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卖盒饭到中华名厨 - 第997章 对服务人员的管理(第二更,求订阅
冯正明虽然没有回泉城去当评委,但对全省青年厨师烹饪技能比赛,还是比较关注。
他的关注,主要还是看一看,是不是有一些优秀青年厨师涌现。
然后他可以吸纳进正鲁兴,进入正鲁兴的厨师培养循环中。
或许是因为这些年,冯正明和师兄们确实名气越来越大。
又或许是因为齐鲁各地厨师地位也因为冯正明在水涨船高了。
总之今年全省青年厨师烹饪技能比赛,创下了跨入新世纪的几个之最。
首先是举办几届以来,参赛人数最多的一届。
其次是比赛过程中,接待的观众最多的一届。
最后还是赞助商数量和投资赞助最高的一届。
这也就使得比赛过程中,不少赞助商多多少少在试图要影响比赛。
无论是几位老师傅,还是冯正明当评委的几位师兄。
甚至是省里厨师协会方面的人员,都不同程度被赞助商找上门。
其中最离谱的是,竟然有赞助商高价,只为可以让自己儿子突围进入最后的决赛阶段。
对这些,泉城当评委的老师傅们,和冯正明的师兄们,完全是嗤之以鼻。
厨师协会方面,倒是有几位想要搞点小动作。
只是有老师傅们保证公平的底线,厨师协会一些人的小动作也不能得逞。
冯正明人身在沪城,竟然也都有赞助商专门找上门。
对此,冯正明是被赞助商弄得有点哭笑不得。
“你们上门找我走后门?不觉得可笑吗?我又没有去当评委,而且一个烹饪技能比赛,如果手艺不行的话,走了后门拿到了名次又能如何?
厨师不会做菜,还能叫做厨师吗?”
对冯正明这番话,专程到沪城找到他的赞助商也是无言以对了。
冯正明只能是把对方劝回去。
“如果你真的想要支持自家孩子,真的为了自家孩子好,还是应该尊重他的选择,让他自己去为了比赛好好努力。”
把赞助商打发走,冯正明反倒是不再去关注比赛了。
这倒不是他被赞助商找到自己走后门生气。
是他觉得赞助商既然找到自己,说明师父他们坐镇的情况下,是能保证比赛的公平公正。
冯正明接下来把更多的心思放在了餐厅的经营上。
老洋房餐厅确实有一批固定的客人。
不过这些客人也需要区别对待。
首先是那些沪城的老饕,他们属于手里不缺钱,就好吃这一口美味。
应付他们,冯正明需要不断推陈出新,时不时要给他们一点小惊喜。
甚至为了维系和他们之间的友善关系,冯正明还需要安排他们成为自己新菜的试菜员。
这样给了这些沪城老饕一种,他们被冯正明这位利害的大厨重视的优越感。
也就能很好通过能占据他们的胃,从而成为他们心中不可撼动的“白月光”。
除了这些沪城老饕之外,还有一些属于把老洋房餐厅当成是一种私人宴请的地方。
这些顾客通常都是喜欢把他们的一些商务宴请安排过来。
但他们请来的客人,又并非是那种纯商务应酬的人。
一般这些顾客他们请来客人,也可以称得上是他们的朋友。
他们通常会对宴请的环境、服务,以及菜品的规格有要求。
他们选择老洋房餐厅,可能很多时候是因为掌勺主厨是冯正明这位名气极高的全国烹饪状元。
如果不是冯正明掌勺,他们或许就会选择其他的店去宴请。
还有一些顾客是相对年轻一些,是一些沪城有一定存款的白领中产。
他们到冯正明的老洋房餐厅通常是家庭形式来。
目的也是和沪城老饕一样,想要品尝一顿美味佳肴。
不同的是,他们不如老饕们那么懂吃。
他们更多有那么一点附庸风雅。
又或者是提升一下家里孩子的见闻。
还有一类的顾客,属于打肿脸充胖子的类型。
往往这类顾客是一些打扮漂亮女性为主。
看上去似乎个个都是身穿名牌。
可她们在消费上会相当精打细算。
甚至有的时候她们可能会好多人一起来,但是点菜的时候只点一份。
然后一个一个人分别坐下来进行拍照合影。
拍完了很多组照片,最后他们可能会分吃那份菜品。
当然除了这么几类客人,冯正明发现还有不少外国面孔频频出现。
那些人明显专门带着任务来,会对餐厅内外装修陈设,桌上的桌布和摆设,甚至是餐具都进行仔细的观察。
至于他们点的菜,可能每次来都会不一样,但他们倒也不在意菜的价格。
最后他们都会把各种观察结果,统统都给记录下来。
冯正明感觉到,这些人应该是海外某个餐厅评级机构的人。
而且似乎来的还不只是一家。
应对不同类别的顾客,冯正明也是提前给服务人员强调。
“无论是什么样的顾客,我们都必须要保持足够的耐心,更加不要以貌取人,对方只要进餐厅了,哪怕只点了我们餐厅的一份面,他也是我们的客人,我们必须要认真接待。”
听冯正明这样严肃的告诫,让店里一些服务人员觉得是不是有点太过?
