是一样的,但从法律意义上来说,那是不一样的。
    股份公司都拿到比赛许可证了,那德国足协组织的会议,投票权是不是他们的?
    那这家公司的股份全部卖掉后,参加比赛的是谁?
    规定里说,企业不能同时持有两家或以上俱乐部超过10%的股份。
    那就持有一家就好了。
    再说了,大众都持有好几家,而且都超过了10%。
    有办法吗?
    现在,所有的东西本身就是乱七八糟,很多俱乐部都在想方设法地找钱。
    没钱,他们就死啦!
    那50+1最大的敌人是谁?
    是球迷!
    是整个德国的球迷!
    在过去十几年,他们已经完完全全被洗脑了!
    他们就觉得,自己的这套规则是最先进最科学的。
    虽然发展得慢一点,但最起码稳当。
    可真是如此吗?
    每年那么多俱乐部陷入经营困局,他们看不到吗?
    除了球迷,就是一些德甲中下游和德乙的俱乐部。
    他们根本不希望看到这个规则被打破。
    而偏偏,在投票的时候,他们是大多数。
    里面有这些俱乐部,外面有球迷,只要谁敢提出要投票,内部这些人站出来,在媒体上喊一声,球迷立马群起而攻,谁都要下台!
    在这种情况下,谁敢站出来?
    谁敢挑战50+1政策?
    这些事情,在场的三人全都清楚,但没有任何办法。
    “沃尔夫冈,你现在既然是监事会主席,或许可以说服杨诚,收购股份,就跟其他俱乐部一样,暗度陈仓。”格林德尔提议道。
    斯图宾苦笑着摇头,“我跟贝斯沃特中国人的ceo亚当·克罗泽和首席财务官都谈过了,律师给出的警告是,缺乏保障。”
    “一两亿欧元的投资,还是外资,你说呢?”
    扪心自问,也确实如此。
    那么大一笔钱投进来,现在你斯图宾是监事会主席,你当然可以承诺给我保障,可两三年后,甚至什么时候,你被选下去了呢?
    下一任也愿意给我保障吗?
    要是遇到一个坏一点的,直接整死我,我的钱都不一定要得回来。
    “他们研究过我们德国的法律和50+1政策,他们提出另外一条思路。”
    这其实才是斯图宾把他们两人请出来的真正目的。
    吐槽和牢骚?
    他们可没这么多时间。
    “什么思路?”
    “杨诚的律师团队提出,是不是可以直接在德国联邦法院提出起诉,指控50+1政策违反了德国的反垄断法,让50+1政策失效?”
    “反垄断法?”
    劳巴尔和格林德尔都愣了。
    这个他们还真没有研究过。
    但具体的法律问题,他们也确实没搞懂。
    “他们有研究过吗?”劳巴尔关切地问道。
    斯图宾点头,“杨诚和贝斯沃特中国人的法律团队有多强,我们都是知道的,国际足联和欧足联同时对他们进行调查,结果他们的合规性一点问题都没有。”
    “据说,他们专门组织小组研究过这件事情,觉得可以尝试从反垄断法的角度去打官司。”
    劳巴尔和格林德尔面面相觑,都觉得这件事情似乎有点离谱。
    甚至超出他们的掌控范围。
    但他们都希望50+1政策能够废除,最起码也要有所松动。
    莱比锡红牛的路子被堵了,汉诺威96的路子也基本行不通。
    要是反垄断法打赢官司,倒是另一条思路。
    “他们打算怎么做?”劳巴尔关切地问。
    “目前还在研究,需要我们进行配合。”
    斯图宾当即凑过去,小声地嘀咕起来。
    大体上的意思就是,法兰克福这边通过股份公司,出售股份给杨诚所创办成立的中国公司。
    这家中国公司执掌法兰克福时,不可避免就会触动50+1政策。
    那这笔交易就会被喊停。
    到时候他们就顺势起诉50+1政策垄断违法。
    “他们的律师团队说,从反垄断法和德甲目前实行的50+1政策,中间存在着一条法律意义上的悖论,他们很有把握!”
    劳巴尔听了之后,忍不住拍案叫绝,不明觉厉!