“主厨,可是有些人他们进来就不是为了吃饭,他们好多人就是为了进来拍照的。”
“就是啊,主厨,他们进来就是逛逛看看,然后拍几张照片就走,好多都不点餐。”
“还有,他们有的点了一份套餐,然后好几个人轮流去摆拍,这种顾客我们真的还要用心去接待吗?”
冯正明听到这些话,他当然知道,有不少进来老洋房餐厅的人可能不是来吃饭。
老洋房外面毕竟有一个很大的庭院,在经过整修了之后,简直可以媲美任何一个小公园。
再加上罗晴还请了园艺工人打理,使得小院子变得非常漂亮。
很自然也就成为不少人专程过来拍照的地方。
冯正明觉得,自己老洋房餐厅放在未来的话,恐怕会是一个享誉全球的网红打卡地。
<div style=“display: flex; justify-content: center; gap: 30px; align-items: flex-start;“>
<div id=“pf-15812-1-pc“ data-format=“audio“ data-lazy=“false“>
<div id=“ad-second-slot-pc“>
所以他对专程只是为了进院子里拍照的人并不抵触。
只是在眼下这样一个时代。
在自己餐厅里工作的服务人员,可能他们还是会有一种高人一等的感觉,所以他们会很鄙夷那种专门进来拍照的。
或许对只点一份套餐,然后几个穿的光鲜亮丽女人轮流摆拍,服务人员还不会很抵触。
对那些进门后,什么都不点就专门只想拍照的,服务人员更加的看不起。
冯正明面带微笑,他没有去叱责这些服务人员的态度。
也没有直接说这些服务人员是“狗眼看人低”。
因为冯正明觉得,没有必要那样尖锐去处理这个问题。
这是一个必经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人们对大城市,对外国还存在一些滤镜。
毕竟现在这个时候,学校老师还会让学生集体订阅读者。
所以在沪城工作的很多人,哪怕是外地来打工的,也会骨子里带有那么一点傲气。
再加上,冯正明这家开在老洋房里的餐厅。
光是这栋老洋房,就已经不是沪城随便谁都能拥有的。
冯正明全国烹饪状元的名头又摆在那。
很自然会让餐厅里服务人员背地里会骄傲起来。
冯正明没有生气,耐心地向服务人员们解释。
“或许你们会觉得,那些进来院子里只拍照,完全没有吃饭意思的人,属于根本就吃不起,还想要进来拍个照,好回去向别人显摆。
可是他们拍了照片,回去向别人显摆了,不是也就让我们餐厅的名气更大了吗?”