    他是不懂法律,但杨诚愿意投这么多钱,一向又那么重视合规性,如果他的团队说有这种问题,那就一定是有。
    “人家这才叫做真牛逼!”劳巴尔笑着赞不绝口。
    多少德国职业俱乐部,找了多少办法,研究了多少年,都没能挖出什么猛料,只能偷偷摸摸挖墙脚,结果人家一出手,直接就抓住了一个关键的核心问题。
    当然,能不能行,恐怕还要经过实践检验。
    说到底,这种事情没尝试过,谁都不知道。
    球迷会引起多大的反应,也没有人知道。
    如果到时候真的怨声载道,就算真的违法,照样还是把杨诚给赶出去。
    “那你们先准备,一切等选举之后再说!”劳巴尔提议道。
    斯图宾和格林德尔都纷纷点头。
    格林德尔是支持改革的,如果他当选,那很多事情就好办多了。
    反倒是雷纳·科赫,要是他当选了,那阻力会更大。
    “这是一招杀手锏,出了这个门,谁都别说,以免打草惊蛇!”劳巴尔再度提醒。
    两人都纷纷点头。
    ……
    随着球员们的陆续归队,新赛季的集训也拉开了帷幕。
    竞拍会结束之后,杨诚就彻底把这件事情给抛诸脑后,开始投入新赛季的集训和备战。
    萨拉赫提前来到球队报到,并跟杨诚进行了长时间的交谈。
    对于这名埃及球星,杨诚其实还是很看重的。
    他的商业价值真的很高。
    在杨诚前世,萨拉赫有很长一段时间,他的球衣销售在世界足坛是很靠前的,甚至不输给c罗和梅西。
    在北非和中东这一块,萨拉赫的影响力非常大。
    这对贝斯沃特中国人来说,也是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更重要的是,萨拉赫的实力也不用怀疑。
    杨诚表示,在贝斯沃特中国人,他根本不需要担心自己踢不上比赛。
    不提年轻球员的话,一线队人数还是23人,新赛季要多线作战,在这种情况下,萨拉赫的比赛机会会很多。
    当然,如果他想要站稳脚跟,那就要在竞争中把斯特林、沃尔科特,甚至是加雷斯·贝尔给压下去。
    只要他状态够好,他就能上!
    今年,贝斯沃特中国人依旧还是将前往北美,参加国际冠军杯的比赛。
    但跟往年有所不同。
    这次球队会在伦敦先集训,跟周边地区踢几场热身赛后,再前往美国踢国际冠军杯。
    毕竟,每年都在海外集训,让本地的球迷多少有些失望。
    尤其是周边的一些合作的俱乐部。
    贝斯沃特中国人过去踢一场热身赛,对他们来说,那就是几十万英镑的收入。
    在集训开营之后,杨诚也逐渐把更多的权力转交到了弗里克手中。
    所有人也都意识到,德国人逐渐接过主教练的权力棒。
    他们都不傻,都知道是怎么一回事,所以,每个人也都是铆足了劲。
    弗里克是个聪明人,而且他跟球员相处得不错,在更衣室里的关系也好,球员们也都基本能够接受他。
    唯一的遗憾就是杨诚。
    但从弗里克入队开始,球员们就已经有心理准备了。
    之前,杨诚当选为国际足联监事会主席时,甚至有人说,他不再执教。
    现在至少还给了球员一个机会。
    他们铆足了劲,拼命地练,球队上下也都是憋着一口气。
    杨诚也格外珍惜跟球员相处的时间。
    毕竟在一起共同努力了十几年。
    他现在虽然没有下场亲自指挥训练,但也总是出现在场边,“监督”球员训练。
    他自然也看出端倪。
    这种感觉其实就像是杨诚前世,12/13赛季的那支曼联。
    弗格森要退,曼联所有人都憋着一股劲,就是要给弗格森一个荣休!
    现在的这群贝斯沃特中国人的球员也基本就是如此。
    在布伦特训练中心集训了一周后,球队就开始陆续外出,在周边地区踢了3场热身赛。
    对手基本都是周边地区的低级别联赛的球队。
    3战全胜。
    所有球员都表现得十分出色。
    之后球队就从伦敦开拔,前往美国。
    借着欧冠四连冠,以及刚刚结束的竞拍会的这股浪潮,贝斯沃特中国人抵达美国后,立马就引起了无数媒体和球迷的热捧。
    甚至就连日常的训练,都能迎来很多球迷买票入场观看。
    这让所有人都看到了贝斯沃特中国人在北美地区的影响力。
    但杨诚更为关注的是icc公司那边的进展。
    抵达美国的第3天,杨诚就迎来了icc公司的两大高层,大卫·彭塞尔和理查德·马斯特斯。
    ……
    “这次到瑞士的进展,顺利吗?”