冯正明这么一解释,让服务人员们顿时有点恍然大明白的感觉。
服务人员们还真没有想过这点。
冯正明继续说着:“只是靠那些来消费的人,他们往往是不会帮我们进行宣传,因为在他们眼里,来我们餐厅吃饭,和去那些大酒楼没什么区别。
我们只是做的更加高级,给了他们一种情绪上的独特满足感。
或者应该说,我们餐厅的一切让他们觉得符合他们身份地位。
所以他们很自然不会帮我们对外宣传,我们餐厅的知名度也只会在他们的圈子里流传。
但只是那样是不够的。”
冯正明用一种服务人员能听懂的方式跟他们交流。
他的这样一番话,说的服务人员几乎全都频频点头认同。
冯正明:“我推出那些特价套餐的目的是什么?是要告诉所有人,我们餐厅不分什么三六九等,美食是所有人都可以吃的。”
说完这些,冯正明脸上笑容慢慢退去,神情变得严肃起来。
“我希望,以后无论面对任何客人,你们都要保持应有的尊重,我不会要求你们对所有客人都要笑脸相迎,但我不希望你们用有色眼镜去看不同的顾客。
哪怕顾客进来不会点餐,只是为了拍照,你们也不许露出任何不耐烦鄙夷的态度。”
听完了冯正明的话,服务人员们先是都沉默思考一阵。
很快领班站出来带头表态:“主厨放心我们以后不会戴有色眼镜看待顾客。”
领班已经表态,其他服务人员自然也都纷纷表态。
冯正明恢复微笑:“要说到做到,我觉得我还算得上是一个好老板,也没有给你们更多的硬性要求,只要求你们做好本职工作,对吧?”
服务人员们也都纷纷点头,都表示冯正明是个好老板。
事实上,在所有店的服务人员眼里,冯正明都绝对是个好老板。
首先是他给的工资足够高,肯定是高于当地大酒楼水准。
其次冯正明不会因为是服务人员,就会对他们有居高临下的态度。
哪怕是犯了错,冯正明也会温声细语地摆事实讲道理。
甚至冯正明是从来不会用扣工资的方式去纠正错误。
当然,一般犯了他不能容忍的错误,他都是直接开除。
还有最重要一点,冯正明会给大家一些福利。
比如老洋房餐厅的服务人员,他们不但可以参与每个月一次的团建假期,还可以享受带家人朋友来餐厅消费折扣。
这个折扣,可是比冯正明推出的平价套餐还要低的价格。
甚至一袭外地来沪城服务人员,他们家人从外地来沪城探亲的时候,冯正明还会帮忙出钱订旅社,给假期让服务人员接待好家里人。
像是冯正明这样的老板,在所有服务人员眼里真是一个绝顶好的老板。
也因此,服务人员们对冯正明和他的店都相当忠心。
在有一些触犯底线被直接开除的服务人员出现后。
现在服务人员几乎在工作中尽可能不犯错。
冯正明拍拍手:“好了,大家好好工作,还有就是也要记得好好吃饭,下班了回去多休息,别总是一下班就跑去泡吧。”
听冯正明这句明显带有警告的话,让几个年轻的女孩心头一惊。
她们显然没想到,冯正明竟然知道她们去泡吧的事情。
冯正明没有点破,也没有特意点名,只是这么提了一句算是提醒。
结束这一番警告后,餐厅服务人员态度上明显有变化。
对那些只是进来拍照,和只点一份套餐拍照的人,服务人员并不会过多干涉,只要对方不影响到其他客人。
而正如冯正明所说,这些拍了照片的人确实对餐厅起到宣传作用。
开始有不少时尚杂志主动登门拍照,甚至是约冯正明进行一些采访。
沪城这家老洋房餐厅的名气也由此变得越来越大。
其他沪城的酒楼餐厅,可能都会是钱请一些杂志采访报道拍摄。
可冯正明这边,不但是他自己不会钱。
反倒是那些杂志要给他钱。
沪城无论是厨师协会,还是餐饮界的老板们,都已经对冯正明的餐厅麻木。
只能是眼睁睁看着他一步一步,成为沪城最知名的餐厅主厨。
而且他的名声已经彻底传到了国外去。
沪城作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那些被吸引到沪城的外国人,无论是来工作还是做生意,可以说都听说了冯正明的这家餐厅,很多人都会专程到餐厅品尝一次。
甚至有些外国人也开始固定到餐厅吃饭,更是向他们外国朋友们推荐。
面对冯正明的强势,沪城厨师协会和餐饮协会也只能低头。(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