    杨诚等人在酒店的咖啡厅里坐下来,聊起了这次在瑞士的情况。
    “还算顺利,虽说有些阻碍,但问题不大,都解决了。”
    大卫·彭塞尔显然对这样的结果也是十分满意。
    他跟理查德·马斯特斯在瑞士待了一周多的时间,主要是跟国际足联进行洽谈。
    原本按照杨诚跟大卫·吉尔的约定,要等到他把大卫·吉尔捧上国际足联主席的位置,大卫·吉尔会促成国际冠军杯得到国际足联的认可,拿到授权。
    这就不得不提到授权的必要性。
    理论上,国际足联是足球领域的最高管理机构,如果没有拿到这份授权,那就属于名不正言不顺,国际足联或各大洲足联随时都可以取缔。
    当然,这里面会涉及到很多复杂的法律问题。
    这种先例之前也不是没有。
    例如一些跨洲的热身赛性质的比赛。
    如果利润足够丰厚,各大洲足联和各国足协,是不可能放过的。
    最后有可能演变成无休止的法律问题。
    杨诚前世,国际冠军杯最后办不下去,除了赛事主办方盲目扩张,导致市场号召力下滑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迟迟没能得到国际足联的认可。
    从2016年开始,就一直都有传闻说,国际足联要扩军世俱杯,利用世俱杯来打击国际冠军杯,抢占这一大块肥肉。
    这对一项赛事来说,会是非常大的威胁。
    不说别的,大牌赞助商都会害怕,不敢进入。
    为什么?
    我辛辛苦苦砸了这么多钱去赞助你,回头你就被取缔,那我的钱不是打水漂了?
    那些大牌赞助商扶持一项赛事,目的是希望把赛事经营起来,以后变成一项长期的合作。
    所以,拿不到授权,刚开始倒是没什么。
    可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弊端就会暴露出来。
    试问,如果国际足联真把世俱杯扩军,放到七八月来跟国际冠军杯打擂台,国际冠军杯怎么挡?
    到那时候,俱乐部是参加国际冠军杯?还是参加世俱杯?
    当然,现如今,杨诚的存在就不可能让这种事情发生。
    而且他也一直都在筹谋这件事情。
    这么一大块肥肉,肯定是要自己吃下去的。
    之前跟大卫·吉尔的约定?
    现在依旧作数,但授权我自己可以拿,不用你大卫·吉尔了。
    最重要的是,现在国际足联和各大洲足联在7月和8月,基本没什么赛事。
    给这份授权,没有什么阻力。
    “拿到这份授权后,我们就算是国际足联正式认可的赛事了!”
    理查德·马斯特斯说到这里,也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了起来。
    “接下来我们肯定是要大干一场,尤其是跟各大赞助商,一定要尽快把这项赛事给做起来,做大,做强。”
    要做大做强一项赛事,最好的办法就是招商。
    有了过去几年的积累托底,如今拿到了国际足联的授权,相信各大赞助商也可以放心入场。
    赞助商带来丰厚的赞助收入,赞助收入又转化为球队的出场费和比赛奖金。
    当所有的参赛球队都赚得盆满钵满的时候,那一切自然而然也就水到渠成了。
    根据大卫·彭塞尔的说法,过去这几年,国际冠军杯在北美、亚洲、中东、南美和欧洲等地区,都有电视台进行直播。
    而且直播的国家和地区越来越多。
    可以说,国际冠军杯过去几年,都是在培育市场。
    现如今,拿到授权了,肯定是要开始大干一场的。
    “现在是12+4,暂时也还是按照这个框架,但接下来,你们还是要多跟赞助商谈谈,如果可以的话,进一步扩军!”杨诚提议道。
    “继续扩军?”
    大卫·彭塞尔和理查德·马斯特斯都有些讶异。
    “没错,只要赞助商舍得给钱,出场费提上去,扩军势在必行!”
    这是抢占市场的最佳时机。
    现在不扩军,难道要等着其他赛事过来填补市场的空白?
    “我的想法是,还是以邀请为主,我们就邀请南美、北美、非洲、亚洲和欧洲等地区,表现出色的球队参赛,做成类似于世俱杯那样的赛事。”
    大卫·彭塞尔顿时眼前一亮,“扩军版的世俱杯!”
    “没错,时间依旧还是在7月和8月,到时候我们依旧还是主打季前赛。”
    杨诚这么一说,大卫·彭塞尔和理查德·马斯特斯顿时都看明白了过来。
    他们都是非常精明的人,否则也混不到今天。
    杨诚稍加提点,他们立马就猜到这项赛事的潜力了。
    既然拿到了授权,那就要把这项赛事经营成国际大赛。
    之前,16支球队都是欧洲球队。
    这不行,不够国际化。
    非洲、北美、亚洲、南美等大洲的俱乐部球队,虽说实力上是差了些,但各自所在的国家和地区,影响力还是实打实的。
    最重要的就是一个名头。
    世界冠军啊!
    世界杯是国家队的世界冠军,世俱杯虽然号称是俱乐部的世界冠军,但参赛球队少,时间紧,影响力严重不足。
    更重要的是,没什么好看的。
    每年都是欧洲球队拿冠军,好玩吗?
    没悬念的赛事,谁愿意看?
    那现在呢?
    邀请制。
    欧洲球队当然是票房号召力最强的,但咱们也要给欧洲球队上一些强度。
    北美的冠亚军、南美的解放者杯的那几支强队,还有非洲和亚洲的强队,都请过来一起踢。
    还干不过你欧洲球队?
    到那时候,世俱杯的含金量,有国际冠军杯高?
    不说别的,12月中旬,赛程最密集的那段时间踢的世俱杯,影响力有多少?
    可7月和8月不一样。
    这是赛事空窗期。
    这段时间踢比赛,几乎就是独占整个市场!
    这时候决出来的冠军,那才是真正的俱乐部的世界冠军!
    “但有一个问题,这样一来,比赛会不会太多了?赛程会不会太紧了?”
    之前,国际冠军杯扩军的时候,icc公司就一直在担心这个问题。
    毕竟8月中旬,联赛就要开战了。
    “不怕,我们可以把赛事再往前挪一挪,只要出场费给得足够高,比赛收益足够大,球员、俱乐部都会很乐意参赛。”
    大卫·彭塞尔一琢磨,也是这么一个道理。
    只要奖金给得足够高,俱乐部就一定会动真格的,那赛事的含金量也就自然而然地上去了。
    至于球员的压力……
    “我正在考虑,提议一场比赛里面可以5次换人,给球员减压。”
    5次换人?
    在场所有人都很是讶异。
    这绝对是一次革命性的提议。
    甚至是颠覆!
    为什么?
    现在绝大部分的比赛策略,都是源自于3次换人。
    可如果能换5次,那就等于是教练手中多了2次改变比赛走势的机会。
    更重要的是,多了2个人,到比赛下半场,球队整体体能输出会大大提升。
    就好像克洛普的那支多特蒙德,他全力输出,球队体能只能勉强支撑60分钟。
    之后就要换人。
    如果把换人次数从3次变成5次呢?
    克洛普的这套打法的竞争力会大幅提升。
    但最重要的是,它能够让比赛的悬念大幅提升。
    从整体来看,肯定是对强队有利,但非常有限。
    但所带来的比赛节奏、比赛悬念等连锁反应,无疑会让足球比赛变得更加有趣。
    最起码,垃圾时间会减少很多。
    而杨诚所说的,给球员减压,效果则是非常明显。
    杨诚自己则是有些好笑。
    一方面,作为资本家,他是千方百计地想要做大做强自己的生意,这就不可避免给球员增加比赛场次。
    但另一方面,他又确实希望帮助球员减负。
    这不自相矛盾吗?
    但有时候想想,人嘛,不都是自相矛盾的吗?
    真要能做大这块蛋糕,球员得到的出场费和奖金也会更多。
    终归应该还是好处多一些吧。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